我国国有企业套期保值机制研究

2019-09-10 07:22:44赵芳玲
环球市场 2019年2期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国有企业

摘要:近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被爆出进行原油期权交易巨亏150亿元,高管被停职,消息一出,中石化A+H股大跌,人们瞬间将套期保值与风险二字归为同类。目前该公司未发布正式公告,若消息属实,这是继中航油、中信泰富后又一起我国国有企业因套期保值交易发生巨额亏损,造成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建立科学套期保值机制,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尤为重要。

关键词:国有企业;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

一、中航油事件再回顾

2003年中航油集团成为中国第二批获批进行境外期货交易的国有企业,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于2003年在原油期权交易中小试牛刀、初尝甜头后开始进行大批量的原油期权交易。2004年该公司看跌原油价格走势,卖出看涨期权,由于对原油价格走势的误判,2004年首季公司出现潜亏,此时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并未及时止损,亦未将亏损情况呈报母公司,而是继续增大交易量,同时进行期权展期以博翻盘机会,掩盖违规行为,2004年10月,该公司期权交易量己达现货年进口量的三倍还多,油价每上涨1美元,公司需支付5200万美元的保证金。由于油价的持续走高,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现金流枯竭,于2004年12月申请破产。

除此我国东航、国航、中国远洋等公司金融衍生品交易均出现过大额浮亏,主要原因均为套保操作不当,投机过度。

二、套期保值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合作、多元发展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走之路,在“一带一路”政策带领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探索国门之外的巨大市场,在企业进行国际交易过程中,利率、汇率、大宗商品供求波动等因素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7年A股披露汇兑损益项目的上市公司有2926家,总计汇兑损失173亿元,约为2016年的2.5倍,巨大的汇兑损失严重侵蚀着企业利润。

套期保值又称为“对冲”,是一种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通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进行反向操作而实现。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实现套期保值效果,通过将企业成本或利润进行锁定,从而达到规避和分散风险的目的,从长远来看,套期保值起到一份“保险”的作用。

三、我国国有企业套保机制问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套期保值对于企业能起到规避风险和对冲风险的功能,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当操作不当,套期保值转化为投机行为,这便成为了一场赌博,风险成几何倍数放大,国内外因投机金融衍生品破产倒闭的案例时有发生。套期保值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即便没有投机,但因趋势误判等因素,也会发生损失。我国金融衍生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部分农产品期货合约量己跻身全球前列,同时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权证市场,但由于起步比较晚,经验不足,专业人才的短缺,机制不健全等众多因素使得我国企业在套期保值中付出惨痛教训,综观我国国有企业衍生品交易巨亏案例(见表1),总结得出国有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投机激进,追求短期盈利。国企利用套期保值目的在于降低风险,为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增值,但将动机转向投机赚钱,国有资产便成为赌资,风险敞口被无限放大。从国航与东航的失败案例可以看出,若是为防止油价上涨带来风险,仅买入看涨期权,公司成本仅限于期权交易费用,但双向交易后,做空看跌期权,公司风险敞口放大,给企业带来的无法承受的损失。

(二)缺少止损机制,内控不健全。任何投资都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无论国企私企或是个人进行套期保值均存在一定风险,即便在没有投机意图的套期保值中,企业也可能会发生亏损,理性斩仓,及时止损极为重要。害怕暴露问题,隐瞒问题不上报,拖延时间等待翻盘等原因均是由于企业缺少及时止损机制,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导致,从而使得套期保值失败。

(三)危机处理缓慢,体制不灵活。集体决策作为国企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集各方智慧,提高决策的正确率,保障决策有效性,相对个人决策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陷入盲目讨论或是沟通阻滞,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耽误公司在危机事件中快速反应的能力,中航油套保事件发生后,公司总裁陈久霖事后谈到关于此事件危机处理几处细节:“航油集团2004年10月3日就开始了解到事件的严重性。当时的账面亏损为8000万美元,如果那时集团决定斩仓,整个盘位的实际亏损可能不会超过1亿美元。然而,集团领导大部分在休假。9日,新加坡公司正式向集团提出书面紧急请示。如果当时斩仓,实际亏损应为1.8亿美元。然而直到16日,集团才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进行研究。”从中能看出危机处理缓慢是中航巨亏的重要原因。

(四)缺乏專业人才,对期权价值、行情趋势把握不准。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起步较晚,专业金融人才严重缺乏,这与我国现阶段快速发展套期保值严重不匹配,根据审计对中航油事件调查发现,中航油操盘人员几乎不能对交易期权产品进行准确估值和正确趋势判断,正如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衍生品金融交易时领导的个人主观意识占主导决策方向,随意与凭直觉在决策过程中时有发生,完全依靠外部金融机构建议和指导进行交易占绝大比例,这使得企业内部风险防御能力大大降低。

四、国有企业套保机制建立探讨

在经历了多次巨痛后,我国套期保值管理机制也是在不断摸索中不断完善,2006年中央提出了中央企业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2007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随着我国金融衍生行业快速发展,呈现国有企业金融衍生品教育问题增多,2009年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明确提出国有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应遵守的规则,进一步加强了我国金融衍生交易的法治建设。对于国有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最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避免官僚决策和个人决策,保障决策有效性。科学的套期保值管理机制至少应包括审批、日常经营、风险控制、监督考核等方面。(见图1)

(一)审批管理审批管理应包括明确决策机构,董事会或股东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对套期保值交易具有最终审批权力;规定各环节人员的管理审核权限和操作权限;明确交易目的,国有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交易以防控风险作为核心目标,不得进行投机交易;建立对交易产品、对象、期限、数量、金额的审批标准和程序。

(二)经营管理经营管理主要是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日常管理,应包括人员管理,组建专业套期保值团队,严格筛选团队人员,具备金融衍生工具专业知识,熟练交易操作、熟悉公司业务,具有风险意识、品行端正均应作为人选必备条件;除此还有日常业务管理,如衍生产品选择、交易操作、行情分析、保证金管理、金融资产或负债估值、财务记录、记录与汇报等,通过制度明确各个具体操作流程,以形成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和有序进行。

(三)风控管理风控管理是实现套期保值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套期保值本身存在风险,但如何将风险降低至最小化关键在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防控机制。事前防控应包括衍生产品可行性研究、明确审批程序,各岗位职责权限、与金融机构有效沟通等方面;事中包括保证金管理、现货与期货匹配性跟进、衍生品估值、行情趋势判断、风险测算、操作程序合规监控、及时汇报制度、止损机制、应急预案等方面;事后风险控制是对交易的合规、效益等全方面评估,包括对交易执行是否与审批相符、各岗位合规性检查、交易过程风控措施执行是否到位检查、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专门审计检查等方面。

(四)监督管理国有企业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应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制,由集团总部或是未参与交易的其他人员组成,对交易各环节进行监督审查,形成闭环管理,防范合规风险、腐败风险与经营风险。

(五)考核管理套期保值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相比企业一般经营项目具有相当高的难度,但对于现代国有企业发展,特别是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防控手段,因此如何激发国企员工充分发挥才华智慧开展套保业务,一个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比不可少。科学考核管理应与企业经营目标挂钩,企业应制定套期保值目标,奖惩机制与套期保值团队每个成员严密挂钩,结合套期保值的经济效益、合规性、风险防控有效性、市场行情波动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估。

五、结语

随着我国有企业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衍生品势必会成为不少企业套期保值的选择,然而与之相不符的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企业治理不完善,以及国家相关法治建设的落后。可喜的是,随着经验与摸索不断增多,国家对这个领域越来越重视,研究投入越来越多,此次中石化事件后,国资委也表示“将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增强风控力度”,相信随着我国经济、法治、教育不断发展,我们会与欧美国家差距将会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汪昌云.金融衍生工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孙巧霞.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套期保值管理方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3.

[3]赵峰,刘远,程悦.金融衍生品监管与企业的对冲行为:“鞭策效应”还是“抑遏效应”?[J].国际金融研究,2018(11).

[4]金彧昉,李若山,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J].会计研究,2005(2).

作者簡介:赵芳玲(1988-),女,广西柳州人,东北财经大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在读研究生,现供职于广西交投商贸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套期保值会计准则下商品期货会计处理思考
经济师(2016年10期)2016-12-03 08:43:11
基于ECM—GARCH模型的
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研究
商(2016年30期)2016-11-09 14:30:47
浅析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商(2016年30期)2016-11-09 14:22:22
金融衍生品的会计信息披露探析
浅析金融创新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策略
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的持有期效应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