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秃杉良种证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为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国家Ⅱ级保护树种,为世界知名巨树,是培育大径材、珍贵用材的理想树种,是我国南方重要造林和用材树种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大面积人工造林,但一直存在种子品质良莠不齐、立地选择不合理、造林密度过高、经营管理粗放、抚育间伐不及时或不到位等问题,生产出的木材以中、小径材为主,木材价值低,种植经营效益不高,且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对优质大径级木材的需求,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通过技术研发,取得了“秃杉大径材人工培育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成果。该技术成果的运用极大地提高秃杉林木生长量,超过国家行业标准LY/T 1951-2011《秃杉速生丰产林》中大径级用材林的生长量指标,比原标准缩短培育周期10年以上,30年可培育出径级达40cm以上的大径材。该成果在秃杉大径材人工培育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秃杉大径材人工林培育中良种选育、立地控制、密度调控等关键技术难题,在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秃杉资源培育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种保障和技术支撑。
主要创新点:①首次采用多元数量化回归模型,创新了秃杉优树选择方法,选择出优树165株,为珍贵用材树种优树选择提供了可行途径;通过子代测定,筛选出秃杉优良家系28个,为珍贵用材、大径级用材林的营建提供了良种保障。②在对比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秃杉生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径材培育的适生气候条件和立地类型,为大径材培育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建立了秃杉大径材密度调控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不同林分平均径阶的合理密度,解决了大径材培育中密度调控的难题。③对秃杉幼年期微量与大量元素施肥对苗木生长的作用规律研究,提出了施肥方案;通过秃杉与其他树种间竞争关系和经营效果分析,提出了混交林的造林模式和经营模式,科学的施肥和营林模式为大径材人工林的高效经营提供了解决方案。
项目实施选育出6个省级秃杉良种;编制地方标准1项;发表研究论文13篇;培养研究生4名;培训基层林业技术人员201人次,并配合省林业厅对秃杉主产区的5个州(市)19个县的林业科技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促进了我省珍贵用材、大径级用材林的建设和发展。研究成果先后在腾冲、屏边和盈江等七个县(市)的秃杉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和国家储备林的建设中推广应用,面积达26096.87公顷,25-30年生林木蓄积量可达1060.62万m3,产值243.52亿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野外秃杉优树调查
秃杉优树子测林现场查定
秃杉针阔混交林
秃杉大径材人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