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玥琪,张一冰,张文胜,王志刚
(1.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2.天津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222)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因其可以有效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安全性和时效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发展冷链物流的指导意见,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资本市场中,京东、天猫、顺丰、圆通等快递企业表现出对冷链生鲜的浓厚兴趣,大量资本涌入冷链物流行业。在需求推动、政策引导和资本加入的背景下,冷链物流行业正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机遇。
但是,冷链运输方式因成本高昂等问题,在推广和使用中受到极大制约。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还存在较大差距,冷链物流普及率不高,冷链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足,大部分生鲜食品仍在常温下流通。据统计,我国每年运输过程中水果损腐超过1000万吨,蔬菜损腐超过1亿吨,经济损失达上亿元,农产品在供应链中损耗率竟高达35%。因此,通过精确定位市场中冷链物流需求潜力旺盛的经销商,采用针对措施充分激发他们的冷链物流需求潜力,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冷链物流普及率,大幅降低冷链物流使用成本。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运输效率,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物流行业发展水平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海南省冷链物流作为研究对象,该区域冷链物流水平相较于全国冷链物流水平有很强的代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总体冷链物流需求量非常大,是我国冬季水果蔬菜主要产区、热带水果生产密集区。第二,该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目前冷链物流使用率较低,总体使用水平与全国持平。我国总体实际冷库冷藏车使用比例很小,超90%的热带水果通过普通卡车(碎冰加棉被保温)进行运输。第三,当前冷藏水平初具规模,有一定的集聚效应。第四,该省从业人员水平及物流信息水平偏低,很少有能够提供完备专业供应链物流的企业。从全国范围来说,海南省专业物流人员少,从业门槛低,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备的特征具有一定普遍性。2018年,海南省被划为自由贸易实践区,开始探索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港,未来将具极大经济及冷链物流发展潜力。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冷链物流问题开展大量研究,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关于冷链物流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传统降本增效方面,以选址与成本核算为主。研究发现:当前运输成本占总物流成本高是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1]。合理控制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有助于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中占据有利地位[2]。首先,一些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是中央枢纽选址[3]。从业者可以通过简化环节、优化链条,通过管理和技术有效解决时间和温度控制两个关键环节,以确定最适合减少物流成本的流程[4];综合考虑物流运输成本与配送中心成本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形成路径最优化,可以有效进行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5]。其次,一些学者建议,可以通过构建供应链管理模型,进行预算管理与成本分析,有效降低冷链运输成本[6],还可以从冷链物流模型管理角度降低冷链运输和仓储成本[7];另外可以使用AHP层次分析法,针对企业运输中的问题,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进行核算,发现成本优化方法[8]。
二是冷链物流管理方面,主要基于现代物流理念,重视信息共享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主张以第三方物流外包的形式提升物流的效率。研究发现:首先,物流行业应该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加强市场引导,建立全流程的农产品生鲜供应链模式[9];同时构建稳定的产销体系,促进供求平衡,理顺农产品供应系统,注重供给配套[10];其次,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能有效解决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11]。企业可以构建供应链共享组织结构,对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行分析[12];当前我国农产品配送主要以自营物流为主,第三方物流机构的引入将进一步创新农产品配送模式,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13];有一些学者建议,我国冷链物流未来需要向共同配送的方向拓展[14]。
三是技术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幅提升了冷链物流供应链的运输效率,但相关技术应用时间尚短,普及率不高。现有研究表明:云计算、虚拟Internet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冷链物流的运输效率和运输效果,优化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如欧洲FRISBEE项目可以通过收集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数据,建立冷冻、冷藏温度设置的网络共享平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温度,通过网络平台计算不同设置下的保鲜情况[15]。
四是供应链外部环境方面,主要基于政府行为对行业的指导作用。研究发现:首先,政府可以从成本和效益两个角度,对蔬菜冷链物流模式提出适宜性评价标准体系,对冷链物流模式发展提供指导[16];其次,基于冷链物流发展政策的指导作用,学者提出了包括加强政府引导、建设标准体系、提高市场程度、拓展基础设施、培养从业人员等政策建议[17];最后针对我国冷链物流预冷、储藏、运输、销售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学者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可以从法规监督、企业扶持,加大设施投入、人才培养、科学运营、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动冷链物流发展[18]。
综上所述,上述文献尽管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仍然存在以下三点不足:第一,研究内容上,冷链物流研究中供应链管理、优化及提高效率的文献较多,而冷链技术开发应用、供应链内外市场环境的研究相对缺乏;第二,研究方法上,冷链供应链降本增效的研究方法非常丰富,但供应链外部市场研究中主要为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并不丰富;第三,研究视角上,学者主要从宏观层面分析行业内供应链管理与政府行为,以期推动行业发展,但对行业微观层面缺乏关注:一方面对冷链物流使用者及企业特征缺乏关注;另一方面,对市场上具有冷链物流使用潜力的物流商缺乏关注。因此,本文定量分析农产品物流市场中采用冷链物流的经销商特征,分析其冷链物流需求情况,可以填补我国冷链物流使用微观研究。
假设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上,冷链物流的均衡价格为P*,有且只有两类物流经销商:一类为在市场价格P*下有能力且有意愿采用冷链物流的经销商(后文简称一类经销商);第二类为在市场价格P*下没有能力但有意愿采用冷链物流的经销商(后文简称二类经销商),即一、二类经销商冷链物流的需求价格弹性存在差异。
如图1所示,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产品,经销商作为冷链物流使用需求方,经销商的冷链物流产品使用意愿具有如下偏好特征:第一,一类经销商需求曲线d1d1的价格弹性较小,二类经销商的需求曲线d2d2的价格弹性较大,即二类经销商采用冷链物流的价格弹性比一类经销商大;第二,现阶段采纳冷链物流的供应商对价格敏感程度不高,这类经销商对冷链物流依赖性强,即使物流成本较高也会采用冷链物流(如主要经营对贮藏条件要求极高且利润较高的蔬菜、水果的经销商);第三,二类经销商只有在冷链物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P*时才有能力采用冷链物流,因此二类经销商的需求曲线为均衡价格P*以下d2d2的实线部分,即该类经销商对冷链物流的依赖性较弱,部分商家是由于市场价格过高,商家采纳冷链物流能力有限,选择暂不使用(如主要经营对储藏条件要求较高但利润一般的蔬菜、水果的经销商)。基于此,在冷链物流的价格处于P*及以上时,采纳冷链物流的经销商几乎都是对价格不敏感的一类经销商;当冷链物流的价格为P*以下时,一类经销商和二类经销商的冷链物流需求分别为Q1和Q2,冷链物流市场的总需求为Q1加Q2,远远大于现行均衡价格下均衡需求量Q*。由此可见,降低冷链物流的供给价格,不仅可以增加一类经销商的需求量,还可以大幅增加二类经销商的需求量。此外,改善二类经销商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其利润空间和专业化水平,使二类经销商需求曲线d2d2顺时针旋转,向一类经销商d1d1接近,可以在均衡价格P*水平上实现二类经销商需求量的增加。
图1 两类经销商冷链物流采纳机理
假定市场均衡价格固定,本文试图探究哪些因素与两类物流经销商采用冷链物流行为有关。本文采用似不相关回归,对冷链物流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物流类型使用的影响因素可能与物流市场、物流保障与成本价格情况有关,经销商的个人特征与经销企业特征也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将这些因素全部纳入自变量考量。因变量选择物流行业经销商的冷链物流使用情况与能够改变使用行为的成本降低幅度两大变量,冷链物流使用情况用以衡量冷链物流使用能力,改变行为的成本降低幅度用以衡量经销商冷链物流采纳的价格敏感程度与冷链物流使用潜力。
根据冷链物流使用分析,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两点研究假说:
H1:经销商所在企业规模大小与冷链物流的使用具有正相关关系。
H2: 经销商所在企业主营业务范围大小与冷链物流的使用具有正相关关系
影响冷链物流使用的主要变量本身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具有难以直接测量和主观误差的特征,适合建立以下回归方程加以评价:
经销商采用冷链物流的行为:
y1=yi+ei=β0+β1xi1+β2xi2+…+βkxik+ei
(1)
能够改变使用行为的成本变化幅度:
y2=yj+ej=β0'+β1'xj1+β2'xj2+…+βk'xik+ej'
(2)
其中,y1和y2为因变量,分别受k个自变量x1,x2,…,xk的影响,其n组观测值为(yi,xi1,xi2,…,xia,a=1,2,…,n),具体x变量含义及取值如表1所示;β0,β1,…,βk为待定参数(偏回归系数),ei为误差项。若模型假设正确,那么ei服从正态分布,且虚变量之间均值为零。
调研问卷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设计。按照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从经销商的个人特征、企业特征、冷链物流的市场及预期、保障情况与成本影响五方面,设计紧密联系特征内容的相关问题。调研问卷中共涉及5类17个可能与经销商采纳能力相关的变量,问卷中所涉及的变量含义及取值情况见表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特征中,企业类型是按照企业的规模进行由小到大排序,企业主营业务是按照物流管理规划的程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
表1 变量含义及取值
本文选取的调研地点是海南省当前规模最大的批发市场——南北水果蔬菜批发市场,位于海口市府城区,一期、二期总占地面积达200亩,经营铺面600多间,设有冷冻保鲜库、信息网络中心、旅馆等配套设施。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经销商及相关人群进行实地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结合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问卷有效率为94.37%。
实地调研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抽取302位从业者,性别上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符合物流行业从业者的总体性别比例;在年龄上,从业者多处于25~35岁之间,35岁以下的人数占到63.25%,总体上较为年轻化,符合当前物流行业年轻化特征;但受访者受教育程度较低,高中及以下占62.26%;在担任角色上,经销商(运输商与批发商)占比较高,达到75.1%;企业主营业务主要从事单一运输或综合物流业务,专业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仅占22.52%;经营产品类别数量较多,5种及以上占到61.58%。
表2 描述统计
对冷链物流的使用行为与能够改变使用行为的成本变化幅度进行似不相关回归(经测Y1与Y2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果如表3、表4。
表3 回归结果1
表4 回归结果2
注:*、**、***分别表示10%、5%和1%显著性水平.
冷链物流使用行为分析结果表明,物流经销商的受教育程度、企业规模、物流管理程度与冷链物流保障设施,对海南省经销商冷链物流的使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本是限制冷链物流普及的最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成本主要通过冷冻冷藏设施、企业收入水平、运输工具数量与主要产品类别,来影响经销商的冷链采纳行为。根据统计,71.18%的受访者表示,若冷链物流成本降低10%~30%,可将非冷链运输改为冷链运输。下面进行具体结果分析。
第一,从个体特征来看,具有较高受教育程度的经销商更会采用冷链物流,同时对成本价格不具有显著的敏感性。经销商的专业素质和工作年限的提升,将有助于直接促进冷链物流普及。经销商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分别在1%与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与冷链物流使用频率Y1具有正相关关系。个体特征对冷链成本因素不具有显著影响,经销商的个体特征与Y2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个体特征对于冷链物流成本变化不具有显著的敏感性;不同类型的个体对冷链物流成本不具有显著差异性。从实证结果来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经销商的冷链物流使用频率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冷链物流对于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从行业数据统计来看,当前从事冷链物流的专业人才数量较少,有80.13%的受访者认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数量很少或数量一般,远低于平均水平。
第二,从企业基本特征来看,越是具有更大企业规模与更全面物流管理经验的经销商,越会高频率地使用冷链物流;经营较为单一产品的经销商企业,使用冷链物流频率更高;较高的收入水平与运输规模,会使经销商对物流成本更加敏感,他们具有较高的冷链物流使用潜力。因此,适度扩大冷链物流经营主体规模、推动产品专业化分工,对当前冷链物流普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规模更大、产品更专业、服务更全面的物流企业,冷链物流的使用频率越高。经销商的企业规模、主营业务(物流管理规划程度)与冷链物流行为Y1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运输商品类别与Y2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从实证结果来看,企业规模由小到大进行排列,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冷链物流的使用频率增加;企业主营业务,即按物流管理规划程度由小到大排列,随着在物流领域的管理规划程度的提高,冷链物流的使用频率随之增加;运输产品类别中运输商品类别越多,使用冷链物流的频率越低。其次,企业运输规模较大的物流商,冷链物流使用潜力较高;营利性较好、经营产品更专业的企业具有更高的采纳潜力。营业收入水平、主要产品类别与Y2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运输工具数量与Y2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从实证结果来看,运输工具数量越多,经销商企业对冷链物流成本空间降低要求越高,对冷链物流成本敏感性越高;企业收入水平越高、企业经营商品类别越多,产品专业性越低,经销商企业对冷链物流成本敏感性越低。
第三,从冷链物流评价和预期来看,已经采用冷链物流的一类经销商对冷链物流市场整体评价较为积极,当前还未采用冷链物流的二类经销商对冷链市场的未来预期更为乐观。冷链物流的整体情况与冷链物流的使用频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从实证结果来看,对冷链物流评价越高,冷链物流的使用频率越高;但对未来预期乐观的经销商当前还处于观望状态。这些经销商对冷链物流市场预期较高,同时期望冷链物流成本能够有较大幅度下降。
第四,从冷链物流保障措施来看,更完备的冷冻冷藏设施,可以提高经销商的冷链物流使用率;更高的市场普及率与更大幅度的成本降低,能够提高冷链物流使用率。冷链物流的冷冻冷藏设施与冷链物流使用频率在10%的显著水平上具有正相关关系,与Y2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相关;运输成本占冷链物流成本的比例与冷链物流使用频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1%)。从实证结果来看:首先,随着冷冻冷藏设施的普及,经销商使用冷链物流的频率增加,主要是通过降低冷链设施成本路径,来提高经销商使用积极性;其次,随着市场普及率的增加,冷链物流的使用频率增加,进而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路径,促进冷链物流广泛采用;最后,冷链物流成本因素与冷链物流使用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从统计数据来看,69.87%的受访者表示冷链物流成本高昂是当前不使用冷链物流的主要原因。另外,研究显示:优惠支持政策的变化与冷链物流的使用频率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全面直接的优惠支持政策对促进冷链物流普及的作用不够突出,支持政策制定应提高其针对性和优惠转化效率;更具有细分特征的优惠支持政策将对冷链物流采纳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如对受教育程度、企业规模、产品类型专业化与物流保障等关键要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冷链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归纳结论如下:第一,经销商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与冷链物流需求有正相关关系,更高教育程度、更长工作年限的经销商更会采用冷链物流。第二,具有更大企业规模与更全面物流管理经验的经销企业,愈会高频率使用冷链物流;经营较单一品类的经销商企业,使用冷链物流频率更高;较高的收入水平和运输规模,会使经销商冷链物流需求对物流成本更加敏感,更具有使用潜力。第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一类经销商对冷链物流评价较好,而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二类经销商对冷链物流的未来预期较高,并期望冷链物流成本未来能够有大幅下降。第四,更完备的冷冻冷藏设施,可以提高经销商的冷链物流使用,更高的市场普及率对成本降低有促进作用,能够大幅提高冷链物流使用率;第五,当前的优惠支持政策作用不够突出,对冷链物流的作用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