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棉72-8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2019-09-10 08:35:06付咏梅
种业导刊 2019年7期

付咏梅

(郓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郓城 274700)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的棉花生产和育种工作发展迅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和应用,棉花的单产、总产及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水浒棉72-8是由泗棉4号与GK-12选系杂交并经过系统选育培育出的大铃高产新品种,具有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且高抗棉铃虫的特性,于2009年通过了山东省的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19号。水浒棉72-8属于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为127 d;植株高99~105 cm,呈塔形,抗倒能力强;生育期长势健壮,叶片较大,叶色深绿,叶片缺刻深,茎秆浅紫色;第一果枝节位为6.7个,果枝数为13.8个,单株结铃为18.7个,铃质量为6.5 g,铃卵圆形,霜前衣分可达40.7%,籽指为11.0 g,霜前花率为95.5%,僵瓣花率为5.6%,纤维长度为29.9 mm,比强度为28.4 cN/tex,马克隆值为5.0,整齐度为85.5%,纺纱均匀性指数为143.4。

为了解水浒棉72-8在栽培过程中种植密度与产量的相关性,本研究进行了2 a的大田试验,探究了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以及棉花品质等指标的影响,找到水浒棉72-8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水浒棉72-8的高产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棉花品种为水浒棉72-8,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共设置5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0株/m2(A)、3.6株/m2(B)、4.2株/m2(C)、4.8株/m2(D)和5.4株/m2(E),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处理地膜覆盖,水浒棉72-8等行距种植,其株距、行距见表1;以试验区当地的常规推广种植密度为对照(4.8株/m2)。按不同处理收获计产,小区面积为33.3 m2,试验总面积为499.5 m2。

试验田前茬作物为玉米,玉米收获后土壤休耕至翌年春以备种棉花,土壤肥力为中上等,土壤酸碱度为中性。土壤深耕前施农家有机肥30 000 kg/hm2、磷酸二铵600 kg/hm2、尿素300 kg/hm2、微量元素肥75 kg/hm2。

于2018年4月15日进行人工点种,每穴5粒,覆膜。调查记载伏前桃、伏桃、秋桃及产量性状,分4次拾花并对各处理进行测产,室内考种。

表1 不同种植密度水浒棉72-8的行株距cm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水浒棉72-8三桃个数及占比

不同种植密度水浒棉72-8的主产是伏前桃和伏桃。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伏前桃的数量逐渐增加,但伏桃和秋桃的占比有下降趋势(表2)。

表2 不同种植密度水浒棉72-8单株三桃个数及占比

2.2 不同种植密度水浒棉72-8产量构成因素与实收产量

不同种植密度水浒棉72-8产量构成因素和小区实际产量统计见表3。水浒棉72-8的单株结铃数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当种植密度超过4.8株/m2时,单株结铃数量减少迅速,出现明显的负相关。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水浒棉72-8产量结构因素进行田间调查和数理统计发现,水浒棉72-8单铃质量和衣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下降幅度不大。通过对各密度处理间产量结构因素和小区实际产量调查统计,发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水浒棉72-8的实产皮棉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单产最高的种植密度是4.2株/m2,最低的种植密度是5.4株/m2,经处理间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发现,5个种植密度间小区实产皮棉量差异极显著(P<0.01)。

表3 不同种植密度水浒棉72-8产量构成因素和小区实际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对不同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进行筛选,探索其最佳种植密度,可保证植株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在有效的土地面积上充分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达到最佳产量。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的产量具有一定影响,棉花植株单铃质量、单株铃数都会随着密度的增大逐渐变少。

水浒棉72-8的实际产量与其自身的耐密性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同时又受外界环境因子(如当地气候积温、水肥条件、田间管理水平等)的影响。其中,适宜的种植密度是水浒棉72-8获得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水浒棉72-8属于耐密性较好的品种,但当种植密度过大时,也会严重降低其产量及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表明,5个种植密度下,水浒棉72-8的单铃质量和衣分的差异不大。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单株结铃数量下降迅速,但小区实产皮棉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种植面积为4.2株/m2时实产皮棉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