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优质资源,提升艺术素养

2019-09-10 17:12朱东明张雁南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同步艺术素养共享

朱东明 张雁南

摘要:织里实验小学与漾西学校重点围绕音乐、美术两个艺术学科开展网络同步课堂活动,以艺术学科教学为突破口,力图通过名师骨干的引领,变革受援方的教与学的路径与方式,促使城乡艺术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农村孩子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共享;同步;优质资源;艺术素养

一、背景意义

根据《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1000所中小学结对帮扶民生实施工作方案》的要求,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和吴兴区漾西学校成为结对学校,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作为支援方,漾西学校作为受援方,两校借助“吴兴研课信息化平台”,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同步课堂活动。

支援方拥有较好的艺术教师资源,包括七位音乐专职老师和七位专职美术老师,其中张雁南老师曾获全国现场赛课一等奖,是市级教学明星,她领衔的音乐组被评为湖州市先进教研组。受援方只有一位音乐专职老师和一位美术专职老师,办学规模不大且地理位置偏僻,不仅师资不够,而且仅有的专职艺术教师也缺少外出培训的机会。同时,由于教学资源条件的限制,受援方学校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艺术表现、艺术创造等方面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故此,双方认为艺术学科的同步课堂更适合受援方师生的需求。

基于以上认识和现状,两校重点围绕音乐、美术两个艺术学科开展网络同步课堂活动,以艺术学科教学为突破口,力图通过名师骨干的引领,变革受援方的教与学的路径与方式,促使城乡艺术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农村孩子的艺术素养。

二、“四同步”实施策略

网络同步课堂、教师的互动教研都是新事物。为了探索艺术同步课堂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同步课堂的实效性,在完成同步课堂的技术设施保障的基础上,两校领导和骨干一起研究商量,制定了同步课堂活动计划,明确两校教师的职责和分工,形成了“四个同步”的实施策略。

(一)网络备课同步

在上课前,主讲老师将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资源发给受援方的辅助教师,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并通过远程视频、微信等方式与助教老师交流探讨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措施,如教具学具准备、教室课桌摆放等操作性的问题。

(二)网络课堂同步

两所学校开展网络同步课堂,实现两个课堂(即“主课堂”与“从课堂”)可视化的互动教学活动,“主课堂”主讲教师上课时,由对方“从课堂”辅助老师参与并协助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指导双方学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两地一课堂”。

(三)课中评课同步

为了提升双方教师的专业水平,双方学校建立了两个艺术学科同步课堂的研究团队,建立微信研究群,每次活动组织教师随堂听课,让他们在参与网络或现场听课的同时,通过微信群进行即时评课,及时交流听课的感受,研究师生的行为,研究同步课堂的有效性,有效地传递新的艺术教育理念。

(四)课后教研同步

同步课堂研究团队或者上课的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通过网络视频互动,开展同步研讨活动,对课堂的设计、教学实施进行反思交流,并重点立足同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的盲区和疑难问题的突破,共同探讨操作策略的改进。

三、初步成效

(一)教师方面

1.同步课堂常态化。两所学校同步课堂常态化,双方初步构建了“四同步”的同步课堂策略。作为支援方的织里实验小学建立“理念先行——团队研讨——同步课堂”精准帮扶的基本范式,而受援方也形成了艺术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做中学”的基本实践思路。基于受援学校的实际需求,织里实验小学骨干教师为对方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设计或微课,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

2.同步教研有效化。一般的课堂研究,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都有时差性,只能在听课或听讲座后再回去尝试新的教育理念,但在同步课堂中,助教老师辅助完成课堂的形式让其能够马上参与实践,立刻得到新理念的实践运用。这种 “手把手”的师徒指导方式,使参与的助教老师在教育教学理念、文本的理解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较快的提高。

3.名师课堂普惠化。张雁南老师作为吴兴区名师,有自己的线下名师工作室,两所学校的同步课堂也架构了网络名师工作室。如她执教的《波斯市场》是精品课,在“预设——调整——生成——反思——改进”的过程中,她迅速提高了受援方及整个团队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同步课堂,共有10多位骨干教师提供了精彩的课例。这些“快递课堂”成了孩子们的盛宴,也成了参与教师学习研究的好素材。

(二)学生方面

每周定期开展城乡同步课堂,使得两校学生同一时段同上一堂课,共享优质师资,共同经历优质学习体验,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美术的兴趣,也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喜爱艺术课堂。

1.促进深度学习。在同步课堂中,双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互动,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促使双方学生积极思维。受援方学生通过聆听“主课堂”学生的回答,思路大大拓宽,学习兴趣更浓。“主课堂”学生因为学习行为得到认可,有了一定的成就感,更愿意追求难度更高的高阶思维,进行深度学习。

2.共享学习成果。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检验两个课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了解他们艺术素养的提升情况。“从课堂”的学生在主讲教师新颖的教学指导下,在“主课堂”学生优秀的作品展示的刺激下,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学习内驱力,其艺术表现会比平时更佳。“主课堂”学生因为自己的作品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在强烈的表现欲的驱动下,自身的艺术素养提升得更快。可以说,同步课堂发散着浓浓的“同伴效应”。

四、实践困境

(一)同课不同“备”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同步课堂模式下,教师要更加精心备课。主讲教师面对的是在同一个课堂上两个不同的班级,既要关注自己“主课堂”的学生,又要兼顾对方“从课堂”的学生。在备课之前,主讲教师要向对方教师了解“从课堂”学生的情况、艺术水平,以及需要准备的学具、教具等。如果备课不到位、教学资源准备不足,就会产生一些意外的问题,致使平时在“主课堂”能完成的环节在“從课堂”完成不了。

(二)同步不同“角”

通過几堂美术课的平台展示和研究,我们发现主讲老师的角色和意识转变还是存在问题。在平常的课堂上,教师只需对话本班学生即可,但在同步课堂中主讲教师还要面向屏幕,关注屏幕中的孩子。有时主讲教师讲得投入或这边学生发言积极,就会忽略“从课堂”的孩子,出现尴尬的教学场景。

作为一名优秀的主讲教师,除了备好“从课堂”学生外,还要转变角色意识,时刻提醒自己还有一批屏幕中的学生,不能把“从课堂”的学生变成旁观者,因为他们也是课堂的主人。当然在“从课堂”的老师也要转变观念,自己也是课堂的一部分,不要沦为“看客”。

(三)同步不同“位”

“位”在这里是指位置。同步课堂中的“从课堂”图像是通过摄像头传送到对方的,老师的位置感非常重要。我们经过多堂同步课堂的实践发现,老师会经常“失踪”,究其原因是他跑到了摄像头的死角,还有就是对方学生看不到“主课堂”所展示的学生手工立体作品,不得不直接让学生把作品凑到摄像头前展示。

五、策略反思

基于同步课堂实践困境和存在的问题,从更加关注“从课堂”学生学习的角度,双方努力探索研究改进策略,使同步课堂成为分层教学、同伴学习、协同教学的良好“教学场”。

(一)主从同备课,分层才有效

在同步课堂授课前,主讲教师必须实行分层备课,备课笔记也专门设置成双栏,即 “主课堂”和“从课堂”两栏。“主课堂”和“从课堂”的执教者以“备学生”为重点进行协同备课。对于每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必须在课前通过同步视频进行集体备课。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双方老师了解了对方的学情,并准备相应的学具、教具,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提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同步课堂变成分层教学的课堂。

(二)变教学模式,合分皆有序

在同步课堂中,主讲教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到自己的课堂不只是现场,在事先的同步备课活动中就要预设和分配好主讲任务和助教任务,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分工明确,分合有序。

(三)熟悉位置感,配备操作员

对于同步不同“位”的问题,处理方法是在同步课堂的实践中执教者必须熟练地认识自己的站位和录播教室每个摄像头的位置,最好做到每个执教者当一回控制室操作员,在其他老师进行主讲时安排一位老师进行现场录播操作。其实在美术课堂中学生手工立体作品的展示可以通过摄像头的调整来实现,让学生真正做到既会主讲又会操作。为了以防万一,还需安排一位教师在控制室,按照教学需要随时切换镜头,确保到位,让同步课堂成为教师“协同教学”的平台。

总的来说, 两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开展同步备课、同步课堂、同步教研,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推进城乡教育均衡方面做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

(责任编辑:李晓杰)

猜你喜欢
同步艺术素养共享
素质教育理念下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步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