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强
摘要:在地理核心素養中,综合思维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具备了综合思维,才能在分析地理问题时从人地协调的观念出发,才能具备地理实践力,有效进行区域认知。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并重的方式来表示人脑的思维过程,能够实现发散性思维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将思维导图引入地理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思维,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地理教学;思维导图;综合思维
一、研究意义
我们以“思维导图”为突破口,选择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为目标,来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丰富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而最大的实践意义是,目前在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以期填补空白,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探索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综合思维的有效方法和规律。
二、核心概念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将左脑负责的逻辑、计算、文字、符号和右脑负责的形象、图像、音乐、节奏等综合起来,同时调动人的多重感官,变单向思维为多维发散的、逆向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以结构化、层次化的特点成为学生扩散思维、整合知识结构体系的有效学习渠道和工具。思维导图的图文信息和地理图表信息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图形进行思考和交流。
(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三)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学生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综合思维中全面、系统认识地理事物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导图多维发散的思维方式有密切相通性。
三、了解学情,进行思维导图和综合思维问卷调查
(一)思维导图调查问卷及结论
1.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情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近40%的学生根本不会使用思维导图;近一半的学生虽然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但不会熟练运用,所以很少把思维导图真正运用到学习中。对运用思维导图的学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8%的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记忆知识点,在做笔记和复习时很少使用思维导图,这可能导致学生的课堂笔记琐碎、没有体系,因为前期的知识联系能力不足,导致复习时不能联系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复习效果事倍功半。可见思维导图在学生的记笔记、知识记忆和复习中没有发挥该有的积极作用,导致学生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知识调用能力差,最终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不足,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低。
2.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学习期望。数据表明,被调查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愿意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认为思维导图可以促进自己的理解。当然也有一半的学生意愿不强烈,这与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不了解、不能熟练运用到学习中有关。而且,57%的学生希望老师可以把思维导图运用到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当中,26%的学生希望老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可见,重难点知识及整节课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学生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突破的地方。在回答“思维导图运用到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较好”的问题时,有22个学生没有作答,另外36个学生的回答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集中特点,可见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使用确实不太了解,不能明确发挥思维导图在学习新知和复习旧知中的作用。
(二)综合思维调查问卷及结论
“试着说出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的地理要素。(要素综合一、二)”及学生答案要素个数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52%)均罗列出1~3个要素,只有22%的学生能够写出4个及4个以上的相关要素,而且58个学生中有15个学生在四题中出现了空白卷。可见学生联系相关知识的能力不足,他们的知识体系不完善。
从要素的组织形式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在答题时是简单无序罗列出要素的名称,答题时脑子里蹦出什么词就随机写到问卷上,从学生的答案中不能看出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答题要素的完善度来看,没有一个学生能完整地答出自然地理环境的5大地理要素——气候、地形地势、水文、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绝大部分学生仅能答出其中2~3个要素。
第2组题目要求要从时空综合的角度说出影响一个城市昼夜长短的因素,在58个学生当中,仅有18个学生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列举,时间要素集中在“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要素,空间要素集中在“位置、纬度”这两个要素;第三题,有22个学生想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大方面了解一个城市,其他36个学生仅仅列出了想要了解的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要素,自然要素的答案集中在“地形、气候、位置”,社会经济因素的答案集中在“文化、人口、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这3道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欠缺,分析问题不够全面,这说明学生对以往学习的知识缺乏理解,难以形成综合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四、录制微课,培训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依据“思维导图前测调查问卷”报告调查的学情,以及学生认知的规律,我们按照“什么是思维导图——为什么画思维导图——怎么样画思维导图——别人怎么绘(示例)——坚持会赢得一场学习革命”来制作课件,并录制成微课,在课堂进行了培训和学习。学生经过培训以后,对思维导图有了感性的认识,为使用思维导图做了思想动员和准备。
五、绘制思维导图——评价——指导——改进过程
我们从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内容开始,每一节课完整结束之后,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作业批改过程中选出优秀的作品利用多媒体展台进行展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比如在第一次交作业以后,我提出了问题和改进的建议:“插入的图画虽然美观,但是不能够和知识结合起来,因此需要在‘功用和‘美观两个方面下功夫,要注重实用和内涵。” “思维导图的文字内容过多,增加思维导图的文字负担,不利于‘导图对知识的整合,不利于形成简练高效的知识结构。同学们花在抄文字的时间过多,占用了思考和整合知识的时间。” 经过多次的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思维导图,绘制思维导图的技术水平也在提高。
六、課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绘制思维导图的作业时间长,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文理分科以后,应学习深度的要求,文科作业量增加。学生学习完整一节课后,就地理学科而言,不仅有思维导图的作业,还有教辅资料配套练习作业。如果多数学生晚上绘制思维导图花费了1~2节的时间,就会影响其他作业,这也会影响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积极性、信心,影响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持续性。
(二)部分学生虽然绘制了思维导图,但是独立思考能力并没有提高
根据必修二的内容,目前我们布置了11次作业,学生绘制了11幅思维导图,确实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导图作业具有原创性,其作品能够反映自己的思维过程。但是多数学生仍然处在模仿阶段,部分学生模仿、参考教辅资料或者其他同学,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通过独立思考来完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的思维品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三)思维导图绘制和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培养之间存在断层
目前,我们的研究还处在思维导图的条件研究中,到底什么样的思维导图对学生的综合思维有促进作用,或者说学生的综合思维得到了怎么样的提高还是一个未知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七、改进策略
(一)加强对绘制思维导图技术的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作业完成效率,促进可持续研究
我们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路,从模仿阶段进入原创阶段,鼓励和引导学生的原创性思考,在思维导图课题研究的试验班级选出优秀的作品和优秀的学生,进行经验介绍,让地理兴趣小组和优秀学生带动、指导、影响其他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不仅有独立的思考和学生个体的风格,还要看谁绘制思维导图用的时间少,逐渐压缩绘制思维导图的时间,提高画图的效率和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保护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积极性和信心,提高课题研究的持续性和真实有效性。
(二)寻求“思维导图→综合思维”的对话研究
我们在学习和指导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研究了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综合思维水平”的要求,建立了思维导图与综合思维的关系框架。如图2所示:
今后,我们的研究将致力于使地理知识、思考能力、思维导图三者叠加,形成合力,探索地理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综合思维的密码,从学生绘图过程中、从批改学生作品中、从阅读思维导图相关著作中、从研究核心素养的理论中,寻找可操作的、可执行的方案。
(三)结合综合思维的水平划分,循序渐进地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
学生的综合思维是由浅入深发展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因此,结合综合思维水平划分,我们从简单的两个要素开始,然后多个要素综合,再结合时空和地方去系统、动态分析地理要素的顺序,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绘制思维导图、培养综合思维的不同水平的任务。思维导图涉及的内容,也从简单的有联系的单个知识点,到重难点的知识点,到一节内容,到一章内容,再到跨章内容,甚至针对某个课题进行跨模块的思维导图设计。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运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PYYTJCJY181301)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