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点

2019-09-10 02:35王蕾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

[摘  要:儿童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卢梭“发现了儿童”,真正的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点从这里开始,尊重儿童内在的生长规律,是教育的前提。“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有其真正的教育意义。我国儿童教育的发展有待深思。

关键词:儿童教育;近现代观;中国儿童教育]

科学的理论思想,首先要站在正确的观念立场上。学前教育事业亦是如此,只有踩在正确的观念立场上,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才有可能为儿童以及学前教育的成长、发展做出贡献。

一、西方儿童教育观点的发展

17世纪出现了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了“白板说”的教育思想,这是对原罪说的儿童观的彻底否定。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1632年)当中,已经有了近现代儿童教育的初步观念。夸美纽斯的教育学最大的原则就是师法自然,他说:“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 。教育无需强制,教育应当循序渐进,不能跨越阶段。夸美纽斯把儿童看做种子,教师就像园丁一样,只需要护理培植就好。

卢梭在《爱弥儿》中“发现了儿童”,由此近现代儿童教育的观念得以成型和诞生。卢梭提出否定教育论的教育思想,其理论的前提是“本性的最初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护儿童的善良天性,发展儿童的潜能。实际上,它开启了教育理论中现代观念的先河。

继卢梭之后,教育领域出现了“教育心理学化”的运动,裴斯泰洛奇是这一运动的主力,他的思想深受卢梭的影响。他曾说:“当我读他(卢梭)那些令人陶醉的书籍时,我的梦幻般的旨趣达到了异常热情的高度。”裴斯泰洛齐的“园丁说”相比夸美纽斯的更为丰富。“树的生长同人的生长一样。甚至在儿童还没有出世时,未来能力的萌芽就已经具备了。人的能力在他的一生中不断发展,这和树的情况是一样的” 。他认为正确的教育就好比园丁的艺术。

福禄贝尔是裴斯泰洛齐的学生,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教师应尊重儿童,就像园丁顺应花木的生长规律一样,按自身的规律发展。福禄贝尔将学前儿童接受教育的机构命名为“Kindergarden”(直译为“儿童花园”,我国译为“幼稚园”或“幼儿园”)这也体现了福禄贝尔的“园丁说”思想。

蒙台梭利在《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说道,“心理学家也一致同意,教学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保持学生的高度兴趣和强烈而持续的注意力。因此,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 。

杜威比喻说,教育即生长。主体重演文化的历史使自身得到生长;文化在滋养主体的同时得到了新生。主体具有文化的两种本性,即文化的自我肯定性和自我否定性,也就是守成性和创造性。守成性表现在主体愿意接受整个历史作为自己发展的依据。创造性表现在主体要在否定自身的基础上向着更高的文化形态发展。

二、我国儿童教育观点的发展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儿童是不被重视的,古人推崇“小时了了”的少年老成,称童言无忌则是乳臭未干。传统文化希望儿童期早点结束。

我国的近代教育可以说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在中国近代史上,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唤醒国人,反对封建统治,倡导“科学与民主”,提出儿童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鲁迅、周作人、叶圣陶、郑振铎、茅盾、郭沫若等人明确提出了“儿童本位”的思想。周作人是“儿童本位”思想最强有力的鼓动者。在西方,卢梭最早“发现”了儿童,而中国,周作人最早“发现”了儿童。中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然而,中国的儿童发现运动是与五四运动前后一批先进的国人深刻的批判旧文化、倡导新文化只分不开的。

陈鹤琴重视儿童教育,主张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按照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去教养儿童。他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只有把握其生长发育的科学规律,才能把儿童养好、教好 。

三、中国儿童教育的思考

中国目前的学前教育依然是学习本位、知识本位的。我们不认为学前儿童没有学习能力,只是不应当过分强调儿童的知识学习,只能说知识是为了辅助儿童的成长。儿童能够从事一定学习活动的根本前提,在于他的內发性成长达到了相应的水平。尽管曾近我国对杜威的 “儿童中心论”有过质疑,甚至否定批判。站在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上,我们可以更全面的理解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不是说不要教育,不要引导,放任儿童自由发展,而是在一切教育面前,儿童的內在发展才是前提。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是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也是各种教育的基础。对儿童的认识是一项艰巨的事业,值得好好思考。

儿童教育思想在未来的进一步的发展,依然要依赖于对儿童世界的深入认识。教育者需多读书,亲实践,真正研究儿童教育。对儿童的认识程度将制约教育思想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儿童教育工作成功的程度,同时也制约着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能获得多少的欢乐。

注释

①[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8.

②[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94:5.

③[瑞士]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321.

④[意]蒙台梭利著,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7:148.

⑤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辅导用书编委会编.2012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107.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7.

[2]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3]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作者简介

王蕾(1989—),女,汉族,江苏省淮安市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
乐听“蛙声”一片
新形势下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加强博物馆软件建设提高博物馆儿童教育水平
浅谈动画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关于低学龄儿童教育的思考
关于乐高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乐高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