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旭彬
当代大陆人的取名变迁
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整理研究室”与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合作,利用1982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首次对中国人的人名用字,进行了抽样综合统计。
统计材料抽取自全国六大区七个省市,分别是:北京、上海、辽宁、山西、四川、广东、福建。每处各抽取25000人左右,共计抽取174900个人名。共计得到人名用字3345个,人名总用字数328400个。
总体而言,使用频度最高的6个字是:英、华、玉、秀、明、珍。
抽样所得的17万余人,可按出生时间划分为四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名字用词,各有特点。
第一时期:1949/9/30以前。
这批人出生于新政权成立之前。其名字中使用频度排在前十位的是:英、秀、玉、珍、华、兰、桂、淑、文、明。
这些字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色彩。
第二时期:1949/10/01-1966/5/3。
这批人出生于“文革”前十七年。其名字中,华、国、建、民的使用频度,远高于其他三个时期。这一时期取得最多的名字是:建华、建国、建平、建军、爱华、国华、国英、建民、志强、建英、新民、新华、国强……。
亦即,很多人的名字与现实政治紧密勾连。如抗美、援朝、保国、跃进、超美、红专、学雷、学锋……,都是很常见的名字。
第三时期:1966/6/1-1976/10/31。
这批人出生于“文革”十年。其名字中,文、红、梅、军、东、立、斌、卫、兵的使用频度,要远高于其他时期。比如,在四九建政前出生的群体中,名字中“红”的使用频度排在第164位,而在“文革”十年出生的群体中,名字中“红”的使用频度高居第1位;“军”也是类似的情况,四九年之前使用频度排名第253位,“文革”十年则高居第3位。使用频率最高的名字,是卫东、卫红、向东、红卫、文革、卫兵、东兵、要武、爱武……
简言之,这个时期的人名用字,政治色彩比第二时期还要浓厚。
第四时期:1976/11/1-1982/6/30。
即“文革”结束后至1982年人口普查前出生者。这批人的名字中,传统用词(即第一时期较常见的“英、秀、玉、珍”等词)显著减少,彬、婷、磊、搏、昕、妍、璐、萌、曦、薇、妮、莹、蕾、娜等文雅、别致之词,开始大量出现。伟、海、波、涛、毅、飞、宇、锋、巍等大气魄词也用得很多。
简言之,这一时期的人名用字,没有太浓的政治色彩——当时最流行的政治词汇“改革”“开放”等,很少出现在人名之中。
如今大热的“梓萱”“梓涵”“子轩”,实是80年代这场“姓名个性化回归风潮”的延续——很多新科父母,不再满足于彬、婷、磊、搏、昕、妍、璐、萌、曦、薇、妮、莹、蕾、娜……这类字眼,希望找到更文雅、更别致的词汇,网络小说和偶像剧里的“梓萱”“梓涵”“子轩”……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统计结果还显示:四九年之前出生的群体,取单名者只占6.502%;“文革”前十七年出生的群体,取单名者只占8.983%。但“文革”十年间出生者,取单名的比例迅速攀升至27.810%;在“文革”结束后至1982年人口普查前出生的群体中,其比例更高达32.494%。
孩子的取名,受制于其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亦就是说:1966-1982年间出生的孩子,其单名比例骤升,与他们的父母(约出生于1940~1960年代)成年之前所受的教育,有极大关系(既包括文化教育的不足,也包括个性化追求的缺失)。90年代后半期出生的群体,取用单名的比例开始大幅骤减。
如今,双名已成为绝大部分新科父母给孩子取名时的不二选择。这是追求个性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当代台湾人的取名变迁
与大陆相比,当代港澳台民众的姓名变迁要缓和一些,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变化。
试以台湾为例。
据台湾官方2014年统计编纂的全台湾《姓名统计分析》:
全台湾十大最常见的名字,男性依次是:志豪(14219人)、志明、俊杰、建宏、俊宏、志伟、文雄、金龙、正雄(9996人)。
女性依次是:淑芬(32575人)、淑惠、美玲、雅婷、美惠、丽华、淑娟、淑贞、怡君、淑华(20174人)。
台湾总人口约两千余万。其重名概率,与大陆遍地皆是的英、珍、伟、勇、娟,大体是相近的。
具体到不同的年龄段,也有一些有趣的分别。以每十年为一个世代,取其姓名用字的前三名做一个梳理,男性方面的变迁如下:
“一年级(1910-1920出生,年级依次按10年叠加,下文不再赘注)男性姓名偏好‘金字,前三名为‘金水‘金龙‘金生。
二、三年级含有‘雄字者居多,像‘正雄‘武雄‘文雄。
五、六年级开始,名字含‘志者成为主流,像‘志明‘志伟‘志成占了大部分。
到了七年级,‘志伟‘志明开始被‘家豪打败。
八年级生中虽然仍由‘家豪独占鳌头,但‘冠宇‘冠廷也紧追在后。
九年级开始,‘承恩‘承翰开始成为主流。
到了‘民国百年,‘冠宇‘冠廷退出十名之外,热门选项仍以‘承恩‘承翰为多,‘品睿‘宥廷则紧追在后。”
女性方面的变迁,似较男性迟缓。“至于女性部分,‘秀英‘玉兰‘丽华等名字几乎横扫了一、二、三、四年级。‘淑芬稳坐五、六年级‘菜市场名女王宝座,到了七、八年级,‘雅婷‘怡君打败了‘淑芬;但随着偶像剧的兴起,‘宜蓁‘欣妤‘诗涵则成为九年级‘菜市场名的主流,到了‘民国百年,‘晴‘彤字也同样获得青睐,‘咏晴‘子晴分居排名第一及第二,随后排名第四、五、七及第八分别为读音相同之‘羽彤‘禹彤‘雨彤。”
如此看来,大陆时下流行的“梓萱”“梓涵”“子轩”…,与台湾1990~2010年前后因偶像剧而流行的“冠廷”“品睿”“宜蓁”“欣妤”“诗涵”“子晴”“羽彤”,是性质颇为相似的现象。都是大众追随流行文化的产物。
取名之风,
可反映时代的文化水准
其实,不光今人在取名时追着流行文化在跑,古人也是一样。
六朝之时,佛法流行。知识分子和达官显贵的名字里,所以充满了佛教词汇,如:王僧辩、王僧朗、王僧达、柳僧习、姚僧垣、萧僧珍、李僧伽、江僧安、崔僧护、王昙首、荀昙、李瞿昙、姚悉达、殷梵童、姚菩提、萧摩诃、崔目莲……
唐末五代,群雄割据,招贤纳士成为一种政治风尚。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群体取名为“彦”(美士之意),仅见于正史记载者,就多达近150人,以至于史学家赵翼感慨:“五代人多以彦为名,彦本美名,故人多以之為名,然未有如五代时之多者。”
明朝中期,市井文化发达,倡优圈流行一种让名字和姓在意义上进行连接的取艺名风气,如当时有走红的艺人名为“罗衣轻”“镜新磨”等。民间社会觉得这种取名风格有意思,遂纷纷效仿。晚明的顾炎武很讨厌这种风气,却也无可奈何:“近代人命名,此等姓名,几居其半。以士大夫而效伶人之命名,则嘉靖以来然矣。”
略言之,姓名的流行,大体可以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准。明朝中后期,科举会试榜上,有很多人叫作“王之臣”和“席上珍”。“王之臣”似乎还好,“席上珍”却未免有些怪,大概不外乎是红烧熊掌、清蒸鲍鱼之类。时下流行之“梓”,似乎也与许多人并未意识到“梓”除“佳木”之意外还可代指棺材有关。文言文中的常见词“梓宫”“梓器”,都是棺材之意。“桑梓”成为故乡的代称,也与该词贯穿了一个人的生(桑,生计)死(梓,包括棺材在内的器具材料)有关。因有后一层含义,“梓”其实不常用在古人的名字之中。(80年代所调查的174900个人名当中,亦只有19人的名字中出现过“梓”,吴敬梓者,则系因其以卖文售书为生,梓木常被用来做印刷的雕版,故取名“敬梓”,算是职业需要。)
刘名远荐自《经典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