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机良 陈艺佳 李峻 孟春丽 李武龙 胡会娜
摘要:采用PECH—amine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然后用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UV—SUN CEL LIQ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无盐抗紫外整理,探讨了改性剂和氢氧化钠用量、改性温度和时间对改性棉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整理织物的UPF指数、紫外线透过率和耐洗性能。结果表明:当改性剂PECH—amine 10 g/L,氢氧化钠10 g/L,改性温度90 ℃,保温时间60 min时,改性后棉织物用UV—SUN CEL LIQ 3%(owf)抗紫外线整理的UPF指数可达到75左右,经过30次标准水洗之后,其UPF指数仍可保持在65以上。
关键词:棉织物;改性;紫外线吸收剂;无盐;UPF指数
中图分类号:TS1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65X(2019)01-0070-04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空气污染加剧,臭氧层遭受了很大的破坏,紫外线辐射大大加强,使人们患皮肤病和皮肤癌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织物的抗紫外线性整理成为研究热点[1—2]。常规的紫外线吸收剂应用于织物抗紫外线整理,存在耐洗牢度差的问题[3],而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可与纤维素发生共价键结合,获得较好的耐洗牢度[4—5]。由于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与活性染料结构相似,但结构比活性染料更加简单,故与棉纤维之间的亲和力较小,整理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无机盐。而含有大量盐分的废水,会对染整废水后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6]。因此对棉织物进行化学改性[7—8]成为提高抗紫外线整理效果和利用率的方向,其中阳离子化改性成为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棉织物经过阳离子化改性后,纤维可接枝大量的阳离子可反应性基团,这样与活性染料结构类似的反应型阴离子紫外吸收剂UV—SUN CEL LIQ和纤维之间的斥力转變成了引力,增强了对LIQ的吸附能力,所以吸附的LIQ增多,LIQ可与纤维上的阳离子基团发生离子键反应,而且可与纤维上的羟基或氨基生成大量的共价键,因此可实现反应型紫外吸收剂在无盐条件下的抗紫外线整理。
本实验采用PECH—amine为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探究各改性因素对改性棉织物无盐抗紫外线整理的影响,优化棉织物改性工艺,提高其抗紫外线整理性能。
1试验
1.1试验材料与仪器
织物:14.5 tex,110 g/m2棉针织物。
化学品:阳离子改性剂PECH—amine(东华大学),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UV—SUN CEL LIQ(亨斯迈纺织染化公司),氢氧化钠、碳酸钠(天津市德恩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仪器:红外线高温染色机IR—24S、振荡水浴锅RC—Z2400和定型烘干机PC—9X(上海一派印染技术有限公司),UV—2000F纺织物防晒指数分析仪(美国Labsphere公司)。
2结果与讨论
2.1改性剂用量对棉织物抗紫外性能的影响
NaOH 10 g/L,浴比1∶40,室温投入棉织物进行改性,以1 ℃/min升温至90 ℃,保温60 min,阳离子改性剂PECH—amine用量对棉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当改性剂质量浓度小于10 g/L时,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UPF指数逐渐增加,UVA和UVB透过率逐渐下降,这说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增强,在改性剂质量浓度为10 g/L时UPF指数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UVA和UVB透过率达到最小值,之后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在改性剂为10 g/L时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弱。这是因为棉织物经阳离子改性剂PECH—amine改性后带上了正电性,LIQ与棉织物之间由斥力变为引力,带负电的LIQ容易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吸附到改性棉织物上,从而实现棉织物的无盐紫外线防护整理,同时吸附在改性棉织物上的LIQ的活性基可与棉织物以共价键结合。且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织物上生成的正电荷基团越多,增强了纤维对LIQ的吸附能力,纤维吸附结合的LIQ增多,所以棉织物的UPF指数逐渐增大,UVA和UVB透过率逐渐减少;当改性剂达到一定用量时,织物吸附结合改性剂的量达到饱和,继续增加其用量,则改性剂质量浓度变大,粘度增加,流动性减小,不利于改性剂向纤维内部扩散、吸附和结合,因此改性后的棉织物与LIQ结合的量降低,使织物的UPF指数减小,UVA和UVB透过率增加,抗紫外线性能减弱,因此改性剂用量不易过高,可选择10 g/L。
2.2改性温度对棉织物抗紫外性能的影响
NaOH 10 g/L,改性剂10 g/L,浴比1∶40,室温投入棉织物进行改性,以1 ℃/min升温至所需温度,保温60 min,改性温度对棉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随改性温度的升高,整理织物的UPF指数先增加后降低,UVA和UVB透过率先减小后增加,在90 ℃时UPF指数达到最大值,UVA和UVB透过率达到最小值,这说明此条件下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最好,且都能达到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标准要求。这是因为当改性温度较低时,棉纤维的膨化程度较低,未达到改性剂和棉纤维反应结合的活化能,而改性剂只能吸附在棉纤维表面,仅有很少部分进入到纤维内部,所以改性棉织物共价结合的LIQ量较少,织物的抗紫外性能较低;随着改性温度的升高,棉纤维的膨化程度增大,空隙增大,改性剂的运动动能增大,改性剂更容易进入棉纤维内部与纤维吸附和结合,使可与LIQ反应结合的阳离子基团增加,因此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增加;改性温度过高,改性剂和纤维之间的结合键的稳定性降低,改性剂在碱存在下反应过快,不利于改性的均匀性,且高温会加快改性剂的水解反应,使阳离子改性效果降低,因此改性棉织物结合的LIQ量减小,抗紫外线性能减弱,所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棉织物阳离子改性,综合考虑可选择棉织物的改性温度为90 ℃。
2.3改性时间对棉织物抗紫外性能的影响
NaOH 10 g/L,改性剂10 g/L,浴比1∶40,室温投入棉织物进行改性,以1 ℃/min升温至90 ℃,保温一定时间,改性时间对棉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随改性时间的延长,织物的UPF指数逐渐增加,UVA和UVB透过率逐渐降低,但改性10 min织物的UPF即达到60。这说明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在短时间内即达到较高效果,随改性时间的延长还继续逐渐增强。这是因为在初始反应阶段,改性剂与棉织物的反应性较高,反应速率较快,继续延长改性时间,有利于改性剂进入纤维内部,与棉纤维发生充分反应,所以改性后的棉织物可与LIQ发生共价结合的基团增多,抗紫外线性能增强;一定改性时间后,织物改性完全,纤维吸附达到饱和,若改性时间继续延长,棉织物不再与更多的改性剂反应,所以织物的UPF指数以及UVA和UVB透过率在改性45 min后变化较小。综合考虑棉织物改性的充分性和均匀性,及使未发生共价键合的改性剂去除,可选择适宜的改性时间为60 min。
2.4氢氧化钠用量对棉织物抗紫外性能的影响
改性剂10 g/L,浴比1∶40,室温投入棉织物进行改性,以1 ℃/min升温至90 ℃,保温60 min,氢氧化钠用量对棉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加入NaOH改性后棉织物的UPF指数
明显增加,UVA和UVB透过率明显降低,说明PECH—amine改性棉织物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且随着NaOH用量的增加,UPF指数逐渐增加趋于平衡,这说明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增强趋于稳定。这是因为NaOH的加入使溶液呈碱性,NaOH在棉织物改性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可以促进改性剂中的氯甲基与棉纤维羟基发生亲核反应[9],提高改性效果,所以整理后的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增强;当NaOH质量浓度大于10 g/L时,碱剂的加入不仅会促进催化改性剂和棉纤维的反应,同时也会促使改性剂的水解反应,使部分改性剂断键脱落,减少纤维上的改性剂含量,所以NaOH用量过大会减弱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且对棉纤维存在一定的潜在损伤,因此可选择质量浓度为10 g/L。
2.5抗紫外线防护整理织物的耐洗性
棉织物在改性剂PECH—amine 10 g/L、氢氧化钠10 g/L、改性温度90 ℃、保温时间60 min条件下进行阳离子改性,然后采用反应型紫外吸收剂LIQ 3%(owf)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无盐抗紫外整理,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标准洗涤n次,抗紫外效果随洗涤次数的变化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随洗涤次数的增加,织物的UPF指数逐渐减小,经过30次标准洗涤时,其UPF指数减小不超过6,这说明织物的抗紫外性能逐渐减弱,减弱幅度较小。织物洗涤30次之后,UPF指数仍保持在65以上,且UVA透过率和UVB透过率增加都不到0.5个百分点,说明织物在抗紫外线方面具有较好的耐洗性能。
3结语
采用阳离子改性剂PECH—amine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改性棉织物用反应型阴离子紫外吸收剂进行紫外线防护整理,实现了棉织物无盐紫外线防护整理,得到如下结论:
a)改性棉织物对其抗紫外线性能的优化改性工艺为:PECH—amine改性剂10 g/L,氢氧化钠10 g/L,改性温度90 ℃,保溫时间60 min。
b)改性并经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很好的抗紫外线效果,UPF指数可达到75左右,经过30次标准水洗之后,其UPF指数仍可保持在65以上,本研究的改性工艺简单,可实现无盐抗紫外线整理。
参考文献:
[1] 谈娟,王进美.纳米防紫外与防老化抗色变功能性纺织品[J].现代纺织技术,2007,15(5):54-55,58.
[2] 何叶丽.抗紫外线辐射的纺织品[J].印染,2002,28(12):45-48.
[3] 吕景春.真丝绸紫外线防护整理[D].苏州:苏州大学,2009:23-27.
[4] 王艳昌,许海育.反应性防紫外线整理剂DHUV—1的应用[J].印染助剂,2005,22(7):42-44.
[5] 俞显芳,曹毅,闫凯,等.反应型紫外吸收剂对天丝的紫外线防护整理[J].染整技术,2016,38(3):56-59.
[6] 曹机良,孟春丽,闫凯,等.天丝织物染色和紫外线防护整理一浴加工[J].现代纺织技术,2016,24(6):25-30.
[7] 金鹏,管永华,王海峰,等.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及活性染料无盐染色[J].印染助剂,2013,30(11):30-34.
[8] 顾艳楠,郑今欢.抗紫外防水透湿涂层织物整理研究[J].现代纺织技术,2012,20(4):8-12.
[9] 张琳,余逸男,陈水林.PECH—amine改性涤棉织物的无助剂染色[J].印染,2008,34(2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