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业五年的六月天,隋炀帝抵达祁连山南麓的金山驻罕处,时已黄昏。侍膳官双手奉敬上一碗温郁馨香的粥茶,炀帝啜饮而下,顿觉征尘滤净,心胸宽泰,氣血调和,不由得龙颜大悦,即命厚加赏赐。就连来自湟水岸边、长宁堡一带为隋朝大军引路砍柴挑水烧火的服役们,也沾了不少的光,有幸见证了粥茶的神奇功效及熬煮方式,并悄悄地看在眼里,默默地记在心上。尔后与留在青海戍边的将士平素意会,日日提要钩玄,月月探赜索隐,年年研省盘究,又一传十,复十传百,慢慢地将粥茶流布于青海的山房河居之地,犹如阳光雨露下的禾苗茁壮成长,在青山绿水间,演化为青海样本意义且具有草根化的名号:熬茶。
熬茶自隋唐以来,基因组逻辑结构和程序性表达并无明显变异。粥茶的作料稍重,盐、葱、姜、枣、茱萸、薄荷等与茶混在一起煮,意在用刺激性调味品掩盖茶的苦涩。相比较而言,熬茶就显清淡些,只有茯茶、盐、姜、草果、花椒、荆介,但仍可清晰地看出粥茶的面目形态。
熬茶一词作为充满青海色彩的独特描述几乎人人皆知,熬茶一定要用青海话说出来,才有味,这熬字须发nao音,如此更能逼真地传递出熬茶所蕴含的低调与自矜、粗犷与放达。熬茶以其朴素的个性特质引领着青海饮品的流行文化,并被崇尚为一种潮流,奔涌向前。
毋庸讳言,熬茶的上一辈,注定是皇家贵胄的名馔,出席过豪门盛宴,躬践过官宦排场,见识过大世面。只是朝代的更替,岁月的擦划,茶道的演进,器局渐渐小了些,身段也不得不降下来。熬茶整日与柴米油盐斡旋,在平常的日子里随遇而安,充满了烟火味,更不争宠,也不失意,热热乎乎的,真真实实的,贴心又贴肉,尤其善于与自己讲和,与生活厮混。在酸菜粉条、花菜、尕面片、狗浇尿、土豆丝的有机搭配中,铺陈经久不衰的茶与饭的乡土主题系列,终成青海人从舌尖到心尖的传奇经典和流年记忆。
土生土长的熬茶难免有一股子草木味和土腥气,闻起格外亲切,不疏远,这乡土气息源自于茯茶、盐块或水,透着田园牧歌的真实感。泛红的汤色,在饱满充实的调子里流动着艺术的想象力,呈现诗意动感。静默的温情,用眼睛能打量出深浅,伸手能触摸到温度。令人动容的力量难以言表,禁不住让人心扉洞开,悠然自得。对生活的关切以及对自然的尊重,打开方式简朴而纯粹,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据说,闲却的好茶者专门查了古典,翻了旧书,欲寻熬茶的底版,功夫不负有心人。清《茶余客话》记载:古人煎茶必加姜盐,今内廷皆用熬茶,尚有古意。《红楼梦》中常见的句子有,该焖些茯茶喝。敬茶的先敬一盏茯茶。去焖一壶茶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用意在于表达传统的来历,其实也大可不必。一碗熬茶,喝与不喝,千年的温暖就在那里,喜与不喜,一生的守候就在那里。熬茶是个好东西,品无虚妄,故不掩饰,质无改变,故不妥协。不必在乎懂得多少,反而越喝越懂,遂成知己。渐渐喜欢了,便甘愿成其囚徒,终身追随。这也许便是熬茶之魅。
熬茶的讲究,全在茶、水、柴、器四个字上。千百年来形成的惯例和经验弥足珍贵,但却少了繁文缛节,不苟且,不啰嗦。在茶的多样化形态面前,熬茶受限于单一性选择,多少有点儿遗憾。茶马互市以来,食肉饮酩之民,莫不好茶。从明朝开始,河湟一带皆以茶马为羁縻。熬茶一向对陕西的官茶情有独钟,早与泾阳伏天发花的茯茶结下不解之缘,直到如今。这看似体现了一种老派的风格,实质在于恋旧,是对历史的深切眷顾。当然,后起的来自湖南的茯茶也是重要的选项,上世纪50年代以来,湘砖茶还是深受欢迎的。熬茶用水以山隙流泉为佳,清澈甘洌,绿色环保,其他如沙泉、土泉、河湖之水,虽说也有流动性,但皆逊一筹。熬茶所用的柴火,以阴坡的树木最为上乘,其质坚硬,其焰浅蓝,其火持久,烧透后仍呈块状,敲之有声,这一点阳坡的树木赶不上。至于器具,则宜于陶罐煮之,瓷碗盛之,可矣。以茶水柴器四字方针为指导的熬茶,既可作为食品的地方标准,也必然成就熬茶的国际标准。
于尘世偷得闲暇时光,来一碗熬茶,心情放松,盘膝而坐,默习茶理,吸香啜味,美好的感觉油然而至,入口轻,触舌软,过喉滑,唇齿香,咽味厚,腹内甘。这种感受异常奇妙,极易让人心生迷恋,陶然沉醉。熬茶气场荣华,阵容富贵,生动鲜活的灵气,平和中庸的正气,慷慨激昂的义气,都在胸腹间汇聚升腾,可觉悟,可养德,可兼济天下,何其壮美之致。若婉约如浓睡不消残酒,或豪放如醉里挑灯看剑,睁眼清晨,起身阳光,只消一小碗空口茶,瞬间心明眼亮,神清气爽,几丛海棠依旧,一柄剑气凌云。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在体力劳动、精神生活乃至消费活动的概念丛中,难免产生价值冲突。热气腾腾的熬茶有时也会遭到不信任的冷遇和不知情的白眼,在庄廓院的热炕、牧场的帐篷、山野的村馆,偶尔会碰见因不熟悉而产生的隔膜感,间或也有高贵的眼光挑剔生命的底层,熬茶从来不动声色,不喜不悲,把尴尬的解脱留与他人述说。一个人以口味不适或习惯性而婉拒熬茶的滋润,很多时候是被熟稔的冲泡茶方式宠惯出来的,所以总会掰扯一个临时的借口或堂皇的理由,但真正的原因往往不言而喻,内心被执念所困,行止被眼界所缚。这不必抱怨或者责备,只是出于对偏好的固守,不愿尝试和相信罢了。但若有幸得遇,见过却错过,则意味着放弃了一个美好的开始,以及回味的过程乃至身心愉悦的生命周期。
熬茶的世界没有疆界,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不分远近,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即便是初相识,也恰如故人来。熬茶以其宽广的胸襟,留得住英雄豪杰,容得下奸侫小人,一任其在热忱与亲昵、精致与豪放、感性与理性、自在与纷扰之间,流连耽湎,徘徊周旋,不舍昼夜。熬茶最能体察喝茶人的心境,不因志得意满而热,不为消极颓废而凉。沉思冥想者,细品慢啜,如琢如磨。豁达放浪之人,一饮而尽,酣畅淋漓,尘世的喧嚣以及世情的繁杂,一齐羁栖于熬茶外围。熬茶的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不论何时何地,让人放下的永远是疲惫和烦嚣,以及浮世的虚荣与名利,唯有追索的信念,奋进的精神,爱情的承诺,高扬的旗帜,绝似熬茶的汤色滋味,从来不曾变淡,也许这正是人人喜爱熬茶的原因所在。在青海地界,喝熬茶长大的女子,往往出落得水水灵灵,像雨后初发的牡丹,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喝熬茶成熟的男人,则个个刚毅勇猛,劲拔俊朗,如一枚麦田的绽颗儿,可充饥肠,可养家小,可作良种。
喝过熬茶的肠胃肝胆,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张嘴吃遍天下,闭口回味无穷。吃得开锅羊肉、草原血肠、豆浆油条,吃得焪洋芋、破布衫、土火鍋,也吃得麻辣烫、麦当劳,更吃得法俄大餐、满汉全席,没有消化不良,没有便秘腹泻。一碗熬茶下肚,寒暑安适,起居有度,百无禁忌。熬茶成就的肚腹非同一般,又不拘一格,以精细的写实和奇妙的邂逅,振奋垂涎到饥肠辘辘,终归于美味饕餮,心满意足。
熬茶只有欣喜,没有差评。熬茶好喝的心理定势,绝非一朝一夕形成,需要时间与效验。当一个人既困又乏,或膻腥过重、肠胃不适,信任熬茶便不会辜负,这种暗示不仅仅是预见,会让主体从客体中搜寻佐证,在现实中找到合理的开脱以及贴心的遇见。而一旦形成生理和精神的双重依赖,便遁入朝思暮想之情、不舍不离之境,从不含糊的熬茶,也会赐予双倍的熨帖。
手捧一碗熬茶,胜似万金良药。厚重的体积感和环境的相关性以及生命意识,每每开启关于养生保健的立体思考,高海拔、冷凉气候、低氧状态下生存道术,更擅长用神奇的茶多酚,酿制勾兑强壮无恙的传奇故事。抗氧化抗衰老的功用被人均预期寿命的社会指标所青睐,而年轻人则更看重收敛毛孔、防皮肤老化、阻抗紫外线辐射等青春元素和驻颜术。在藏獒守护牛羊的牧场,蔬菜的短缺并不意味着维生素的稀少,美好的日子就落实在藏族男女幸福的眉眼上,没有口腔溃疡,没有免疫力低下。茶多酚对促进人体吸收维生素功不可没,熬茶对生命的护佑所折射的价值取向令人刮目相看。
在牧草青青的广袤的原野,炊烟从帐篷的牛粪炉冒出,牧人在熬茶里掺进新鲜牛奶,一股香气翻滚喷涌,弥漫四野,升级版的熬茶被瞬间激活,在夕阳的斜照里,与念念有词手摇转经筒的藏族阿妈的剪影相交融,禅意十足。同坐锦帐,熬茶或奶茶若拌上青稞炒面、曲拉,捏成掌心大的糌粑,送至口齿,香酥甘甜。令人感动的牧人家,把熬茶最务实、最精粹的一面,带到最为高峻和雄浑的世界第三极。
熬茶适宜一个人自品,更适合一群人分享。一个人在茶的空间里踱步,无疑是种超级享受,随心随意,舒适自在,心无挂碍,神驰诗与远方,不做作,不谀上,不媚俗,何其惬意。一伙人一起喝的缘分更值得珍惜,炭旺火红,碗中茶暖,聊聊境况,说说闲话,是相互的陪伴,彼此间温暖,何其快哉。一家人围坐喝茶,道三两句家常,长辈含笑,晚辈嬉戏,儿女添茶,亲亲热热中洋溢着快乐,和和美美间流露着真情,熬茶构建的阖家幸福,是从初心出发的大道之行。
在青海,不拘城镇还是乡村抑或牧区,家庭妇女都是制作熬茶的高手,她们堪称熬茶的职业女性。茶饭二字,青海人耳熟能详,茶居首位,从中可得窥其在居家过日子中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作用。好茶饭是好女人的标配,是贤惠淑良、持家有方的象征,是乡里街坊不肯轻易吐露的褒义词,最能拴系住男人的内心与外行。好女人的熬茶是家庭的奢侈品,茶中有心,心中有茶,把一日三餐揉进茶壶,煮沸岁月,沉淀红尘,烟熏火焙后绽放出成熟的浓郁,便成一家人的最爱。汤色凝而不散,香味逸而不绝,恰到好处的暖,妙到极致的醇,宛如青海女人的姿容颜色,永远令人爱慕怜惜,初见惊目,再见倾心。
熬茶还是青海人思念和守望的纽带,游子在外,远隔千山万水,兀然独坐,乡愁里的往事涌上心头,只能借助于如云的思绪和如风的脚步,将自己送回故乡土坡上的老屋,见到了心仪的邻家阿妹,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熬茶,热泪从心头滴落。游子惯以思念回望的陈旧方式,求得寂寞中的慰藉和间隔中的契合。家乡的守望者,将熬茶一天天熬下去,茶量、水量、盐量、火势以及调味品的多寡,构成的节奏宛如一首乡谣民歌,张口即知其人。熬茶的陶壶很厚实,知冷知热,盛茶的瓷碗很洁净,光亮可鉴,壶中宇宙,碗里日月,抬眼便知谁家。经年累月,那茶纹慢慢爬上了妻子的额头,那柴灰渐渐扑满了母亲的鬓角,让人不胜唏嘘。
在岁月的风霜里,曾经留下的遗憾,曾经遇见的愤懑,曾经伤心的磨难,只消一碗熬茶,便泽润心田,涤荡胸襟,抚平伤痕,让生命重归于圆满。一碗熬茶,即是故乡,即是父母,即是妻儿,缱绻萦绕以至反复叠加,终成一种难以割舍的厚爱,扎植于内心深处。与熬茶结下的一世情缘值得倍加珍惜,希望的明天,努力的方向,还有无怨无悔的爱,交相映照,又结伴前行,却不生懊悔。从熬茶中领悟的事理真谛,最为刻骨铭心,只要一丝忆念,便不放手,只要一息尚存,便在心间。
这世界,变化快捷而杂乱,攻略无数。以奇茗著称的熬茶,从容地自历史的幽深处一路走来,面对现实倔强地展示桀骜不驯的固有形态,未曾有过丝毫改变异化,一股脑地接纳了新时代的诸多变化和挑战,而传统的气息一如既往的地道和实惠,在茶的域界拉扯起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熬茶绝非可有可无,或任意替代,生存的领地必有预备。坚韧不拔地将秉性、格式和情怀进行到底,眺望远方的地平线,在霞色满天的背景下,定格未来。
作者简介:张进京,出版诗集《苦乐行》《未厌集》《诗生活》《玄黄稿》;著有中篇小说《四十正惑》《生活无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