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洁玉
摘要:人物传记是通过典型人物生活、精神等领域,利用文学作品形式进行描述与介绍。随着语文教学新课的不断改革,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逐渐重视对人物传记类课文的教学,但高中教师缺乏对语文教学人物传记类课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导致高中生不能很好地提高语文综合成绩。因此,本文首先简述了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其次分析了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教学现状,最后根据其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文化素养。
关键词:人物传记;课文;教学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知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其教学内容涉及面也非常广泛。高中语文教学中人物传记类课文是非常常见的,其课文对高中生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并从中获得具有价值意义的人生启示,从而在今后成长中获得教育的营养。人物传记类课文作为高中語文中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要不断培养高中生对人物传记的学习兴趣,加强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此奠定人物传记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并在今后语文教学中推广与应用。
人物传记的基本内涵
人物传记主要是以描述人物标志性人格为主体,其主要具备真实性与生动性两个基本特征。其一,人物传记中反映出了鲜活的人物特征,彰显了历史人物个性主体。在人物传记中对人物以及事件描述,其逻辑性强、具有突出事件的鲜明特征并附有真实性,使其良好展现了人物传记的个性特征。人物传记生动形象的描述与介绍,有利于读者有效掌握总体人物与事件。灵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人物传记的灵魂所在。其二,真实性基本特征是指在人物传记中,多数人物都是历史人物、文化名人与各类艺术家,在其中对人物描述与介绍不允许运用夸张、假想等词语,更不允许内容虚构,要具备完整、真实、富有逻辑性的特征。在人物传记中所讲述的历史事件保证是以真人真事表述,虽然,在对人物描述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人物传神的目的,从而添加了一些对人物的艺术加工。但是,这种艺术性加工都完整真实性,以此诠释历史人物性格特征与英雄事迹,确保对读者展示事件的真实性。
人物传记类课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面对人物传记类课文教学,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高中生,并没有意识到对人物传记学习的重要性,大多数高中生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并不喜欢对人物传记的学习。语文教师在人物传记类课文的教学中,其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都还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方式不积极创新,制约了高中生对语文人物传记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不能有效提升。在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教学中,还存在教师缺乏人物传记的相关知识。在教课前,语文教师并没有提前准备丰富的人物传记教学相关资料,并且在课后也没有阅读相关文字资料,同时,因为没有对语文教师实施定期的培训,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人物传记的相关知识,不能传授学生丰富教学资源。针对这种教学情况,会严重阻碍高中语文人物传记教学发展。
人物传记类课文教学策略
加强人物传记在教学中重要性。想要有效提升高中生在语文人物传记教学中的学习成绩,就要加强提升高中生与教师对人物传记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对人物教学的不重视会严重影响语文教学效果下降,对此,教师培养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教师在人物传记教学中对其历史人物描述要生动灵活,才能有效调动高中生的积极性,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利用多媒体对人物传记中的相关历史实践以视频的方式对高中生进行播放,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对此,高中语文人物传记的学习,教师与高中生都要对此引起重视,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强化语文教师的人物传记知识
强化语文教师对人物传记相关知识掌握,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教师提升相关人物传记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如在课前或课后积累相关人物传记理论知识,加强提升教学实践操作能力。高中学校也可以实施让语文教师定期培训的计划,并邀请文学专家在高中学校进行讲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有效提升相关的人物传记知识。以上提升教师人物传记知识掌握的办法,可以有促进语文教学课堂的质量提升,并且能够提高高中生对人物传记概念有效理解。语文教师重视对文学方面知识的积累,就会在人物传记类课文的教学中,生动地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以此有效提升高中生深度掌握人物传记知识概念,实现语文教学中人物传记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语文教材中,人物传记类课文是教学中的新资源,也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教学。人物传记不仅可以培养高中生知识内涵,还可以提升高中生阅读思考能力。因此,现阶段高中学校要加强教师与高中生对人物传记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丰富其相关知识,从而提升高中学生语文文化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冰杰.高中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策略研究之人物传记的教学[J].亚太教育,2016(31).
[2]刘东.高考人物传记类作用题型分析总结[J].学周刊,2016(32).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