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子和刀具》课堂片段与分析

2019-09-10 07:22刘春梅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年1期
关键词:原始人剪子刀具

刘春梅

教学背景

“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是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学习“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的目标要求之一。《剪子和刀具》是湘版小学《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教材这样安排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功能,掌握使用一些常见工具的技能。

通过调查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学习了剪刀的使用,并且自己能够用剪刀做手工。除此之外,他们在今后劳动课的学习中也会继续使用剪刀。由此引发思考,围绕课标和教材要求,《剪子和刀具》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体现科学学科的教学特色呢?

《剪子和刀具》一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剪刀的使用,剪刀这个工具本身是技术要素中的实体要素,本节课的技能要素就是练习剪刀的使用。在幼儿园的阶段,学生已经使用过剪刀(刀刃不锋利或用塑料刀刃来剪纸的剪刀),这就说明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使用剪刀的技能体验,并以此为基础积累了初步的经验。那么本节课教学“剪刀”,教学的关注点是什么呢?通过研读技术的三要素不难发现,教学的关注点应该在工艺要素(实体要素和智能要素的结合),即将剪刀的使用与工艺要素结合。如果是仅仅利用剪刀来裁剪学生感兴趣的物品,就会发现这样的课没有体现科学学科的特色。

怎样体现科学学科的特色?剪刀和刀具不是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经历了发明、发展过程,在发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起了关键的作用。能否将这样的一个认识贯穿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即考虑实体要素(剪刀)和智能要素(学生的知识、经验、技能等)的结合(结合的过程体现着工艺要素生成过程),考虑剪子和刀具的发明、发展史(科技史教育),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教学目标

制作“树叶衣服”,了解剪子、刀具的发明、发展史,认识到剪子和刀具是人们根据生活需要发明、改进的。

认识不同的刀具有不同的用途,知道剪子的结构、特征、作用。

树立安全使用工具的意识。

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抬起手臂,闭上眼睛,想象着你变成了一只鸟。你飞呀飞,飞出了教室,飞过了一条小河,飞过了一片大海,飞到了一片原始森林中,那里住着许多的原始人,我们穿越到了原始社会,请你睁开眼,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到”原始社会,通过后续的体验活动,重演剪子、刀具的发展史。

生:我看到了原始人。

师:图片上原始人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生:他们生活在森林里。

生:他们的头发都比较长。

生:他们穿的比较少,他们穿着兽皮制成的衣服。

师:原始人不但穿兽皮衣服,也穿树叶制成的衣服,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彩纸,我们把它当树叶,请你们模仿原始人给自己制作一件树叶衣服吧。注意把做好的衣服用胶棒粘在原始人的图片上。

生:老师,我们没有剪刀。

师:我们现在模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人,他们当时没有剪刀。怎么办呢?

生:用手撕就可以,不用剪刀也行。

設计意图:让学生扮演原始人,用手撕“树叶”给自己制作衣服,重演原始人给自己制作树叶衣服的过程。

(学生活动:用手撕的方法制作“树叶”衣服,并自愿将自己制作好的树叶衣服粘贴到黑板上。)

师:观察、比较大家用手撕的衣服有什么相同点?

生:衣服的颜色不一样。

生:它们的大小不一样。

生:形状不一样。

师: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树叶衣服。

生:都不齐。

师:哪不齐?

生:边不齐。

生:撕得不齐。

设计意图:观察比较用手撕成的衣服的特点,除了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与后续使用剪刀裁剪的衣服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发现剪刀这一工具的作用。

师:到了冬天,原始人还会穿树叶做的衣服吗?

生:不会。因为冬天太冷了,会冻死的。

生:不会。冬天穿树叶衣服太薄了,风一吹,会吹跑的。

生:不会。因为树叶衣服容易坏,而且穿着它也会冷。

师:原始人会穿什么做成的衣服?

生:动物的皮。

师:动物的皮我们也可以叫作兽皮。

设计意图:将情境创设在寒冷的冬天,目的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发明工具的。

师:老师这有一块羊皮,哪位同学愿意用手来撕一撕?

(学生撕羊皮。)

问:你发现什么?

生:用手撕不动。

师:用手撕不动,那原始人怎么做兽皮衣服呢?不做了,还是想其他的办法?

生:想其他办法。

师:这是他们想到的一个好办法(用幻灯片展示石刀、石斧的图片),用石头制作了石刀、石斧等刀具,用这些石头刀具撕开兽皮。它们为什么能够撕开兽皮?

设计意图:石头刀具为什么能够撕开兽皮?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将关注点聚焦到这样的思考中来,即:发明的刀具必须能够解决面临的问题——解决用手撕不开的问题。学生还能进一步感知发明、制作的意义:解决问题,满足需要。

生:因为石刀和石斧锋利。

师:人们在使用石刀、石斧等刀具的过程中发现特别硬、特别厚的东西还是切不动,有些东西在用石刀、石斧切的时候还特别不方便。面对这些问题,他们又对各种刀具进行了改进,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这些刀具:刻刀、面包刀、转笔刀、菜刀。

人们还发现石刀、石斧不锋利,切较大的物体时也不方便,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既锋利,使用起来又比较安全、方便的工具,用来剪布料、纸张、塑料、头发、树枝等,你们猜是什么工具?

生:剪刀。

师:这些剪刀(剪布料、纸张、塑料、头发、树枝的剪刀)有什么共同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无论剪刀怎么发展、改进,它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师:现在我们用剪刀再次给原始人制作一套“树叶”(用彩纸代替)衣服,并将做好的衣服粘贴在画有原始人的图片上。

(学生用剪刀裁剪衣服,并自愿贴到黑板上。)

师:比较用手撕的衣服和用剪刀裁剪的衣服,你有什么发现?

生:用剪刀裁剪的衣服边是直的,用手撕的衣服边不是直的。

生:用手撕的衣服的形状不容易看出来,用剪刀裁剪的衣服的形状能够看出来。

生:用剪刀裁剪的衣服比较漂亮。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因为看起来特别的整齐。

师:用剪刀裁剪出的衣服整齐、漂亮,看来剪刀帮了我们大忙,如果你看到发明剪刀的人,你会说什么?

生:我会对他说“你真牛!”

生:我会对他说“你真聪明!”

生:我会对他说“谢谢你,让我穿上了更漂亮的衣服!”

设计意图:剪子和刀具是人们根据生活需要发明制作的。这样的认识不是以讲述的方式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到。

教学反思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正因如此,我们常常认为科技史需要“讲”出来,因为它时间跨度大,内容涵盖广。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科技史也可以“做”出来。受学生认知特点的限制,在课堂上有时不可能将所要展现的某个领域或内容的科技史完整、详细地全部“做”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技史资料,研读教材、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三者有机结合,选取适当的科技史资料为课堂所用,让学生亲自在“做”中体验、感受科技史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中心小学(101211)

猜你喜欢
原始人剪子刀具
数控刀具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开发研究
疯狂原始人
100次发射(外一首)
硅胶刀具清洁器
奇妙的圆
秀逗原始人
第四章 原始人的发明
石头·剪子·布
秀逗原始人②整队
石头剪子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