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晶
这次口语交际活动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产生的言语交际,主题是“打电话”,教师精心创设多个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让学生整节课都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中真真正正地操作,实实在在地交流,真真切切地体验,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案例描述】
镜头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课堂开始,老师颇有情趣地逗乐道:“今天有一位新朋友也来到我们的课堂,很高兴地参加我们的活动,你们猜猜他是谁?”把学生直接带进口语交际的主题---“学打电话”中;接着老实说谜面:丁零零,丁零零,没鼻子,没眼睛,一耳带一嘴,边说又边听。这是什么啊?”全班学生很快就猜对了(电话)老师适时表扬:把掌声送给自己------全体学生鼓掌“棒---棒---棒,我最棒!”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又说: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们玩玩这个打电话的游戏。(玩游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板书课题:口语交际《打电话》(學生齐读课题)然后通过一组生活实照(打电话)的情景,帮助学生理清打电话的步骤:老师提问,学生边观察情景边说,打电话,先(拨号);然后(问声好,把名报);接着(说事情,要简要);最后(说再见,有礼貌)。老师的发问,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宽松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七嘴八舌地抢着发言。老师相机板书,学生齐读。
打电话,先拨号;
问声好,把名报;
说事情,要简要;
说再见,有礼貌。
镜头二:模拟表演《打电话》
分组练习打电话,教师巡堂指导;小组代表上台模拟表演,台下代表评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小军:我想打电话约小明一起去踢球。我会这样说:----
小红:我想打电话向老师请假,我可以这样说:----
小兰: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可是爸爸不在家,我会这样说:----
邀请电话:
生1:喂,你好!请问你是小明吗?我是小军。
生2:你好!我是小明。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生1:今天下午你有空吗?我想约你一起去踢球,好吗?
生2:好的。
生1:谢谢,再见!
生2:不用谢,再见!
请假电话:
小红:喂,您好!请问您是李老师吗?
老师:喂,你好!我是李老师。请问你是……?
小红:我是小红,今天我感冒发烧了,需要请一天假,请您批准。
老师:好的。你叫妈妈带你去看医生,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再回学校上课,好吗?
小红:好的,谢谢老师的关心,再见!
老师:不用谢,再见!
找人电话:
小兰:喂,您好!我是小兰,请问您找谁?
叔叔:喂,你好!我找你爸爸。
小兰:爸爸不在家,等他回来,我再转告他,让他打给您,好吗?
叔叔:好的,谢谢,再见!
小兰:不客气,再见!
交际目的:让学生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说、说中知、知中悟、悟中获,情景交融,通过先分组练习打电话,然后小组代表上台模拟表演,台下的同学不约而同地举起小手,踊踊跃跃地发言点评,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镜头三:学乐交融,熟记特殊电话
师: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是有些电话不能随便乱打。比如: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相机播放多媒体录像)它们都有固定电话,你们知道吗?
学生很踊跃地对号:病人急救-------120
火灾险情-------119
交通事故-------110
全班齐读:(有节凑地拍手)求救电话儿歌
小朋友,要知道,
熟记号码很重要。
110,报警用,
专抓坏蛋一拨通。
119,是火警,
发生火灾记心中。
120,需急救,
伤残病重它来用。
122,除障碍,
维护秩序需它上。
这些号码要记清,
救人救己都能用。
学生通过读读记记110、119、120、122等求救电话儿歌,让他们在生活实际中碰到这样的困难时学会自救或互救。
镜头四:实践检验,学以致用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生:今天我们学会了“打电话”
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是否真的学会了打电话,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需要向老师(我)请假,你会怎样做怎样说?(学生思考片刻)谁来试试?请韦雅雪同学上来打个电话向老师请假,行不?(韦雅雪同学是我们班平时最不爱说话,腼腆,害羞的小女孩)老师看见她高高地举起小手,鼓励她大胆地上台表演:
韦雅雪:(拨号)喂,您好!请问您是禤老师吗?我是韦雅雪。
老师:(接电话)喂,你好!我是禤老师。请问有什么事吗?
韦雅雪:今天我肚子疼,需要请一天假,请您批准。
老师:叫妈妈带你去看医生,养好病再来学校上课,好吗?
韦雅雪:好的,谢谢老师的关心。再见!
老师:不客气,再见!
接着,老师和蔼可亲地说:“我们班有谁的爸爸或妈妈常年去外地打工的?请举手”。大部分同学都高高地举起小手。
老师又亲切地说:“你们想不想爸爸、妈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现在老师给个机会你们,用今天学到打电话的知识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告诉爸爸或妈妈有关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行吗?”“行”。多么响亮而肯定的回答,说明这些留守儿童多么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多么迫切向自己的爸爸妈妈倾诉啊!他们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这是多么真实的写照啊!把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由此可见,连平时不爱说话的、结结巴巴的孩子通过有效的课堂实践,都能够顺顺畅畅地、非常有条理地、很有礼貌地表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