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张帆 魏民
摘要:目前,中国观鸟旅游者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对其相关的设施研究却几乎是空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兴建观鸟设施,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些观鸟设施是否修建合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则不得为知。针对这些情况,文章通过分析观鸟设施的功能和种类,提出一整套基于动物适宜性和满足人类使用需求的观鸟设施设计,以期能为主管部门、经营者和当地社区提供足够的相关理论支持,同时也能为观鸟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动物适宜性,观鸟设施,设计
DOI: 10.3969/j.issn.1672-4925.2019.01.002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术语.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文化和白然历史知识,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收益。生态旅游是一种在自然区域负责任的旅游方式,它是可持续的、低影响的、低投入的、当地人自己经营的旅游模式,同时也能使社会、环境的影响最小化[1]。
观鸟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早在英国和北欧国家兴起,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正如塞克斯哥路( Sekercioslu)所说:“观鸟旅游是生态旅游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旅游者对目的地环境影响的副作用小,但是却能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2]。
目前中国观鸟旅游者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对其相关的设施研究却几乎是空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兴建观鸟设施,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些观鸟设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得而知。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希望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提出一整套基于动物适宜性的观鸟设施设计,能为主管部门、经营者和当地社区提供足够的相关的理论支持,同时也能为旅游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1观鸟设施的功能和种类
观鸟设施是提供给公众那些可接近自然、欣赏自然,并可以进行物种识别、科普教育,又不会打扰野生动物正常生活设施的总称。设施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多功能性,即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设施是否还能够兼当其他用途。例如,在观鸟淡季,一些观鸟设施也可以用来开展休闲垂钓从而减少设施的闲置,增加地方经济收入。其次,面对夏季水位上涨所带来的变化,建筑和道路设施应具有可调节性。最后,设施所用材料应具备很强的耐用性和适应性,并且易于维护,使其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3-4]。
观鸟设施根据其在观鸟活动中的性质和位置可分为直接性观鸟设施和辅助性观鸟设施两大类,并根据具体的使用功能形成不同的形式[5]。
1.1直接性观鸟设施
直接性观鸟设施是指那些位置处在保护区内部,距离所观察的动物较近,并能直接观察目标的相关设施。其中包括移动式观察棚、固定式观察棚和观鸟塔等。
1)移动式观察棚。移动式观察棚是一个借助动力,不产生噪声,自身有一定隐蔽性,并可根据所观察动物的位置做出调整,以便于人们隐藏和观察动物的设施。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水上白走式、水中牵引式、陆地白走式等。
2)固定式观察棚。固定式观察棚是一个处于野生鸟类频繁活动区域附近,人们可以隐藏其中,并近距离观察动物的固定建筑设施,其层数以单层为主,通常不超过双层。
3)观鸟塔。由于从高处俯瞰动物,不仅不需要苛刻的隐蔽性要求,还会有增大视域的效果,并减少靠近动物所带来的风险因素,所以建立一种多层的观察设施,可以为游人就近提供从高处观察的机会。
4)游道(浮道和栈道)与观鸟平台。由于保护区内部场地条件会随季节发生变化,所以这些道路可能是以栈道或浮道的形式出现。顺着道路,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设置一些观鸟的平台,为步行的游人提供驻足观鸟的机会。
1.2辅助性观鸟设施
辅助性观鸟设施是指那些提供与观鸟活动相关的辅助性服务设施。例如,保护区内的游道(浮道、栈道)、情报交流中心、餐饮住宿、宣教中心、观鸟园和保育救助中心等。其中情报交流中心是一个为游人提供观鸟信息情报的设施,可以通过远程遥控监摄和大屏幕为游人提供相关的视频和视听器材:也可安排少量客房,满足培训課程的参加者和访客使用。
2基于鸟类适宜性的设计要求
基于鸟类适宜性的设施设计应在选址、距离、速度、材质、外形、体量、数量、色彩等方面符合该地动物的适宜性要求。在进行设施建设之前,要开展观鸟地区的植被调查、调查鸟类的食物网关系,统计鸟类数量和种类,了解鸟类的活动规律等[6]。在调研的基础上,设施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生物适宜性特征,避免对环境和鸟类生存的不良干扰,只有这样的设计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才符合发展生态旅游的宗旨。
1)移动式观察棚。移动式观察棚可以有效控制移动速度和观察距离,从而减少对鸟类的干扰,一般和鸟类需保持50~ 60 m的距离。移动式观察棚最好借助生物的或自然的动力为载体(如:牛车、非机动性舟船),避免产生噪音将鸟类惊走。材质采用金属或木材,外观用色参考以仿自然木质的颜色。单位体量应该控制在2 mx2 mx2 m以内(图1.图2)。
2)固定式观察棚。固定式观察棚位置固定,一般离观察的动物最小距离为20~ 30 m.不容许出现在产卵哺育区域附近。材质应采用半圆木为主,使用轻型可组装的预制房屋,不宜过高,外部可通过带有隐蔽性的游道相连。外观用色参考以仿自然木质的颜色,并加以自然伪装。单位体量可设计为10 mx4 mx2.3 m(图3)。
3)游道与观鸟平台。游道和平台是观鸟活动使用最多的地方,设置游道和观鸟平台时应注意保持观鸟距离,没有遮蔽的游道保持和所观察的动物最小距离为100~ 200 m.个别警戒性较高的鸟类,如丹顶鹤,应保持300 m以上。有遮蔽设计的游道可以观察的动物最小距离为20~ 30 m。可采用环境友好材料进行铺装,如泥结碎石路面,湿地区域应当架设浮道[7]。
4)观鸟塔。观鸟塔选址应布置在保护区边缘地势较高的区域,如果有伪装遮蔽可设置在相对较近的地方,另外对相连的道路也应作出遮蔽设计。观鸟塔材质可以采用木质或水泥,外观用色上一般采用较暗的色系或浅色系,力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观鸟塔开窗要细小,避免干扰鸟类[8](图4)。
5)其他设施。在观鸟设施的营建中,还有其他辅助性设施,如,指示牌、宣传栏、住宿餐饮建筑、停车场等等。在色彩、材质方面都应尽量体现原生态,例如生态停车场可将大乔木间植于停车位之间,地面的做法可以采用青石板间种绿色草皮以此形成生态车位。
3人类使用的设计要求
毕竟设施最终是人来使用的,所以在布置时也应该考虑人的基本使用需求,如可达性、功能性、安全性、隐蔽性、经济性、基本舒适度等[9]。具体设计要求有以下9方面内容。
1)移动式观察棚室内的板凳、桌子和窗户距离需适中,应提供过夜设施。内部设有鸟类识别图片,并放置不同主题海报介绍保护区知识。
2)固定式观察棚同移动式观察棚设施类似,要重点注意屋顶防水处理,注意防腐、防鸟、防虫,朝向要注意避免阳光眩目。
3)游道与观鸟平台设计满足每组人数在10人以内的行走与驻足观赏。比较适宜的宽度为单向行走60~90 cm.双向为1.2~1.5 m。材料可考虑就地取材或对某些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4)观鸟塔建议修建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塔的单位容纳人数应控制在5~10人较为适宜。
5)教育展示基地的展厅和放映厅设置应靠近基地入口,远离鸟类主要栖息地,方便观鸟爱好者在进入基地之前就得到有效的知识科普和环保教育。放映厅播放与湿地相关电影材料或实时远程鸟类监摄[10]。
6)生态停车场位置应选在教育展示设施的附近。停车场可以利用植草砖铺设地表,将大乔木间植于停车位之间,周边栽种地方野生植物,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停车空间。
7)水禽饲养池养一些本地收缴非法捕获的水禽,不仅为这些动物提供救助,也对推行常规和非常规教育具有重要价值[11]。
8)湿地样方是用于观察植物群落数量而设置的地块,目的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方式,在为游人提供良好景观的同时,向其展示湿地如何净化水体的知识[12]。
9)指示牌数量要合适,其上面的文字要有合理的比例,同时具备易读性,尤其是警戒和指示性的指示牌[13]。
4观鸟设施材料的选择
1)建筑设施。建筑体的主要材料为涂上沥青并有保护涂层的木材,不但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容易兴建。木料经过处理后会变得十分耐用,可防腐和虫蛀。另外,选材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和实用性,亦可使用其他成本相宜的物料[14]。
2)路面材质。整个景区应当保留一种原生态的效果,这些道路选材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和实用性,如使用水泥路、地砖、石板路和木材等。水泥路的成本高,但较耐用,无需经常维修,风华后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石板路的成本相对水泥路便宜,并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地砖的成本比水泥路高,除具有水泥路的优点外,更容易与环境协调。木材相对于别的材料来说,对动物的干扰较少。如果能找到废旧的铁路枕木进行再利用是较为经济合理的道路材料。
3)屏障。由于考虑到很多地区都会存在平坦开阔区域,所以屏障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根据屏障的取材分为人工屏障和天然屏障。树木、灌木丛、草丛和凸出的高地都是十分有效的天然屏障。人工屏障可根据选材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3类:一是利用天然材料制作的人工屏障,其优点是可以与自然环境揉合,制作完成经久耐用,首选材料是当地生长的芦苇:二是以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屏障,经过特殊处理后能抵抗虫、高盐和湿度等问题,涂伪装色之后能与四周环境融合;最后一种是档土墙,虽然成本较高,但优点是可以与观鸟建筑结合建设,寿命较长(图5)。
5结论与设施营建建议
以鸟类为对象的休闲旅游活动是合理利用鸟类资源的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基于鸟类生存需求而非单纯基于人类观鸟乐趣的观鸟设施的营建有助于针对性、合理化地弥补国内湿地或森林观鸟活动中观鸟设施设计不合理这一短板。为了有效保护好鸟类的生境,应以最少的干扰获得最大的利益,从而使观鸟休闲活动切实成为非消耗性的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方式是今后的研究重点[14]。
为预防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影响,自然保护区需要进行长期的生态监管,以检测鸟类正常生活是否受到这些设施的干扰:1)依据动物的适宜性,制定合理的监管标准,并严格执行;2)监管结果如果显示对保护区构成严重影响,应当采取生境管理措施,阻止情况的恶化,保证动物的良好生境;3)制定详细可行的时间工作计划,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4)设施的管理、评估与维护工作所需的资金来源可从有益于保护区的系列项目活动的收益中获得。
参考文献
[1]赵金凌,成升魁,HARKNESS J,等.国内外观鸟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6(12):85-90.
[2] CACAN H.S.lmpacts of birdwatching on human and avian com-munities[J].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2002, 29(3):282-289.
[3]艾伯特·H·古德.国家公园游憩设计[M]吴承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4]周海涛鸟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6(3):117.
[5]王珂城市湿地公园园林小品设计浅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135-136.
[6]李丽平,王德良,钟福生,等环境因子对湿地鸟类多样性的影响分析[J].四川动物,2007,26(3):588-591
[7]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以生态观鸟旅游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8]梅玫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区鸟类群落调查分析与观鸟旅游管理[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9]刘洋,陈燕,曹文婷.热带湿地公园游憩者行为偏好研究:以广东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7(1):46-50.
[10]王红英,刘俊昌,刘细芹美国生态观鸟旅游对中国观鸟旅游发展的启示[J].林业经济问题,2008,28(2):152-155.
[11]朱敬恩菲律宾观鸟[J].旅游,2017(8):53-59.
[12]张曼胤,崔丽娟,李伟,等.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292-296.
[13]张鹏莉,湿地公园科普宣教探索实践:以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7,13(4):21-23.
[14]周雯,陈拓舟,饶显龙,等.基于引鸟和护鸟的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营造[J].中国城市林业,2018,16(1):25-29.
收稿日期:2018-03-18
*基金项目: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资助
第一作者:高敏(1993 -),女,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E-mail. 13121923800@ 163.com
通信作者:魏民(1970-),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风景园林规划。E-mail: weimin@ bj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