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陵墓雕塑的研究

2019-09-10 00:09周喆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0期

周喆

摘 要:当代环境下我们如何看待陵墓雕塑中的“灵魂”。提到中国古代雕塑,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以佛教造像为主的宗教雕塑和作为陵墓建造组成部分的陵墓雕塑这两大类。中国古代的天才雕塑工匠們,将一部分心血倾洒在佛国仙境的营造中,将一部分艺术灵光倾注到现实与来生、生者与死者的载体媒介之中。这些雕塑的核心就是相信灵魂不死。作为古代人们的精神支柱,寻求往生的观念催使了工匠们在石块与泥土的雕琢与塑造中,倾注了他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人生理想和世俗的审美情怀。

关键词:陵墓雕塑;精神;灵魂;寄托;不灭

在中国从汉代到明清,除了遍布大江南北的佛道造像,更多的是依附各种墓葬建筑的墓葬雕塑。这与西方作为城市建筑有机组成部分的纪念性雕塑的制作目的和文化功能完全不同。中西方雕塑类型及文化功能上的巨大差异,反射出中西方文华观念和对人生的态度方面的巨大差异。

生与死是个永恒的话题,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使人们幻想在另一个时空中还存在着一个“彼岸世界”。人们相信除可视的肉体之外,还有超越肉体的

“灵魂”。这种“灵魂不死”的观念,构成了墓葬雕塑及整个墓葬建筑的文化心理基础,导致了墓葬建筑和雕塑的产生,并成为墓葬建筑和雕塑表达的主题。既然陵墓为死者灵魂的栖息处,所以在建造陵墓时不得不考虑灵魂活动的需求。他们仿照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在地下营造出如同现实般生活的世界。大到王侯墓中的军队、战马,小到日常百姓中的牲畜、食物,因有尽有。

汉代人认为黄泉世界与阳间世界有着同样的社会结构和同样的思想意识,这就使汉代人在死者入葬时不能不考虑周到。不僅陪葬的物品要丰富,墓室也要仿照阳间的阳宅来建造,生活环境和人生需求也要根据死者生前所据有或追求来安排。但人的欲望无限而墓室的空间有限,于是代替实物的艺术表现就成了汉墓最常使用的手段,雕塑即为其一。人生苦短而仙人长乐,故汉墓雕塑中对升仙要求的表现就更强烈。

中国现存的雕塑品种中,要数陵墓雕塑的雕塑性最强。其中地面雕塑中的石阙、石兽,地下雕塑中的俑、画像石、画像砖是中国陵墓雕塑的五种主要形式。中国陵墓雕塑中的地面石刻在秦汉形成制度,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唐代集大成而成定制,唐以后无甚发展;地下雕塑的俑,其发展过程基本与地面石刻相同;而画像砖、画像石其高峰在两汉时期,汉以后即慢慢沉寂下去。

单个地欣赏陵墓雕刻自然会得到许多感受。但要得到组合之美,和谐之美,则只有在这些雕塑回到它们的空间关系中才有可能。没有空间关系的陵墓雕塑,将失去它们很大一部分文化性,艺术魅力也会随之大减。这一点在地面陵墓石刻中尤为突出。将陵墓雕刻这一艺术作用发挥到极致的,是唐陵石刻。汉代的地上陵墓石刻,主要体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的构思,通过水平铺陈的石祠、石兽、石人与向上耸拔的石阙,形成一个节奏变化的组合。唐陵石刻是依陵墓所占地势依次设置。由于唐代多依山建陵,由陵外到陵内的行进趋势就是由下至上,逐渐上升。给王陵石刻设置的构思提供了充分施展陵墓雕刻功能的机会。

秦汉以来,陵寝建筑从墓室到墓表,从冥器雕塑到墓表的仪仗队卫士雕塑和装饰性雕刻,从神道到墓阙的设计,中国人都充分用雕塑来表现“灵魂不死”的观念,构成一幅立体的灵魂升天图。

古人不仅把陵墓看成是辞别今生的魂归之处,还将陵墓视为灵魂奔赴另一个世界的出发地。由于无人能知道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也只能以现实的生活经验去设想死者来世的生活,为他们来构建出如同现在生活的地下世界,这便构成了陵墓雕塑中“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文化心理。

总之,一座帝陵就是一个石刻艺术博物馆,若将一座座帝陵连接起来,简直可以形成一个没有尽头的神道。一切征服的欲望,对权势、财富的占有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风尘而成为过眼云烟,唯有那些带着工匠们智慧和心血的雕像才会永恒。经过悠悠岁月的无情过滤,那些地府冥宫中的冥器雕刻和神道石刻,它们原本所负载的宗教的、政治的以及伦理的功能色彩早已蜕化,它们展现在现代人们眼前的,或者说令现代人为之心动的,更多是它们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综上所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多少灿烂的精华都被湮没,留下的只有那厚厚的淤土,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剥开它的外衣,来窥探我们的过去。每当那些陵墓雕塑突然矗立我们面前时,我都会有些彷徨,也有着莫名的感动,它们承载着太多历史信息,经历着千百年的沧桑岁月,从中会体会到帝国的兴衰荣辱、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会到一种执着的信仰。它们是活着的过去,是永恒不灭的人类梦想。

参考文献

[1]刘桂珍. 浅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6):265-266.

[2]范坤,郭选昌. 谈古代陵墓建筑与陵墓雕塑[J]. 当代艺术(2期):134-135.

[3]张耀[1].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与陵墓雕刻探究[J]. 雕塑, 2005(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