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天气,随着水温下降,对虾体内酶活性降低、消化吸收率较差,摄食量减少。当温度低于18℃时,对虾消耗体内能量出现负生长,影响对虾脱壳时间,还会导致应激性脱壳。此外,冷空气经过前后部分对虾还会出现病害。冬季养殖对虾该注意什么?
稳水补钙:冬季虾不好养,加上天气变化不定,因此,这个时期的水质管理以稳水为主,结合换水操作,加强补充对虾微量元素,尤其是钙质,对虾才能有坚硬的外壳抵御冷冻天气和水质变化的影响。钙是对虾硬壳的关键性物质,是促进对虾快速硬壳,增强生命活动,增强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的重要微量元素。养殖户需定期检测虾塘水体中钙、镁、钾等微量元素含量,针对水体不稳的虾塘,可用安进巨能钙进行全塘泼洒补充,既可提高对虾每日生长欠缺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钙质),还可以稳定水体pH值。
控水稳藻:冬季养殖对虾若采用大棚,常常是全封闭养殖,棚内外水温差异大,一般不宜换水,换水容易引起对虾应激反应,可适当提高水位保持水體稳定,减少应激。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水位越高,水容量越大,浮游生物就越多,供给饵料生物就越多,产生的氧气就越多,水质就越优良,抗应激的能力就越强,更容易避免由于水体应激而导致发病的可能性。放苗前要做好培藻工作,肥水既是为了培育良好的藻相,藻类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水体中70%左右的氧是由藻类提供的),还可以吸收水中有害物质,净化水体,是虾苗喜食的天然饵料。
疾病预防:大棚养殖细菌性的病不是太多,主要流行的是病毒性的疾病。注意预防红体和白斑,而这些病毒性的传染病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药物能够治疗。注意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病虾、死虾,创造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为避免疾病滋生可适当开增氧机,一般在每天晚上,特别是凌晨4~7时池塘容易缺氧时开启。对虾养殖中后期,碰到阴雨天应及时开机,中午,阳光充足,光合作用较强,一般不容易缺氧。中午开机的目的,主要是搅动水体,使上下层水体产生对流,保持水体平衡。
饵料管理:注意投饵量的控制,切不可急于加量,摄食情况好的条件下也不能天天加,同一量可维持2~3天后再增加,这样既可避免对虾暴食,也有效地避免了饵料过多的浪费,以免造成饵料系数偏高,加重养殖成本。养殖过程中,可适量添加一些高营养品,增强虾体的抗病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早晚可多投,中午少投,少量多投,以每日3~4次为好;初一、十五蜕壳时少投,蜕壳后多投,每隔7~10天可选择1~2餐不用投料;大风或气压低,闷热时少投,天气好溶解氧足时多投,用药期间少投。(据中国农业推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