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 奋力推动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2019-09-10 07:22鲍国明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内审质量

[编者按] 2018年12月21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北京召开审计报告质量提升等年度重点工作总结交流大会,总结 2018 年度协会开展的“审计报告质量提升”优秀成果展示活动、与审计署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联合举办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知识竞赛以及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等三项重点工作,表彰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促进成果共享。会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鲍国明发表题为“把握新机遇 展现新作为 奋力推动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讲话。本刊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即将过去的2018年,在新中国内部审计发展史上注定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组建成立了中央审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的新要求;这一年,审计署修订出台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规定,新成立了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召开了全国内部审计工作座谈会。可以说,这一年,内部审计得到了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机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这一年里,也得到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民政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殷切关怀和悉心指导,得到了广大会员、内审同仁和各届朋友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使我们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此,我首先代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总结交流大会,正是为收获2018年度协会开展的“审计报告质量提升”优秀成果展示活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知识竞赛以及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等三项重点工作结出的累累硕果,表彰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促进成果共享,引领内部审计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奋力推动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新的矛盾,需要提高社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十九大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也曾在2017年发布《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建设质量强国。因此,如何推动内部审计履行好新时代的职责使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实现我国内部审计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的工作主轴。

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审计报告质量直接关系着审计作用的发挥和内审机构形象的树立,促进审计报告质量提升是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所以我们将2018年的年度主题活动确定为“审计报告质量提升”优秀成果展示活动(以下简称“审计报告质量提升活动”)。活动不是简单地评选出优秀审计报告,而是要总结提炼出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发挥审计报告作用的优秀经验成果。这次活动得到了中内协各分会、各地方内部审计(师)协会和广大会员单位、内审机构的积极响应,各单位认真总结,立足实务,严格筛选,积极向协会推荐、选送了154篇审计报告及相关经验材料。在此基础上,协会组织专家进行了认真评审打分和综合评议,根据评选结果,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撰写的《某国码头股东方联合内部审计报告》等75篇审计报告及相关质量提升经验材料被评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8年“审计报告质量提升优秀成果”。

为了推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审计署11号令)的贯彻落实,今年11月,我们与刚刚成立不久的审计署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联合推出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知识竞赛”活动,这一活动受到广泛欢迎,各中央单位、各级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纷纷动员起来,组织了10万余人参赛;加上个人参赛人数,参赛总人数近20万人,创协会活动参加人数的历史之最。我们综合考虑各地各单位组织参赛的人数及占审计人员数量的比例、满分人数比例等因素,评出36个获得组织奖的单位,并从13万余名获得满分的参赛者中随机抽取出500位幸运者获得个人奖。

2018年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活动的主题是“新时代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活动开展情况同样喜人。各地各单位选送到协会来参评的论文达到409篇,也是历年来最多的。我们组织学术委员会委员进行了评审,从中评出一等奖12篇、二等奖53篇、三等奖127篇和提名奖162篇,评定组织工作出色的45家單位获得论文组织奖。

在此,我要向在上述三项协会年度重点活动中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积极组织开展上述活动的单位领导和同志们,以及所有参加上述活动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着重围绕审计报告质量提升活动谈三个方面意见。

一、审计报告质量提升活动成果呈现的特点

各单位选送的审计报告质量提升成果均来源于生动的审计实践,来源于各内审机构成效显著的审计项目,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有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投资审计等传统常规审计项目,也有内控审计、治理审计、境外审计、信息化审计等新业务领域的审计项目,还有针对特定领域和特定目的组织开展的专项审计、审计调查项目等。这些审计报告质量提升成果充分体现近年来内部审计不断提升理念和功能定位,积极拓展工作领域,注重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探索内部审计新的方法手段,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取得的巨大成绩,得到组织领导层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审计报告特色鲜明,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经验和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示范性和推广价值。

(一)科学选取审计项目、周密做好审前准备是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基本前提

1.着眼服务大局,立足风险导向选取审计项目。选好审计项目是保证审计质量、取得审计成效的基础。许多入选优秀成果的审计项目是围绕本单位全局工作、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武钢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立足解决管理层的痛点和关注的焦点,聚焦集团公司业务关键风险点,有针对性地确立审计主题和项目。在关注到集团下属一家拥有14家(分)子公司的综合性建筑施工承包商A公司2012年承建市政45亿元BT工程项目后,出现了融资规模激增、各类经营风险时有发生、财务风险凸显的情况,2016年审计部将A公司资金管理审计列入专项审计计划。该项目最终形成的审计报告披露了7个问题,涉及违规问题资金31.21亿元,并提出堵塞漏洞、防范资金管理风险、提升管理水平的建议,达到了很好的审计效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内审部把作为公司实施“大连接”战略关键举措的家庭宽带业务纳入审计视野,2017年组织开展了家庭宽带业务管理专项审计。审计报告系统分析了网络建设及利用、业务办理与用户质量、市场营销与服务支撑等主要业务环节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12个问题,涉及金额1.65亿元,提出管理建议12个,得到公司领导和管理层重视,取得了满意的审计效果。

2.充分开展审前调查,科学编制审计方案。入选项目大多能够通过深入、充分的审前调查,确定审计目标、审计重点,评估审计风险,制定科学周密的项目审计方案,不打无准备之仗。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在对大桥局一公司某工程项目审计时,扎实开展审前调查,在进驻项目前,审计组对工程管理部、财务部、工程经济部等部门及一公司进行了走访与函调,获取经营信息,并从财务、成本、物资等信息系统中生成管理数据,根据调查情况确定该项审计的目标为核实盈亏、分析成因,并提出项目扭亏解困的有效措施。将审计重点定位在投标决策、劳务分包、安全质量、物资管理四个方面。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开展餐食机供品风险审计前,将审前调研与业务培训有机结合,搜集业内案例及学术成果等,带着问题及风险点去现场,提高了审计方案的指向性和对现场工作的指导性。

3.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加强审前人员培训。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审监部开展A公司经济效益审计时,公司党委专门成立A公司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牵头管理,审监部部长统筹协调,科室主管具体实施,充分考虑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经验能力等因素,科学合理配置审计力量,采取以干代训方式,增添新鲜血液,补充活力,有效整合了审计力量,提升了项目质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还探索了内外结合、双向培训的新模式,组织针对被审计单位运营特点、管理特色的专题培训,邀请被审计单位计划发展部、生产设备部、管理中心等负责人开展培训,使内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消除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误解,使审计发现问题更加全面、客观、到位,从而有效提升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二)明确审计质量标准、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关键举措

1.建立审计文书范本和质量标准。一些单位通过统一审计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为内部审计人员明确了行为遵循,为质量控制明确了标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加强内部审计标准控制体系建设,建立了覆盖公司全业务全流程的内部审计行为规范标准和技术标准;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结合电网企业自身业务特点,编写出版了《电网企业内部审计标准化实务》《电网企业工程审计标准化实务》两本审计专业书籍,构建了一套完整、统一的标准化管控体系。

2.建立审计质量全面控制体系。审计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很多单位通过建立覆盖全员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审计报告质量。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了“標准化、全流程、全覆盖”的审计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审计质量控制及评估机制”“质量分析报告机制”“投入产出分析机制”“审计成效照镜子机制”“现场质量辅导与观摩机制”“审计质量外部评估机制”等6大机制,定期下发质量评估报告、照镜子分析报告、缺陷复评结果、优秀审计案例推荐等,全面强化审计质量控制。

3.强化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抓住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突破重点和难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单位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做法。如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开展“信息科技专项审计”时,加强审计现场实施环节的管理,落实督导、分级复核等质量控制措施,每天召开项目例会,重点关注普遍性、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并实施现场质量控制和复核。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在开展投行业务全流程审计时,抓住审计报告编审环节,实施由主审人起草,审计组初审、质量监督员复核、报告审查委员会审议、总经理审核、分管行长审批的五级审计报告审查流程。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严把审计报告审核关,审计报告初稿形成的三日内,由审计部长组织召开部门审计报告审理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一日一记,三日一会,七日一新”的现场质量控制模式,要求各审计组成员每日编写审计日志;每三天运用审计综合信息系统,采取视频会议、远程汇报等方式召开一次小组会议,及时纠偏;每周上报一次审计最新动态,及时向上级沟通汇报。

4.建立审计质量后评估制度。一些单位探索建立内部审计质量后评估机制,对审计报告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质量考核。浙江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宁波办事处积极探索以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绩效考核为主的自评估模式,通过完善内审质量考核细则、细化审计质量扣罚标准、补充员工绩效合约等形式,初步建立内审质量评估标准体系。中国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昆明分局要求审计组在现场审计结束、反馈沟通完成后一周内,即开展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主要从审计发现的客观公正性、审计方法的恰当性、审计发现价值和风险程度,以及审计建议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等方面进行定量打分评价,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履职能力,为后续审计质量提升夯实基础。

(三)做到报告形式规范、确保内容真实客观是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核心要求

1.审计报告要素完整、格式规范。入选优秀成果的审计报告大多符合内部审计准则对审计报告内容和格式的基本规范要求,一些单位还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了准则的要求。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针对企业集团不同审计类型,编写了涵盖经济责任审计、工程结算审计等在内的五类审计报告模板,规范审计报告框架和内容表述格式。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将审计报告质量提升融入审计系统模块建设中,从工作底稿开始就强调编制的规范性,并通过审计系统对审计文档的规范性进行实时校验。中广核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对审计报告措辞提出明确要求,要求避免不准确、宽泛的用词,避免修饰性及带感情色彩、贬损或夸张的用词,并建立了自查、复核等控制环节。

2.审计发现问题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定性准确。一是在查深查透的基础上把问题表述清楚。浙江省瑞安市教育局在组织开展的某中学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事实表述准确,能够客观反映违规事项的时间、责任主体、违规情节、金额、后果和截至审计时点的状况等必备要素,全面回答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和“怎么办”的问题。二是力求审计定性依据合法、明确和适当。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要求审计依据要“内外结合”,既包括国家法规,又涵盖行业规定。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还采取了“多层次”引用审计依据的办法,除了包括国家法律法规、企业通用制度以及预算、计划、合同要求外,还增设了省市公司细则办法,增强审计依据的针对性、专属性。三是统一审计定性标准。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南》风险点归类方法抽象为问题定性标准。

3.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客观公正。一是加强与被审计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增强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如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对于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多方求证,相互印证,分别走访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听取各职能部门对企业生产组织管理、财务管控、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专业意见和建议,完善问题的描述和定性,客观、公正、合理地反映相关问题,增强了审计结论的客观性。二是加强数据分析,提高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如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公司审计部在实施投入产出管理专项审计时,围绕“投入产出”各关联业务环节进行数据分析,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寻找问题症结,从管理层、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等多个视角审视和论证业务,按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剖析问题实质,保证了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升了审计报告质量。三是实事求是提出审计意见。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准确对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将疏于职守、明知故犯、有意为之等主观行为造成的问题与体制缺陷、经验不足、无意过失等非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严格区分,提出适当的处理处罚意见。

4.审计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高质量的审计建议是内部审计履行服务职能,为组织创造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审计报告的特色。一是区分问题影响,评估问题风险程度,提升审计建议的针对性。例如,浙江余杭农村商业银行审计部开展管理专项审计时,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引入波达计数法,按严重程度对风险问题实施量化排序,梳理出员工行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高风险领域,区分主次,突出内控点,有效提升了审计建议的针对性。中国联通黑龙江省分公司审计部在审计监控异常项目专项审计报告中,区分问题发生范围和频次,将全部发现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区分为共性和个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二是加强综合分析研究,提升审计建议的高度和层次。通过对审计发现问题的系统梳理,针对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深入挖掘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避免审计建议就事论事,泛泛而论。比如,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把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能体现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全面反映审计情况的同时,突出重点内容,对事关改革和业务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完善体制机制和管理流程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有效提升了审计报告的价值。

(四)推动整改取得实效、扩大成果利用范围是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重要体现

1.完善审计整改机制,形成审计监督合力。一些单位建立了分級负责、协调联动、多措并举、各具特色的审计整改机制。如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某发电总厂原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推动被审计单位形成了边审边改、限期整改、整改后的再整改的“三位一体”整改模式。中国民生投资有限公司建立审计整改责任落实机制、“审计回头看”机制和审计整改表彰机制等,实现了审计监督的管理闭环。

2.审计结果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审计报告得到组织高层领导重视。如招商银行总行行长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专项审计报告上作了200多字的批示,要求牵头部门与信息科技部门联合从信息科技角度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信用内评管理基础性问题,责成存在问题较多的分行吸取教训、加强整改。二是审计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如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的董事长去基层调研前,都会审阅该单位近三年的审计报告,作为全面了解单位经营管理、做出相关决策的切入点和支撑。

3.审计发现问题得到纠正,相关制度得到完善。如核工业二○八大队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提出的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补齐了制度短板;慈溪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审计后,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审计部门的风险提示,开展信贷违规操作和风险全面排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本行信贷风险状况和内部管理操作情况,并结合审计案例组织培训,提升信贷人员的合规风险意识和信贷风险防控能力。

4.审计结果得到有效利用,相关责任得到落实。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扩大审计成果利用率,向公司人资部门、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监察部门通报审计情况,促进监督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避免重复监督。北京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对相关单位经营者进行考核扣罚,确保审计效力落到实处。

5.审计成果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审计部开展的某国码头股东方联合内部审计,帮助董事会全面掌握了码头的经营管理状况,督促、协助管理层完善内控、规范管理,加强市场开拓,降低运营风险、提升营运效率。截至2017年底,码头操作箱量比2016年增加了60%,收入增加了37%,净利润增加了60%,取得了中方投资入股后最好的经营业绩。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审计部开展的对下属地产公司领导离任审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235.75万元,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

(五)提高人员胜任能力、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是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重要保障

1.加强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把职业道德建设引入审前培训,定期举办审计业务大讲堂,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部邀请公司办公室及新闻传媒的同志,就如何捕捉审计报告重点、如何提炼小标题等公文写作要素方面进行授课,提升审计人员写作水平,提升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审计部常态化开展“党建+审计”业务学习,在学党章、学讲话等党务活动中,基于审计视角解读文件,领会精神,制定审计工作措施,切实将党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之中,提高了审计站位。

2.合理配备审计人员,充分利用专家力量。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从各分部抽调有经验的审计专家组成审计报告质量审核专家团队,对审计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和审核,为确保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依靠信息化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中国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上海分局依托工行大数据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靶向制导、精准审计,实现审前-审中-审后的全过程控制,非现场阶段运用分析模型,从海量数据中准确锁定风险数据和可疑行为,为现场审计打下了良好基础。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尝试全程在线审计,围绕电费资金管理全链条开展审查,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保障项目“覆盖全”“挖掘深”“成效实”,全面揭示电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内控风险,为公司出具经营管理的“体检报告”。

4.创新审计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对某油田原总经理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组实行“单点突破、集体会战”的运行模式,重点和难点由骨干定向攻坚,其他人员从旁协助。如查找职工住房款表外账套核算问题线索如大海捞针,先组织业务骨干取得突破口后,审计组立即集中力量,将账外账的发掘任务分配给每个审计人员,按房款结余、隐瞒的利润、虚构往来资金等不同类别,实施纵深推进,将数据核实准,把问题定性准,行动迅捷且审计成果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二、审计报告质量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审计报告优秀成果展示活动中虽然涌现了一批高质量、具有一定示范性的审计报告,但也暴露出审计报告质量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表明遵循内部审计准则还不够到位,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

(一)一些审计报告要素不够完整,格式不够规范

一是有的审计报告标题有瑕疵。有的报告没有明确反映被审计单位名称、主要审计事项等内容,如报告标题为“XX公司审计报告”;二是缺乏收件人、落款、签章、报告日期等基本要素,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没有主送被审计领导干部等;三是有的审计概况表述不全面,缺乏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或审计依据等基本内容,有些审计报告没有明确声明是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实施审计,有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无委托表述;四是有的将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混用,或者审计建议和审计处理处罚之间的区别不够清晰等。

(二)有的审计发现问题定性不够准确,缺乏必要的依据

一是有的审计发现问题缺乏具体定性依据。如某公司开展的信息化专项审计报告所发现的10个问题,均没有具体法规依据。如某单位审计调查报告反映审计发现“存在免费为客户提供包装材料、包装劳务、运输服务、办公仓储场地等服务的情况”“存在支付货运公司国际小包预处理费情况”等问题,没有对问题定性及相关依据的表述。二是有的审计依据多引用内部管理法规。如某公司开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均引用内部文件和规定。三是审计发现问题定性不够客观和恰当。如某境外工程管理审计的报告中使用“用境内营销思维去经营境外项目,中标项目质量缺乏保障”“人员属地化困难重重”等主观化的语言反映发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定性的客观性。

(三)有的审计结论不够全面、客观,存在自相矛盾的评价

有的报告审计结论没有与审计目标、审计发现呼应;有的只描述存在的问题,没有任何正面评价;有的审计结论主观色彩较重,不符合客观性要求;有的审计评价与发现问题不对应或相矛盾。如某公司制造成本及经营管理专项审计中,审计结论称“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率低下”,却没有相应的审计发现问题和事实做支撑。某装备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认为XX领导任期内“三重一大”决策制定和实施情况良好,与审计发现的“三重一大”诸多较为严重的问题相矛盾。

(四)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责任认定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

有的审计报告没有进行责任界定;有的没有逐个问题界定责任,而是对所有问题一起笼统界定为领导责任;有的只是简单地依据领导分工定责,仅把领导直接分管工作中的问题界定为主管责任,其他问题都界定为领导责任。一些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大多与被审计领导的经济责任关联度不高,也是造成难以定责的原因。

(五)有的审计建议过于空泛,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有的报告审计建议没有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或情况提出;有的审计建议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审计建议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分析,没有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如某工业公司原总经理XX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发现的问题包括下属公司通过外包单位套取现金支付费用、购置资产等财务管理方面问题,而提出的审计建议则是:“立足集团战略,发挥整合优势,提升制造水平,提高盈利能力;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经营效率;强化廉洁风险防控,提升纪律规矩意识”,审计建议问题与发现问题呼应不够、针对性不强。

(六)有的审计报告结构不合理,语言不够精炼,重点不够突出

有的报告没有突出重大问题和风险,平铺直叙,缺乏层次感;有的报告语言不够精炼。某银行开展的金融精准扶贫绩效的审计评估报告、某电网的经责审计报告1.2万字、某科技公司财务收支審计报告近2万字。

(七)个别审计报告质量提升的经验总结不到位,审计成效不明显

有的报告质量提升经验总结材料没有反映参评审计报告的主要特点,没有反映单位领导对审计报告的重视程度、审计结果利用情况或审计整改情况等,有的经验材料反映的审计发现问题和审计成果并没有在审计报告中全面反映等。

三、推动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提质增效”,为促进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内部审计也要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质量和效率提升的着眼点就是解决内部审计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利益相关者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这种提升的动力由设机构、配人员、配经费等“要素”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靠内部审计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方法创新、人才队伍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来实现。下面我就新时代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六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组织发展战略的落实

广大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应当深刻理解新时代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将内审工作自觉融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战略安排,将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将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有效落实作为首要职责。内部审计应当加大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重点岗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领域的审计力度。同时,要当好督查组织战略目标落实的“巡视员”和保障组织战略目标落实的“别动队”。内审人员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公正、客观地开展审计工作。

(二)提升内部审计理念,深化内部审计工作内容

内部审计理念的不断提升是推动内部审计实践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内部审计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改革总要求,不断推动内部审计转型升级,逐渐形成了围绕组织战略目标,服务组织运营管理,揭示风险隐患,促进组织健康发展,实现组织价值增值,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内部审计新理念,内部审计工作迅速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绩。我们应当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理念,把握内审工作的原则和规律,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内部审计的新定位、新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着眼组织发展战略全局,围绕组织中心工作,坚持风险导向和问题导向,紧扣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风险,聚焦实现组织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不断拓宽内部审计履行职责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切实履行好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助力组织防风险、强管理、增效益,为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三)完善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和制度,提升内部审计规范化水平

新时代内部审计应当不断推动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和制度完善,激发内部审计的活力;应当完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加强内审机构自身建设,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机构要高度重视审计规范化建设,根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准则,结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推动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要大力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推动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的建设。要继续深入推动审计署11号令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大力宣传推广内部审计准则,深入推动内部审计准则的有效实施,促进依法依规实施审计,防范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

(四)推动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这为内部审计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内部审计要克服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要提供更具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审计建议,就必须向审计技术方法创新要质量、要效率。内审人员要提升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探索多种科技手段与内部审计的有机融合,通过实施非现场审计、联网跟踪审计、实时监控预警等新模式,建立信息化审计管理平台,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工作水平,进一步拓宽审计视野,创新审计思路,提升审计的广度、深度和效率,为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五)高度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提高内部审计成果利用水平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高质量是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和落脚点。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加大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督查力度,不断提升审计整改成效,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深化改革。各单位应当认真整改审计发现问题,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规范整改流程和标准,创新整改和问责机制,注重建立健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长效机制。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加强与内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其他内部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创新审计成果利用方式,提升审计成果利用水平,形成审计成果利用长效机制,使审计成果在促进组织完善治理、防范风险、提高绩效、实现组织目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通过提升审计发现和整改问题质量,为审计机关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创造条件。

(六)加强内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全面提升内审人员能力是实现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要贯彻落实全国内部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坚持打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的要求。优化人才配置和队伍建设,加强职业培训,一方面要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内审人员综合分析、風险识别和运用现代化审计技术方法的能力,发现和揭示问题的能力,报告问题、提出建议和成果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着力提升内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政治责任感、发展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总结交流贯彻落实审计署11号令,推动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加强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找到存在的差距,就是要进一步启发广大内审人员的工作思路,提高审计站位,拓宽审计视野,增强法治意识、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水平。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走过了收获满满的,值得纪念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将继续以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审计署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等单位密切配合,当好审计机关与广大内审人员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协助审计机关履行内部审计指导监督职责的重要力量。让我们携手努力,继续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为推动内部审计所在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创造新价值,谱写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内审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现状研究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财政部发布12项新审计报告准则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我国拟推行新的审计报告模式
睡个好觉
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