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2019-09-10 07:22杨娟肖凤华刘豪睿
电子商务 2019年1期
关键词:障碍因素应用型教学效果

杨娟 肖凤华 刘豪睿

摘要:在对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梳理出主要障碍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因素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研究结果确定了新时期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需要创新改革工作的关键性障碍因素与优先环节,为高质量的提高电子商务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此研究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的障碍因素分析中。

关键词:障碍因素;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效果;地方性应用型高校

引言

近年来,国内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人才供需矛盾凸显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不适应性。2017年在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卖家地域分布中,山东省只占3.6%,产业发展迫在眉睫。跨境电商人才成为争相抢夺的对象,而德州地区人才需求量相对较低,其占比仅为0.96%;而当前山东省内各大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较少,社会培训机构起步也晚于市场需求,人才的培养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进而加剧了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依托地方区域优势,培养更多更好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不断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重点。

1、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作者具有五年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总监的实践经验,目前在德州学院连续3年从事工商管理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专业课老师。制约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多维度的,现对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分析如下:

1.1评价模式单一,缺少动态性:现有的课程考核缺少整体学习过程的评价,且在最终成绩占比明显偏低,显然评价结果不准确。通常采用单一的开卷/闭卷式的理论考核,难以体现真正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评价成绩,从而使学生学习陷入被动。

1.2评价偏理论,轻实践: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生源多半来自农村地区,以德州学院为例,每年工商管理本科与工商专升本学生平均共计约150人左右,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生活和学习中对电商的实际应用不够丰富,对电子商务领域的新模式和理论认知度不高,但是通过本课程教学,部分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帮助家庭开展农村电商活动。

1.3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性要求很强,而现有该课程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电商实践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如电商信息技术章节,设置的教学内容太过陈旧,技术水平偏低,远不能与现实高校学生对计算机技能水平相匹配,缺乏与电商技术真正相适应的内容。

1.4教材内容缺少内部逻辑: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具有综合性、动态发展性等特点。课程知识随着实践应用发展被逐渐变革和创新,而且知识涵盖范围广,包含工商管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互聯网营销等各专业知识。

1.5电子商务课程引导作用欠缺:电子商务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入门引导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运营理论和人才需求定位。目前对电子商务类人才需求分为三大类:一是从事电子商务系统整体运营的偏管理人才;二是从事电商平台下商品管理、物流配送、互联网营销的偏商务人才;三是从事电商系统开发、网站建设和维护的偏技术人员。

1.6学生学习特征:地方性高校学生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及专升本,升学成绩不是特别优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略差,同时自我期望值较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全面覆盖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

1.7就业形势严峻:地方性应用型高校毕业生除了少数毕业生通过考取公务员、教师资格证和考研成功的学生,大多数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创业平台创业门槛低,前期资金投资少,筹备周期短,见效快,与电商行业相关的创业成为了一部分经管类毕业生直接或间接的选择。

1.8教学师资队伍知识储备不足:首先,目前地方性应用型高校中从事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没有真实的实践经验,最多通过与其电商培训企业展开双向合作,通过假期开展短期的电子商务运营理论知识的培训,严重缺乏长期的实践经验。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老师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缺少与优秀电商企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即便在课堂中采用了一些经典案例,但缺少对案例发生时真实情况的情境了解。为辨识制约电子商务概论课堂教学效果的各类因素,本研究在对近5年来中文核心期刊级别以上发表的、且被多次引用的文献研究基础上,识别出25个障碍因素;课题组成员讨论合并至15个障碍因素,然后邀请来自不同电商企业,学院校企合作专业特聘的校外3位电子商务专家对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效果的障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论证,最终确定了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效果11个障碍因素,见表1。

2、MICMAC模型分析结果

总解释性结构模型(TISM)是ISM的延伸(Dubey,2015),旨在处理ISM关于传递性“链接和ISM模型构建块之间链接的因果关系”的有限解释的限制构建模型见图1。

(1)顶层因素:TISM模型中的L5元素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效果的直接障碍因素,即教材内容杂烩缺少内部逻辑,不能与时俱进,不规范标准(Bl),直接导致教学效果好坏的发生。该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传递给其余因素,是深层影响因素,是地方性应用型高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关注的首要因素。

(2)底层因素:TISM模型中的Ll元素为最底层的障碍因素,它们在教学效果障碍因素结构的底层,对教学效果表现影响较宏观。但是该层因素对顶层因素仍然可以产生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影响过渡层因素传递给顶层障碍因素。现有的教学效果改革与提升中,往往忽略或对此层的障碍因素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认知。如果对于最底层的障碍因素缺乏足够的重视,很难从根源上对于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如通过教学考核体系改革对课堂效果的影响评价,改变固有思维模式有效解决缺乏有效整合和障碍因素不明确底层直接影响因素。

(3)过渡层因素:L2、L3、L4元素属于过渡层,7个因素,属于间接影响因素,连接顶层与底层因素因果关系,由于此类障碍因素之间的关系易变化、相对复杂,是改进教学课堂效果的重点与难点。

3、电子商务课程教学障碍因素改进措施

本研究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改进措施如下:

a加强课程内容改革上,强化内容体系的内部逻辑,对于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而言,一定要适当增加农村电商的教学内容,结合电子商务理论前沿和实践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对课堂教学反馈和总结、教材存在的问题及时整理和分析,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发表教学内容改革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教研文章,才可以达到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b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特征掌握最清楚,理应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体,并且对教学内容、方法和平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最切身的体会。简单的理论知识或者操作评价课程考核比重适当降低,而应该适当增加学生在互联网创业比赛、模拟实训等学习模式,提高多模式综合表现的评分比例,构建合理的电子商务概论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加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

4、结束语

本研究针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凸显出的教學内容、教材、教学方式、考核评价及学习者特征等多方面障碍,结合学生调研与专家问询的方式,归纳出11个与电子商务课程课堂教学相关的障碍因素,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分析这些障碍因素在整个体系中的特征,初步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改进方法,为推动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创新在地方性应用型大学中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李忠怡.浅谈《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J],广东蚕业,2018,52(3):74-75

[2]陈传红.《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探索[J],电子商务,2013,(11).80-81

[3]刘松华.优化《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内容体系之构想[J],电子商务,2011,(6):92-94

[4]荣长玲.《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探索研究[J],2015,(10):88-89

[5]李小文,夏建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07-110

[6]郭礼扬.基于改进ISM和MICMAC模型的地铁火灾风险因素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 1 7,39(4):36-41+51

[7]王慧.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J],教育观察,2017,24(6):64-65

猜你喜欢
障碍因素应用型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