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感受到的中印文化

2019-09-10 07:22
中印对话 2019年1期
关键词:古典舞婚礼印度

策划执行/《中印对话》编辑部

语言也是爱的一种

姓名:Tanvi Dutta Gupta

年龄:18岁

身份:斯坦福大学2023级准新生

出生地:新加坡

现居地:新加坡

无论过去和现在,印度还是中国均以博大深邃的的文化而自傲,重要的是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纽带。

我在生活中经常混用汉语普通话和印地语。可有时候自己还意识不到这一点,直到我奶奶或老师把脸一沉,我才意识到这句话可能说的不对:“哎呀!我又把这两种语言的词汇混淆了!”

令人纳闷的是,这两种语言无论结构还是句法都大不相同,但这种错误我却屡犯不止。我的中文是在课堂上按章逐句地跟老师正式学习的。而印地语则是通过听厨房家人聊天,并借助各种购物清单和八卦闲聊掌握了个大概。但我却总是无意识地把汉语动词用在印地语句子里,就好像我希望这两种词汇、语法和文体完全不同的语言能够以某种方式无缝结合在一起似的。

对我来说,印度和中国是并立的。作为亚洲大国,他们都对区域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这种影响也在我的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我持有其中一国的护照,在深受另一国家影响的环境中长大。很多时候,感觉这两个隔山相望的超级大国又是对立的。

然而如今,中印两国间只有一个显而易见、不容争辩且可量化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的规模。记得在山东农村的一个下午,老师让我们一小群人盘腿坐在阳光下,给每人发了一本孔子的《论语》,带着我们逐句翻看研读,直到太阳几乎落山。“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读到这句时,我顿时想了起在印度拜访我祖父母的老朋友时候的场景。我双手合十,头低下,背微弓着行礼,长者用布满皱纹的手抚摸着我的肩头,轻声对我说“上帝保佑你,我的孩子”。这个场景与上句论语中提到的情景简直如出一辙。

几天后,我们追随孔子的脚步,登上了中国最神圣的山脉之一——泰山。几千年来,72位帝王曾经登顶泰山并留下墨宝——一首诗、一句话或一篇檄文,篆刻在台阶四周的山石上。向上攀爬过程中,每登上一步台阶都似乎将我们带回千年。对我来说,这虽然是一次全新的一经历,但其带给人的岁月感却并不陌生,酷似一段驱车穿越旧德里著名的“月光集市”的旅程,古老的红堡和附近电线密布的街道相映成趣。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印两国都有着博大深邃的文化。每个地方都能唤起你我关于历史的记忆,引人追根溯源。我逐渐学会了在一些小事上体会这点,比如一座破旧的寺庙或者一片只有一个农民在劳作的稻田,这些场景都会让我突然萌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的场景可能在我们前一代、前两代甚至前十代都已经出现过了。也许农民转过身去掏出手机的情景,在我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看见过,在我之后也会有更多人看见。

每个读过《三国演义》和《摩词婆罗多》这两本书的人,怎敢说自己经历的爱恨情仇故事是新的呢?其实每个故事以前都有人讲过,因为这两个国家幅员辽阔,足以容纳所有的故事。

但这也意味着每一个古老的故事都必须被铭记和讲述。我从母亲和普通话老师那里,学会要把姓氏放在名字前面:我的印度名字叫作杜塔·古普塔·坦维,中文名则是杜天伟(音译)。我年轻,又是新人,这意味着在告诉别人我叫什么名字之前,要先说自己的姓氏。在普通话课上,我陈述了扫墓的意义:回到家后,我把祖父母的照片放在了神像的旁边。

即使这两个国家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农村到城市的人口大迁移,人们也应该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因为他们的脚上沾染着故乡的尘土,名前彰显着祖先的姓氏。

在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每一个人都不是唯一,在你之前已经有很多人,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牺牲和胆识。无论过去和现在,印度还是中国均以博大深邃的的文化而自傲,重要的是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纽带。这一纽带通常建立在人与人之间或家庭之间,是一种相互扶持的责任。这种责任有时也被认为是义务,但更准确地说是“爱”。

虽然在不同语言里,“爱”这一词汇的叫法不尽相同,但爱却无处不在。

姓名:宋武乔

年龄:24岁

身份:公務员

出生地:四川成都

现居地:四川德阳

从小就能歌善舞的印度入,毫不吝啬地展现着自己的魅力。虽没有豪华的演出,却让我体会到了别样的风情。

印度人很看重作为十六大仪式之一的“结婚”(Shadi)。他们相信一切正当的爱情都被神灵所祝福、保佑,因此对婚礼的重视也意味着对神灵的尊重。同时,一场认真举办的婚礼,也意味着两人之间“认真的”爱。

偶然问起印度朋友,印度教的婚礼一般是怎么挑日子的。朋友说,一般选在新郎新娘生日之间的日期。印度有所谓的“结婚季”,譬如四月和十一月就是结婚旺季。结婚的前一天,会有一个小型的庆典,大家载歌载舞,像狂欢节一样挥洒颜料,不亦乐乎。

我曾有幸受邀,成为一场印度传统婚礼的宾客之一。婚礼现场,人山人海,舞台一角摆满了各式礼物。印度没有“红包”的概念,来宾都用礼物向新婚夫妇表示祝福。当然,在这方面并没有硬性的要求,印度的婚礼很开放,即使你与双方都毫不相干,只要衷心地祝福新郎新娘,便能被热情地邀请参与其中。

当舞台中央的圣火燃起,在场所有人的心也变得激动而期待。在祭司的祷告中,新郎的衣服与新娘的纱丽被绑在了一起,象征着两人正式结合。新郎则从祭司手中接过一条金色绳子,将其环绕在新娘手腕。可别小看了这条绳子,它将终生伴随新娘,戴着它就表示已经出嫁。随后,双方互献花环,并为对方戴上一个脚趾环。接着,亲朋好友轮流上台,为新人献上祝福。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向新郎新娘抛洒象征幸福的大米,并双手合十,“Congratulations”。

在婆罗门祭司的祷告中,最重要的Saptapadi(走圣火仪式)拉开了序幕。圣火周围摆放着木条、糖、燕麦、大米、豆子、树叶等供品。新人首先面对面坐在圣火两边,祈祷神灵赐予自己未来的婚姻生活光明与能量,之后便开始往火盆中投入祭品,祈愿婚后的幸福、健康、长久。随后新郎新娘开始围着圣火顺时针走,祭司念祈祷词。朋友说,这是在向火神祈祷保佑这对新人丰衣足食,同甘共苦,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Saptapadi结束后,仪式也基本接近了尾声。随着新郎新娘互喂糖果“秀恩爱”,整个会场响彻热烈的欢呼與掌声。人们开始随着音乐疯狂起舞,释放自己的活力,连我也沉浸其中。从小就能歌善舞的印度人,毫不吝啬地展现着自己的魅力。虽没有豪华的演出,却让我体会到了别样的风情。

在我看来,中国与印度的传统婚礼其实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但如今,过分追求创新和炫富渐渐掩盖了婚礼原本的意义,许多婚礼变得空有形式而缺乏内涵,真正传统的仪式也已经不多见了。在中国,我也参加过几次婚礼,却没有任何一次像印度婚礼这样让我动容——新郎新娘认真的样子使我深深感动,出席婚礼的所有人都在享受这场仪式,他们心中没有杂念,没有对利益、钱财的私心。他们对婚姻的憧憬和坚守、对神的虔诚的崇敬和祈祷,他们用一生追求的爱与信仰,在神之光辉的沐浴下,无比耀眼,无比璀璨。

创建印中沟通新模式

姓名:Saksham Khetan

年龄:20岁

身份:学生

出生地:阿科拉

现居地:孟买

文化交流项g使印中年轻一代更容易找到彼此的共通点。

近期,我有幸通过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AIESEC)接待了一名来自中国的国际交换生。她的英文名字叫艾莉莎,到访印度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她借住在了我位于孟买的家中。与她朝夕相处的这一个月也成为了我学习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最为美好的经历之一。

由于我和我的家人无法正确地拼写或念出她的中文名字,所以一直用她的英文名“艾莉莎”来称呼她。尽管我们之间有着语言障碍,艾莉莎和我的家人依旧相处得非常融洽。短短几天,她就得到了我们所有人的喜爱。

随着彼此了解的不断深入,我们和艾莉莎意识到,虽然语言不同,印度人和中国人对于很多事物的见解却大同小异。印中两国人的家庭观、文化价值观、食物偏好,甚至是买东西时擅长讨价还价的习惯,都有着相似之处。我还了解到,正如印度人在一些特殊场合会给家里的年轻人装满钱的信封作为礼物一样,中国人也有类似给“红包”的传统。

印度人和中国人有很多共通点,这其实并不奇怪。虽然近年来两国确实存在一些分歧,但这两个邻国之间开展了长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上世纪50年代,印度有一个流行的口号:“Hindi-Chini Bhai Bhai”(意思为“中印亲如兄弟”)。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联系,并强调两国人民属于同一个大家庭。如今,通过像AIESEC这样的文化交流项目,印度和中国的年轻一代建立起新的沟通渠道。

美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印度和中国各地的美食多种多样,品类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展现出惊人的多样性。大米、蔬菜、肉和土豆是印中菜肴的常用食材。两国人民还创造了各自独特的香料,均能够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精美菜肴,这成为他们的共通点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茶。茶在印地语中被称为“chai”,在汉语中发音为“cha”。茶是两国人民生活的“万能饮料”。

印度和中国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双边文化交流。古时候,玄奘等几位中国高僧和哲学家曾访问过印度,并将他们到印度旅行的丰富经历辑录成书。泰戈尔是印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几乎他所有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印度凭着排灯节、洒红节,开斋节等众多传统节日,被称为世界的“节庆之都”,中国也同样有很多传统节日,在数量上不逊于印度甚至更多,例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

此外,无论是观念上还是行为上,印度和中国的道德观和社会伦理都极为相似,两种文化主要以家庭为载体。中印两国都崇尚接受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两国社会都认为教育是重中之重,孩子们为了在各自的升学考试(即印中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除了“望子成龙”的观念,双方还有相对落后的“重男轻女”观念。

印度和中国均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讲着不同的语言和方言,构成了充满活力的文化大熔炉。与艾莉莎的相遇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貌离神合”的世界的窗口。在项目结束时,艾莉莎甚至已经将我们当作她的“家人’,如今,我们仍然经常通过视频通话保持联系。在这短暂的停留期间,她从我们那里学到了一些印地语,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她给我们的回报比我们教给她的要多得多。

舞蹈中感受到的中印文化

姓名:杜鹃

年龄:29岁

身份:留学生

出生地:中国北京

现居地:英国伦敦

6年来的经历,让我对印度吉典舞、对中印的舞蹈文化的连结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我是一名印度卡塔克和奥迪西舞蹈学习者和演员,也曾是一名中国古典舞和现代舞演员。在我看来,中国和印度同属亚洲文化,虽然中国和印度舞蹈看上去一个含蓄、一个奔放,但都有着东方农耕文化背景,所以还是有许多共同点的。

印度古典舞中经常会有包含大量表演内容的段落——“Abhinaya”。在“Abhinaya”中,舞者需要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以身体、手势和表情向观众讲述神话或者民间故事。就拿黑天和拉达的爱情故事来说,这一堪称所有印度古典舞中最为著名的桥段,在印度无数艺术家的创作下,几乎将欢喜、哀怨、调皮、期待、失望、留恋等世间爱侣的情愫和心思道尽了,细到舞蹈中一个眼神都蕴藏着几番情绪的转变。

根据相关民族志来看,不止是印度舞蹈,在印度文学、绘画等其他的传统艺术中,对情爱的描述都极为细腻,比如关于情侣夫妻之间的爱,也有“Prem”(身体上的激情之爱),和“Bhakti”(精神上的虔诚之爱)的区别。

对我而言,作为一名外国舞者,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印度古典舞者,比起单纯的舞蹈动作的学习,恐怕最难的还是要把握住表演桥段的精髓,并用穿透文化和种族差异的演技征服各国观众。想做到这一点,仅靠天赋是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印度文化浸入式的深刻理解。而作为一名中国舞者,在学习过程中,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下,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出中印文化同为亚洲文化中很相似的细腻情感,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印度古典故事中的情绪,比如同为东方女性的羞涩、嗔怪、爱怜等情感,并以一种较为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将这份情感传递给观众。

此外,在“Abhinaya”的桥段中,也会出现对农耕社会传统的生活方式的表达,比如用水罐取水、筛谷子、挤牛奶、在河中嬉戏等,这对于有着相似传统生活方式的中国人来说,也很容易引起共鸣。

我学习印度古典舞已经6年了。在中国、印度和英国的学习和演出经历,总让我对印度古典舞、对中印的舞蹈文化的连结产生不一样的感受。不过,比起中国古典舞对于肢体表达的强调,印度古典舞在情感表现上更为外露,也有更强的叙事性,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在印度古典表演艺术的视角中,舞蹈和“哑剧”不分家,都被称作“Natyam”的缘故吧。

猜你喜欢
古典舞婚礼印度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如果可以去印度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最高警察
多趣婚礼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
毛南族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