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
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护理对肾内科血液透析肾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间,从本院肾内科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抽出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认知行为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肾内科;血液透析;肾功能;生命质量
如今,隨着内科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比例也随之增加,血液透析是当前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主要方式,该治疗手段能够有效代替患者肾脏功能,清除体内毒素,延长患者生命时限[1]。但是由于该疾病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家庭经济费用高,而且自我护理难度较大,容易给患者治疗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在肾内科的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间开展认知行为护理十分必要。在本文中,对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开展研究,以下是具体内容。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在入院时即开展常规健康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协助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常规生活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护理[2]:①疾病认知行为护理 责任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让患者了解并熟悉自身疾病,对治疗、护理、预后等情况均进行了解,积极纠正患者不良行为意识,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念,积极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②自我认知行为护理 向患者发放宣传手册,组织患者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意识,监督并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行为。③日常生活认知行为护理 对患者进行日常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病情对其进行合理饮食,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取,严格控制钠盐、水分摄入,降低体液摄入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给予患者家庭支持,提高患者治愈信心[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评分进行比较,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性采用t检验。将所得结果均带入SPPS23.0版中,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指标、SF-36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Scr、BUN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对比:P值<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属于肾内科患者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借助透析器将患者体内血液引出体外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代谢废物,虽然该方式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手段,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影响治疗效果[4]。
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新型护理方式,其护理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宣教,减少应激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取得患者家属理解和支持,从而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5]。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差异性:P值>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Scr、BUN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值<0.05。
综上所述,对神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淑秋.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5):241-243.
[2]杜丽,祖明辉.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7):285-286.
[3]危娜,杨丽华.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SCr、BUN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3):171-172.
[4]王琦.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1):254-255.
[5]周桂凤.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5):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