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将会更加复杂,危机和挑战、矛盾和问题会更多,这就需要认真分析,未雨绸缪,准备好预案,找准突破口,下好先手棋。
正确认识危机与挑战
对外贸易不确定性在增加
从政治角度看,国际格局和政治力量对比加速演变。
中美在价值观、意识形态、国家治理上的差异,使两国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在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冲击下,对外贸易速度可能放緩、动力可能削弱、规则或将改变,国际经贸合作格局将进入艰难重构期。
欧盟一体化进程倒退,民粹主义抬头,政治不确定性提高,如英国艰难脱欧,法国因经济放缓和财政恶化爆发社会危机,希腊意大利政府债务过高、财政难以支持高福利体制等。
从经济角度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美国经济这一波长周期上行阶段即将走完,今后几年很可能在下行阶段震荡徘徊。全球制造业PMI和新订单指数持续回落,OECD领先指数下行,这些都预示全球经济见顶回落。伴随全球流动性收紧,利率中枢上行,贸易摩擦升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在增大。
复杂的外贸环境会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对出口导向或者国际化比重较高的国有企业影响会更大。这就需要企业一方面在国外开拓新市场,向中等发达国家发力,另一方面更要善于错位竞争,寻找新的市场空间。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现在难以为继。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1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80%,已经非常高,然而投资效率却在下降,目前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只有45%左右。我国实体经济领域的总杠杆率从2010年的177.8%迅速攀高到2016年的237.6%,2017年达到242.1%。虽然总杠杆率在2018年略有下降,但是存在的风险依然很大。
从能源和环境的角度分析,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也难以为继。
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占全球消费的23%,占全球净增长的34%,创造的GDP只占到世界经济的15%左右。
目前中国基建已经过了高峰期,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掉到了32%左右。基建投资需要依靠政府加杠杆、债务增加来拉动,在当前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收紧城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的情况下,靠基建投资撑起整个经济,难度较大。
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将是持续的主线,国有企业要坚定不移进行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
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依旧凸出
2018年7月,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零部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随着世界格局进入大调整、大变革的新阶段,出现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全面竞争态势。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将是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大局的重大隐患之一。“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国有企业需要摆脱技术依赖,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努力取得新突破。
受到发展约束更多更紧,转型升级的倒逼会更强烈。
在我国东部地区,国有企业普通人工成本已达8-10万元/年,城市住宅价格普遍已达1.5万元/平方米,一些大城市已经达3万元以上/平方米,工业用地也达到100万元/亩等。环保要求趋于更严。
在地方,许多国有企业还承担着政府融资平台的职能,而国家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越来越严。对地方债务管理,国家相关部门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建立健全了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严肃问责地方政府、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做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这些都倒逼国有企业在未来发展方式上,必须摆脱粗放型方式,朝着集约型方向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前瞻性基础研究和系统性原创性研究,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牢牢抓住机遇与“红利”
政策“红利”会持续不断释放
我国加大减税措施,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等等。
一些省也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如浙江省出台《浙江省企业减负降本政策(2019年第一批)》,从落实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省级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等方面,给企业减负。浙江省先后出台国企改革配套文件55项,各地制定相关文件340余项,形成深化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浙江省属企业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混合所有制比重为70.7%,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61%。
“十四五”时期,国家和地方这些政策将会持续不断释放“红利”,将有望进一步降低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消费升级将提供更大的经济增长空间
以美元计价,我国2018年人均GDP为9769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发达国家人均GDP门槛约为1.25万美元。按照6%左右的速度再增长4年左右,大约在2022年前后中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经济在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高速增长,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2018年食品烟酒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为28.4%。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达到30%-40%为富裕水平,低于30%为最富裕水平,由此从消费结构指标看,我国已连续两年保持在“最富裕”水平。
从最终需求看,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2%、32.4%和-8.6%。我国居民不仅消费能力在提升,消费空间也在扩大。2018年城镇化率达到59.58%,但稍高于54.83%的世界平均水平,却明显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81.53%和中高收入经济体的65.45%,还有约20个百分点增长空间。
据有关数据预计,未来10年,我国将新增1.85亿城镇人口。这将推动基础设施、地产、新零售、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需求。消费拉动生产,巨大的消费潜力将会给国有企业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化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形成一系列新的增长点。
国有企业已经具有足够的韧性
国有企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具有足够的发展韧性。以浙江为例,浙商精神渗透在当地国有企业文化中,浙商的自强、坚韧、务实的精神,是浙江历史文化的新传承,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是浙江最为宝贵的财富。
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省市两级企业本级全部实现党建要求进公司章程,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管党治党责任逐级落实,全省国企党建工作责任制办法出台实施,“一张清单、双层述职、三项评价”制度不断完善。
浙江省国有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布局更趋合理。国有资本在基础性领域和优势行业集聚度超过85%。全省港口、机场资源和省属高速公路、铁路资产等重大重组深入推进,海陆空三大省级交通产业平台基本搭建完成。
国有企业具有的这种发展韧性,为“十四五”时期战胜发展的困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只要牢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认真谋划“十四五”发展战略,洞察发展机遇,超前应对未来挑战,国有企业将会进入又一高速发展期。
编辑/董雷
陈贇
浙江省属国有企业监事服务中心高级经济师
明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国企改革“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总目标也将实现。
“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将会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才能下好发展“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