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失败案例看孩童的社会化发展教育

2019-09-10 18:33陈建业
速读·上旬 2019年10期

摘  要:当前,患有各式各类的心理问题、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和社会适应力差的孩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从案例剖析出发,分析了其中的家庭和学校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会化发展;民主型家庭;教育体验

一、案例呈现

大卫,上海人,今年49岁,一位出身名校的海归工程学硕士,在7年前毕业回国后,整日宅家啃老,不务正业,靠着母亲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其母,现年83岁,患有尿毒症,每月退休金仅3500元,光是医药费就高达2000元,剩下的余钱方才用于日常开支,家庭经济生活日趋拮据。其母见状,苦劝宅家的儿子外出工作发挥才干,可惜的是,儿子无动于衷。最终,她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儿子出赡养费以逼迫其工作,未果,无奈撤诉。泪流满面的她懊悔不已,感叹道:“是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

二、原因剖析

也许正是应对了“慈母多败儿”这句古今名言,案例中的母亲,其育儿理念、方式方法存在偏差,样样包办,儿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她所寄望的——读好书。关于这点,我想也是当今中国式家长普遍的期望所在。然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念可以理解,但不可搞极端,要知道万事万物都是有度的,过而不及。那位大卫,也许在读书方面是相当成功的,谨遵了母训。可在生活、社交等其他方面更有可能是个失败者。谈及教育,大部分人可能会理解为读书或成绩好,这些带有功利色彩的字眼,而实际上远非如此,教育的本性更在于“育”,即为培养和引导。那位母亲做到了“养”,但未做到“育”,这是她最大的失败之处。

社会化发展,是一个人从出生后起不断地与外界的社会环境相接触,逐步获得社会认知、技能和适应力的过程。显而易见,就是从自然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每个人成长成才必需经历的过程,也是逐步步入社会的过程。而幼儿期是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期,早期个体的社会化就在幼儿与父母、同伴及其他社会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形成的,因而,在该阶段家庭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被誉为孩童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在这里他们获得了早期的生活经验,养成了初步的行为习惯和拥有了初步的道德意识。每个家庭的环境、结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皆存在差异性,据研究,在民主宽容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童的社会化发展水平较高,更容易表现出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反之,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童则往往心理压抑、性格孤僻,社会化发展滞后。以手机的使用为例,在权威型家庭之中,父母拥有非常强的控制欲,是绝对的权威,不容许孩子有些许的背叛,使得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的生活状态,慢慢地疏远了父母,开始封闭自我,将手机作为情绪宣泄的媒介,从而失去了社会化发展的机会。学校,是孩子接受正式教育的场所,也是社会化培养的基地。在这里,他们开始真正脱离父母,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社会人,有老师、同伴、朋友等。相较家庭因素,学校对孩子的影响更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学校,教师会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传授知识和技能,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道德品质。孩子会在与同伴的玩耍、交流中认识自我,形成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交能力的习得和提升。

三、措施研讨

教育源于生活,教学的内容同样源于生活,在教育中应时常借助生活让孩子去体验、练习和应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执行教育工作,在你們工作的每个瞬间,都在教育着儿童……案例中的母亲对教育的理解有所偏差,仅仅要求儿子好好读书,其他事情无需操心,导致其儿只会读书,独立性缺失,依赖性强,社会化发展受到影响,社会认知、社会技能、人生目标、工作动机等严重缺乏。这也给我们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

作为家长,对子女的“养”和“育”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惜的是,当前的我们通常更多地关注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个中的原因复杂多样,但追根到底离不开家长的素养和能力,也离不开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所以,家长首先应该通过阅读强化自身的素养水平,掌握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现实的生活榜样。其次,要竭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交流、玩耍和谈心,加强亲子关系,努力做到严爱有度。如在处理手机问题时,应竭力避免极端化,要么严禁,要么放纵,而应向民主型家长管理模式看齐,不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又要进行适度管控,与孩子一起制定使用的规范,控制使用的时间和浏览的内容,如此既能让其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接触智能设备,愉悦身心,增长见识,扩大与同学的信息交流,促进社会能力的提升,还能为压抑的内心找到宣泄的出口,形成自控能力。作为学校,先是有必要对全体教职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授以必要的引导学生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方法,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性,如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编排新颖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设计参与度高的游戏,引导学生做中学,在体验中享受乐趣,发现自我,反思自我。再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所以,家校合作也是促进孩子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可适时地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政策和工作安排情况,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与此同时,也需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毛慧敏.电子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陈建业(1985.12—),男,浙江省宁波市五乡中学,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为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