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剑逸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更要注意方式。我主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模式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每个孩子都重要”的理念进行管理。
幼儿园是由一个个班级组合而成的,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家,小家中的成员由教师、孩子、家长还有保育员组合而成。在这个温馨的小家庭里,每个人都能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下面我和大家来聊聊我的班级、我的小“家”的事。
一、建立班本文化,陶冶幼儿身心
(一)班本物质文化的创设
班本物质文化是班级的环境。幼儿园是孩子的家,班级是他们温馨的港湾,在这个港湾里应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自由和舒适,因此我对整个班级的区域进行了划分,有角色区、动手区、体验区、情绪发泄区等。角色区的布置基本上模拟现实生活,家里有床、沙发、冰箱、微波炉,外面有理发店、医院和菜场,让孩子在这些模拟的场景中感受真实的生活。如果有孩子心情不好,需要发泄,可以到情绪发泄区处理心中的不愉快。教室的南面是班级的“自然角”,摆放着一些花草,养一些小鱼、小龟,孩子在空暇时间可以到“自然角”浇浇水,闻闻花香,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
(二)班级精神文化的建立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个班都有每个班的特点,有的孩子活跃,有的孩子沉闷,但无论怎样的班级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舆论思想的引导。针对我班孩子的性格和年齡特点,我确立了我班的舆论指导思想是“我爱大一,我们大家的大一。”这个班级是我们30多个孩子共同的家,是大家的,不是属于个人的,我们大家要爱护班级。怎样将这个舆论导向落实于孩子的一日生活呢?
第一,把这句话张贴在教室的每个角落,用图文形式呈现,让孩子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我是大一班的孩子,我爱这个小“家”。
第二,落实于孩子的平常时刻。每天都会有小朋友主动更换“气象角”,墙上贴的图画掉了下来,孩子会用胶水主动粘上;玩具柜上的积木造型有些脱落,孩子会主动装好;地上有了碎纸片,孩子会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等等。
二、以“幼儿”为本,实现人性化的管理
(一)班级管理也要“因材施教”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我会寻找班中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就是他们的“管理岗位”。
例如:我班的“小老师”渺渺,她身上折射出的闪光点就是超强的管理能力,会管班级纪律,会带着全班孩子排队,带着大家一起朗诵学过的儿歌,在午睡的时候,会主动帮同伴脱外套、盖被子等等,把教师的工作模仿得淋漓尽致,最主要的是孩子们都听她的话,其他孩子做“小老师”就不行,“小老师”的工作岗位既锻炼了她自己,又提高了她的管理能力。
(二)实行幼儿的自主管理
班级自主管理就是以班级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放大班级管理的功能,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值日生制度”就是一种很好的自主管理方式。我班有6个小组,每组成员轮流做值日生,一个轮回大约是6个星期,轮到的值日生要完成一星期的值日生工作。为什么要做一星期呢?原因是:如果做一天,孩子还没有熟悉自己做的事就要换人,有些不合适,所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一星期换一位值日生。在周五的时候,孩子民主选出本周的最佳值日生,颁发奖状,以资鼓励。值日生制度保证人人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形成一种人人平等、人人有责、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良好机制。
(三)弹性实行规则教育
从教十几年里,我一直觉得,为了建立好的班级常规,幼儿教师对孩子管太多。我认为,建立班级规则要以是否“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判断标准。例如我要求孩子在阅读区安静看书,并非一句话都不能讲,可以轻声与别人交流画面内容,而不是大声喧哗。对于绘画或者动手操作的内容,我并不要求孩子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可以做与教师不一样的,给予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规则是一把双刃剑,游离于利与弊之间。
三、把家长“请”进来,构建和谐家园
家长也是班级管理中重要的人力资源,我班建立了家委会,其作用是协助教师开展班级中的各项重大活动。例如:中班开展亲子运动会的时候,我们在运动会开展之前召集家委会成员开会,商讨运动会的各种形式、服装的选择、运动项目的确立。在各位家委会成员的商讨下,出台了一套可行的方案,家委会成员帮助购买小朋友的运动服装,从选样到购买、付钱,教师都没有参与,完全是家长一手操办,这次活动极大地发挥了家委会成员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此外,我还发动“家长志愿者”参与班级活动。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谈道:“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这句话指出了志愿精神的本质,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家长作为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是一种思想境界。“走进冯其庸爷爷”这个生活经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在这个经历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制作南瓜饼。对于这个环节,孩子们非常期待亲自动手做一做、尝一尝,而班中只有两位教师和一位阿姨,人手根本不够,于是我发出了报名信号,马上就有许多家长报名。活动那天,“家长志愿者”下午3点就来园了,还带来了米粉、电磁炉,甚至还带来了制作南瓜饼的模具。家长们忙前忙后,真正体现了志愿的精神:家园互帮互助。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特别是幼儿园班级管理更应该注意方法,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我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孩子”为中心,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发挥他们为班级做事的积极性,使其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在这个温暖的幼儿园“小家”里快乐成长。
(责编 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