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依靠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而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更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化生活的期盼。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它关系着我们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最基础性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是决定国家发展前途的根本所在。而教育的最直接最显性的受益者是我们的学生。那么他们的发展如何呢?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城乡接合部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概况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概况
1.调查目的及问卷编制依据。由应试教育体制转向素质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普遍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实施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人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科学文化素质、知识才能素质、道德作风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这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都必须借助教育的手段才能够获得,而要使全體国民都获得并不断提升这些素质,则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可见,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是一个相当艰巨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小学的基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作为一个在教育教学一线又长期工作在城乡接合部的教师,这样的感受就更加深刻。这里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怎样?我们在工作中又需要从哪些方面再培养再提高能更有实效性?在征询小学教育专家意见和相关同仁的基础上,我编制成这份调查问卷。
2.调查的主要内容。这份包括4个项目的问卷,从4个方面对本校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这4个方面分别是:
①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情况;
②学生劳动技能掌握的发展情况;
③学生体美艺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
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情况。
3.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被调查的学生共300人,全部是城乡接合部四至六年级学生。学生随机抽取。
(二)结果处理
本问卷发出300份,回收287份,回收率为95.7%。用统训学的方法、技术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处理,分以下几个部分,用表格形式呈现如下:
三、建议与讨论
当今世界的竞争焦点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以及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征,都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职要求和价值诉求。育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城市建设需要的各种人才,都是从最基础的教育开始培养的。市中心的学生和城乡接合部的学生有同样受教育的权利,也有同样为这个生活着的城市贡献自己力量的义务。但随着他们的成长,不可否认的现实就是综合素质发展确实有很大的偏差。我们怎样避免这样差距的出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呢?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意识,建立“家长课堂制”
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各学校生源比较复杂,多为流动人口和外省农民工子女。家长多没有正式工作,靠打零工为生。家中孩子较多,一般为两个,三个也屡见不鲜。家长小学毕业的情况都不多见,很多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从事各项工作都能够养家糊口,所以他们对教育并不是特别热心。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上了小学、会写几个字,家乡不罚款、还有免费看护孩子的地方就不错,反正以后孩子都要子承父业学习手艺活,不认全字照样能生活下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特别极端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读过书,所以孩子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特别关注学生的科学文化能力,而忽视孩子思想道德素质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这也是造成上表项目百分比偏低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转变家长的教育意识迫在眉睫。所以开展“家长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课堂其实是家长学校的一个延伸。但它不同于家长学校只是参与倾听专题讲座,参与专题活动,而是将家长活动充分融入学生的教育活动中,让家长充分体会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将家长课堂的参与度也算入学生的学习考评中,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其实在国外以及我国的港澳台地区,这种做法已经很普遍,而且他们的规定都很明确。我们的家长课堂应该规定为每周的一个固定时间,他们一方面要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师相互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教育思想渗透和转变的过程。俗话说,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很多时候,这种潜移默化比照本宣科更有效果。每个班级的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教师预约时间,每位家长至少应该保持每月参与一次。当然我们还要考虑到那些把学校当做幼儿园,把教师当做保育员的部分家长,他们可能并不重视这个制度,这就需要社会的力量和教师的沟通。如果我们整个社会的舆论对此项工作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之教师推心置腹的交流,相信会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二)加强社区的参与意识,设立社区活动日
作为一所社区学校,我们和社区的沟通交流还是比较密切的,但活动往往受学生安全问题的影响不敢大有作为。在我查阅的相关资料中不难看出,一所学校和其所在的社区其实可以有很多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的空间。比如在放学之后,社区就可以分批次的组织一些孩子参与当天的公益活动,而且这项活动也要记入学生综合考评的成绩中,由社区为为参与活动学生计算公益时间然后量化以分数的形式体现出来,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考评指标。这在国外也是屡见不鲜的,就像很多教育家认同的那样:“一个学生他可能分数不高,但有很好的品德修养,这也是成功的;如果一个学生高分低能或者品德极其败坏,这也是教育的失败。”
(三)转变教师的观念,树立创新的工作作风
我们知道教育改革创新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注重系统涉及、整体推进和配套实施。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考虑到城乡差异性,尤其是本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只有根植本土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四、结语
总之,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靠基础教育部门、家长、社会的三方合力。作为一线教师与家长、社会密切联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