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
熟悉我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无论如何一定要赶回家吃晚饭,哪怕工作没有完成,哪怕多年未见的朋友重逢,哪怕单位需要加班,我都会先回家吃晚餐,再赶回去,连妻子的闺蜜们都笑言,晚餐时段是我雷打不动的“在家时刻”,我这样的居家型好男人,令妻子闺蜜们羡慕不已。
其实,我的这个习惯得益于我的母亲。别看我的母亲是家庭妇女,但她一直认为,晚餐要全家聚在一起吃才热闹,这样才叫吃饭。记得那年我爸爸的工厂特别忙,我哥哥又值高考。母亲为了照顾正在长身体的我,先让我简单地吃一些面包或小点心,等到爸爸下班、哥哥下晚自习回来,才正式开始吃晚餐。我一度非常不理解,抱怨母亲多此一举,母亲对我说:“一家人只有晚餐才能全都聚到一起,分开吃饭、分别吃饭,不等于把一家人的心也分开、拆散了吗?”所以一直到现在,我和哥哥不管多忙,都会在每周固定的日子里,带着妻儿一起回父母家吃饭。
因为我和妻子单位的食堂都管早餐,所以每当休息日在家,我和妻子很早就起床,为尚在熟睡中的儿子准备丰盛的早餐。有时候是儿子喜欢的汉堡包、炸薯条、鲜榨橙汁,有时候是我们自己烤制的饼干、面包加牛奶,有时候是凉拌时令蔬菜配上馒头和豆浆。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和妻子会一起商量、进行营养搭配、分工合作。当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站在厨房,看着一桌子热腾腾、香喷喷的食物时,小脸上洋溢着惊喜和幸福,我和妻子看在眼里,感到非常满足和有成就感。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人在一起聊天、谈心、说笑,每个休息日美好的一天就从早餐开始。
儿子上小学时,因为年纪小,只是单纯地认为餐桌上那些美味的食物能够充分满足他的口腹之欲,所以才愿意跟我们一起吃早餐。后来,随着儿子上了小学高年级,他也开始帮我们买菜、择菜、洗菜,耳濡目染地从餐桌上的饭菜等渗透一家人互相协作的精神,感受到家人之间的默契,感受到家庭氛围的和谐,真正地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乐趣。
有一天,儿子一边吃着饭一边说: “爸爸妈妈,我好喜欢跟你们在一起吃饭!”我感到非常欣慰,其实吃什么并不重要,跟谁在一起吃才最重要。更重要的是,相比起一顿美味精致的早餐,儿子更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与我们的沟通。每当我们开一些只有家人才能会意的无伤大雅的小玩笑时,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会让人内心充满惬意。
后来随着儿子上了初中,他在周末经常一觉睡到大中午,起床后连脸也不洗就直接吃午餐,有时候连午餐也顾不上吃,就抱着足球或篮球出了家门。我和妻子都是开明之士,并不反对儿子和同学出去运动休闲,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并没有对儿子直说。
可是当儿子有了自己的交际圈,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他渐渐不按时回家吃饭了。有好几次,我和妻子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拖着疲惫的身躯买菜、择菜,做好了一桌子菜,却迟迟不见儿子回来。给他打电话,他理直气壮地对我们说: “我下午在外面和同学打篮球,忘记时间了。现在公交车太挤,我们几个人找个地方吃完饭再回家。”还有一次,我生气地质问儿子都快晚上十点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儿子不耐烦地在电话里说: “我和小学同学一年没见了,想多待会儿,有什么不对吗?你们催什么催!”眼见儿子虽然还没成年,但家庭观念越来越淡薄了,我觉得一定要找个机会和他好好谈谈。
又是一个周日,儿子像往常一样睡到日上三竿,当他洗漱完准备吃饭时,却发现餐桌上只有我和妻子吃剩下的一点儿残羹剩饭。儿子不满地说: “你们怎么这么自私,光顾着自己吃,也不给我留一点儿。”我抑制住怒气,尽量语调平和地对儿子说: “到了应该吃饭的时候,你贪睡不起来吃,反倒要求我们留饭,到底是你自私,还是我们自私?好饭不等人,即使是家长,也没有义务无条件地等着你吃饭。家不是你的旅馆,餐桌不是你在饭店里的餐桌,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你应该学会尊重我和你妈妈的劳动。”兒子自知理亏,不说话了。我见好就收,给他倒了一杯牛奶,看他喝完,然后讲起了本文第二段的那个故事。儿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向我承认了错误。我亲手给他炒了两个菜,做了他最喜欢喝的紫菜蛋花汤。我告诉儿子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意义,让他珍惜与我们一起相处的时间,因为这时间看似很长,实则很短,因为二十几年弹指一挥间。看着儿子若有所思的神情,我对他说: “也许你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我对你说的这番话,但是等你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你就会懂得家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你就会明白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吃饭的时光,是多么美好、多么温馨、多么难得。”
经过这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儿子每天都准时
回家吃晚饭,就连寒暑假也雷打不动。我问儿子是
怎么婉拒朋友吃饭的邀请的,儿子笑着回答道: “我
跟他们说,我爸喊我回家吃饭!”
餐桌,凝聚了对家所有的深情。吃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通过吃饭培养孩子对家的眷恋和爱,增加对家人的归属感,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