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常卿 何朝玉 张雪洁
摘要: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也是构成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职院校中专业特色不同,对于体育教学难免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本文针对当前体育中面临的困境做下简要分析,并针对实际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困境;优化措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较晚,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际操作,一些繁杂的操作训练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加之很多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这给予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体育教学作为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这个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可知,高职体育教学方式多数情况是在室内实训室进行,也有的去校外的教学基地进行,而教师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与现代实际需求相互脱节,因此,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通过相关调查和实际教学经验,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以下简要归纳:
首先,高职体育在校内和校外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勤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不得不改变计划教学策略,将多班级进行组合统一教学,这种情况在一定上大大影响到实际教学的质量,给予高职院校的教学带来了困境。加之,由于班级的不同,实际教学进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下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得下步的教学工作很难得到科学安排。
其次,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经常会被学校安排到校外的实训基地来进行学习,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学生与基地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和生活,而此时教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对于学生的实际影响相对比较少,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教学。加之,一些学生由于在校内进行紧张实训后,还需要进行实训报告的书写,时间安排比较紧,因此,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充足的体育训练。这些情况往往会导致体育教学时不时的中断,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带来了难度。
(二)高职体育教学对于传统教学的不适应。对于高职体育教育来说,虽然它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然而教学的目的却是基本相同的。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逐渐趋于年轻化,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往往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式。
首先,高职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课堂的规律性较缺乏,传统体育教学可以根据原计划来进行统一教学,而对于高职体育教学而言,学生主要是以工作过程来作为导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校内外的实训教学所占据,因此,纵使做好充足的计划教学工作,作为高职体育教学也很难进行正常开展。
其次,高职体育教学较于传统教育教学更具多元化,传统体育教学主要传授相关技术即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然而,在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学方式要求更加多样化,很多方面都与传统教学相背离,导致高职体育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一些优化措施
(一)灵活安排高职体育教学时间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安排中,大多会选择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上学期,相对来说课程时间安排还是比较集中,给予体育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一般情况下一、二年级的上半年多为理论课,下半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用于校内、外实训以及定岗培训,作为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安排来进行课程规划。此外,还需要加大管理工作,将实际体育学习情况与个人档案密切联系起来,减少学生无事随意缺勤现象的发生,以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提前做好课程规划,以便在学生上课过程中及时将重点内容教授给学生。此外,要加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其在繁忙的实训中仍能抽出时间来进行正常体育训练的学习,最大程度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合理的利用校内外的体育教学方式。由于高职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地点相对不具有规律性,校内外都可能作为其学习的地点。因此,面对这种情况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以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来进行实际体育活动的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不同环境的体育教学工作。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场所,以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由于高职体育教学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因此,需要从实际教学的方式出发,合理的应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环境为学生提供体育课程的学习。如随着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体育公修课、体育选修课及体育公选课等形式。而对于实际授课内容来说,也需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习内容在贴合实际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味,以在学生紧张的学习中兼能愉悦身心。
三、结语
综上来看,当前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时间、地点的不规律及学习内容较为繁杂等。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老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场所,及时丰富教学的内容,以求得教学的质量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尤海臣.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 (07):48+53.
[2]黄海波,周文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1,22 (0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