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在现代兵击运动中的应用

2019-09-10 13:09韩聪聪万凌宇吴核坚
体育风尚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体育产业

韩聪聪 万凌宇 吴核坚

摘要: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几年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地得到了改善。人们对精神的需求也大大地提高,人们用于文体娱乐的消费也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在全球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紧张刺激、高竞赛性的格斗类比赛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2018年7月底进行的“勇士的荣耀”上海站比赛中,不光进行了热血的搏击格斗比赛,还别开生面地进行了一场传统兵器的全甲格斗赛。赛场上两位选手电光火石的对决夺人眼球,复现了古代武人风林火山的大师风范,也将观众拉回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比赛的视频在网上不胫而走,这种新形式的格斗在众多武术爱好者中备受关注。如何将中华传统武术技艺融入这种新型的竞技当中这一议题随即进入大众视野。本文将站在全球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传统武术中兵器文化、历史以及兵击运动在国内发展的现状和兵器搏斗的技法特点分析并探究其在现代兵击运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体育产业;传统武术;兵击运动

一、全球化体育产业发展与兵击运动的兴起

在经济,乃至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各个国家之间的体育文化正在发生着不可避免的交流和碰撞,互相竞争,互相发展,互相借鉴,以此使全球体育文化逐渐壮大[1]。借助更加高效的途径和更便捷的渠道,体育资源实现了全球流通。在这股力量的促使下,许多大型的体育赛事得到了发展,获得了全球范围下的影响力也带动了体育的产业化发展浪潮。体育运动国际化来源于体育文化的民族化,而且这种国际化并非消除民族化的特点[2]。已然成为国际比赛项目的中国武术、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等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传统特色。

近几年,一项名为兵击(fence)的名族特色运动在欧洲兴起,很快在世界各地吸引了一众兵击格斗爱好者,也衍生出了更多形式的兵击运动。其实,兵击运动大家并不陌生,已经有完备的规则体系并发展为成熟的竞赛项目,同时作为奥运会项目的击剑(fencing)就是兵击的一种;在一些史诗影视作品《角斗士》、《圣殿骑士》、《特洛伊》中出现的角斗、骑士决斗、斗剑等等冷兵器对决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兵击。兵击广义上泛指全世界范围内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冷兵器格斗,但是在处于和平年代的今天,任何运动形式的开展都要以保障运动员生命安全和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为前提。兵击运动也就演变成在合理规则下,拥有安全器械和相应护具的冷兵器格斗运动。关注到兵击运动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多国家的组织机构和运动团队开始推广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兵击运动,现代化的兵击运动大有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成为主流运动的趋势。

二、中国古代兵器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兵器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长卷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人们通常将一切可能的经济力量与当时最为先进的科技应用于兵器的制造,故而兵器水准高低通常是衡量某一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突出标志之一,故而教科文组织将文字、建筑和兵器列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三大要素[3]。

中国作为久经战争洗礼的文明古国,拥有无比灿烂而又生生不息的兵器文化。从原始社会至今,从抵御野兽到金戈铁马的战场,兵器的生产和制造伴随着人类发展进步的步伐。兵器除了作为一种搏杀的工具,其蕴含的文化思想,反映的政治、科技、艺术等等皆贯穿于其发展的始终。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剑文化,有记载西周时期就有“虎贲之士说剑”一说。而到了先秦,便兴起了一股好剑之风,士大夫随身佩剑,这种对剑的崇拜从此便伴随着几乎整个华夏文明。抛开这种兵器崇拜情结,中国的兵器文化和中国特有的“武”文化和“侠”文化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今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璀璨的武术文化,“十八般武艺”举世闻名。兵器也往往被作为古代武士名将身份之象征,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岳飞的沥泉神矛、程咬金的三板斧等等在古人的文学作品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现代体育的竞技武术中,传统的兵器搏杀技艺在后人的传承中演变成了套路演练,和真正上的传统武技相去甚远。古代兵器的锻造技艺一部分传承至今,昔日战场杀敌、擂台比武的刀枪剑戟成为工艺品摆放于收藏者家中,但其作为一种搏斗技艺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鲜有人提及,直到现代兵击运动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了在安全规则下还原兵器对抗比武的可能。

三、兵擊运动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历史上,“兵击”二字往往出现在“以兵击之”“引兵击之”一类的介词短语当中,这里的“兵”指的是士兵、军队。而严格来说,目前为止,“兵击”一词并没有单独作为一个名词性词语在汉语的语汇中出现过。从2011年前后开始,“兵击”一词在网络圈子里被一定范围的人群所使用至今,现已变成一个与“拳击”词性相同的名词,也在兵器格斗爱好者圈子里被接受。

虽然兵器格斗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但现代兵击运动仍然属于一门新兴的运动形式。在国内,兵击运动还处于规范化、市场化的萌芽阶段,虽然这几年受到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总体来说,仍然属于一项小众运动项目。除了已经发展完备的击剑等运动形式,大部分兵击运动相关组织和其开展的活动还只存在于民间,兵击运动到目前为止,国内各省市的民间兵击组织约近百个。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虎贲骑士团”“木羽堂”“西安古典兵击俱乐部”等等。

在国内兵击运动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护具和规则的不完备使得现代兵击运动在发展成正式的竞赛项目的道路上困境重重。以中国短兵运动近些年的发展为例,作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兵击项目武术短兵随着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从被人遗忘的边缘被人们再次提起。进入拳脚格斗类赛事盛极一时的网络时代,“短兵运动缺乏宣传,练习者缺乏舞台”的问题一再显现,导致短兵运动一直在探索,一直在缓慢发展[4]。近几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的重视和支持下,一部分体育院校及相关单位开始试验性地开展了武术短兵比赛项目。在2016年,在武汉举办了全国首届武术短兵比赛,在这同时,由兵击运动爱好者组成的民间群体也自发地举办了多次不同规模的兵击交流赛及活动,其中包括邀请海外兵击领域的专家授课、教学等等。

四、传统武术技法在现代兵击运动中的应用探究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数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结晶。传统中华武术技艺中包含着种类繁多徒手搏斗技术和变化万千的器械搏斗技術,其中器械大体上包括长兵器、短兵器和软兵器等等,这些对于当代兵击运动的参与者而言都有着不可言喻的借鉴价值。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传统长兵器,传统的长兵技术无论在古代军旅还是在民间均有传授,流派繁多,各有特色。著名的流派有杨氏梨花枪、沙家杆子、马家枪、峨眉枪、六合大枪、奇枪等。近代,从长度和技法来说,有大枪和花枪之别,就握枪的方法而论,则又有阳手和阴手的区分。操练方法一般包括散招、对劈、套路3部分[5]。留存于世的关于长兵的武术典籍也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手臂录》是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详尽地记录了古代各门派枪术的招法和诸多学问。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所著的《剑经》则是棍术方面的武学专著。

中国的短兵器包含有中华武术的刀、剑、鞭杆、苗刀等等,短兵运动则包含了这些兵器的套路和技击技巧。这些技法是中国传统刀剑格斗技艺的延续,根基深远,内涵丰富。中国短兵格斗技法多样,包含刺、劈、砍、斩、崩、点、撩、挑、扫等九种方法。此外,这“九法”结合各种步型步法,闪转腾跃的方法又可转化出各种形式的打法,如有高式、有低式、还有卧地式;有站式,有跳式,还有地躺式打法;在手握兵器方面,有单手、有双手、还有换手握法[6]。中国的短兵器技法灵活多变,对于当代兵击运动的参与者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

除去最为人所知的传统长短兵器之外,中国古代还有九节鞭、麒麟鞭等各类软兵器、绳镖等暗器以及子午鸳鸯钺等奇门兵器,数不胜数。这些传统器械的研究、挖掘、使用和技艺的展现对于现代兵击运动的开展和参与而言也不失为一座价值丰富的功夫宝藏。

五、结论

在全球化背景下,体育资源的高效便捷的流通、体育文化的大范围传播必然会使紧张刺激的体育项目得到更好更快的产业化发展。在安全的护具及完备的规则下,有着无穷魅力的现代兵击运动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现代兵击运动在国内的兴起为复兴复原中国传统兵器格斗技艺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传统兵器练习者提供了舞台。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长短兵格斗技艺等兵器格斗技艺对于现代兵击运动的参与者有极大的学习价值,可被应用兵击运动对抗性比赛中。

参考文献:

[1]汪华锋.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 (06):154-155+157.

[2]邓星华,黄彦军.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 (4):5-9.

[3]敬晓庆,于孟晨,师爽.中国兵器文化概要[M].西安出版社,2017,6.

[4]程亚楠.现代武术短兵运动发展前景探究[J].武术研究,2018 (1):6-8.DOI:10.3969/j.issn.1004-5643.2018.01.003.

[5]王华峰,段全伟.中国长兵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6.

[6]戴小平.中国短兵[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体育产业
传统武术文化资源治理的逻辑与路径研究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传统武术在校园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体育产业之篮球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