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福成 李家驹
张育敏,一位身材墩实,让人感觉踏实的中年汉子,他性格开朗快人快语,三句话离不开谈技术创新,说话间似有一直跃跃欲试的样子。他,连续8次荣获上海市局级先进工作者、先进共产党员,上海水上卫士,先进基建工作者,如今虽然已近60岁,但仍然坚守在民营企业技术研发的岗位上。他历时7年,主导研发了“装配式复合增强构件+预膨胀化学锚栓隧道桥梁结构快速加固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施工效率及安全性高、构件抗压性抗弯性强、防腐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加固后结构荷载轻等特点,同时和绝大多数新技术不同,复合增强构件相比传统工艺,综合造价更低、经济效益显著。他天生喜欢技术创新,已经拥有10多项国家专利。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到一名碩果满枝的桥梁隧道复合加固专家,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张育敏不知疲惫地攻关不止?翻阅张育敏的履历,我们有了答案。
一、军人家庭的熏陶、部队熔炉的锤炼,赋予了他主宰人生的军魂,酿造了他勇于攀登,冲锋不止的拼劲,支撑着他攻克一个一个技术难关,以过硬的技术素质,弥补了装备落后的缺陷
1980年底,军人家庭出身的张育敏,从上海市的一所重点高中毕业了,第一志愿是报名参军。这个想法,与他的军人父亲对他的希望不谋而合。入伍后的第一个岗位,是在海军舰艇兵的一个技术培训基地。因为父亲是技术兵出身,转业后也在军工企业负责技术工作,对儿子在部队学技术要求特别高。部队这所大学,其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使张育敏从身体素质、综合知识、军事技术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作为一名新兵,张育敏在部队上的第一课,就是听着军事教官告诉大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大多数是从海上来的。毛泽东同志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并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那时刻,在张育敏一颗年轻的心灵中,就有了想法和目标:建立强大的海军,也需要我们这一代年轻的海军战士的努力奋斗,每个战士学好技术本领,干好本职实事,也可以为海军强大添砖加瓦。紧张的军事训练和舰艇机电业务一天天过去了,人黑了,但身体强壮了,军事技术和业务也在飞快提高着。一年后,张育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海军舰艇机电技术兵。
80年代,我们国家的海军舰艇装备还非常落后。怎么办?老兵说得好,装备差,我们的技术业务能力不能差。弥补装备上的缺陷,人是主要因素,只有努力加强业务技术能力!舰艇轮机舱就是战场,出海执行任务,为了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战士们几天几夜吃住在轮机舱是常态。返回基地后,为保证舰艇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状态,必须随时将航行中发生的轮机各种故障及时排除,以保证舰艇可随时出航。当时我们的海军舰艇的抗风能力较差,特别是张育敏所在的是小型舰艇部队,基本上8级台风以上是不能出海的。
在一次部队舰艇发射导弹训练时,海上遇到11级台风,基地的指挥艇在返航途中触礁。触礁的舰艇与艇上所在的海军官兵都危在旦夕需要紧急救援。当时张育敏所在的舰艇正在避风港,并且该艇的吨位和抗风等级是完全不符合在这么大的海浪出航的,但在当晚能在附近的、最快能派出出航抢救的海军辅助船也就是这一艘艇了。军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海军基地下达了战斗任务命令,不容大家半点犹豫。因为平时的战备准备充分,战时才能拉得出。十五分钟后,当年的老艇长殷仁康,七十年代的优秀海军老兵,非常清楚这次任务的危险性,神色严峻地对全体十一名水兵战士问:舰艇不行,你们行吗?最后,对着轮机兵张育敏问了一句话,主机是心脏,能保证正常吗?得到的是有力的回答: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由于依托平时练就的过硬技术,在通过全艇战士整整九个小时与十一级台风生与死的博斗后,遇险的首长和中国导弹专家安全了,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张育敏舰艇官兵荣立集体三等功得到了上级的通报嘉奖,此战的成功证明了一句话,船与设备的落后,人的技术素质是能够弥补的。老艇长至今在战友聚会时还经常说,我们曾经战斗在一起,虽然舰艇设备还比较差,但我们很自豪,每次都靠过硬的技术,出色的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的战备任务。他的艇,只要张育敏和他的战友在轮机舱岗位,再大的风浪,他也会很放心,毫无后顾之忧,这是老艇长对张育敏和他的战友最高的褒奖。完成这些危险出海任务,在张育敏的军旅生活中只是冰山一角,给张育敏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只有战士们技术过硬的本领,才是排除千难万险的决定因素,才能体现军人本色。
二、退伍不褪色,张育敏以工作需要为自己的志愿,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
1984年底,张育敏与许许多多的老兵一样,退伍回到了地方,在上海海事局巡逻艇轮机部做了一名机匠工。有人说,当过兵的人,只有留下一本退伍证和回忆,张育敏却认为,军旅生活虽然结束了,但军人的本色和执着永远不能变,他继续执着地钻研技术,很快考取了轮机员技术职务证书,在海事的海上执法抢险过程中又能如鱼得水,独当一面了,不久又被任命为海事巡逻艇轮机岗位实际操作考核官,部队和地方学的技术得以充分发挥。随着海事事业和执法模式的改变,对海事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一专多能已经提上了日程,接受继续教育已刻不容缓。在完成了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过紧张复习备考,张育敏考入上海港航政管理学校全日制,危险品运输管理专业。这主要是化学专科为主,这与张育敏以前熟悉发动机机械专业是截然不同的专业,也正是这几年的化学专业学习,为他后来的创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三年毕业后,张育敏满怀信心地回到了海事局,出乎意料地是局领导安排他到上海海事局大厦建设工程工程指挥部去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工作,面对全新的建筑方面的专业,张育敏只有半年准备,能行吗?但服从命令是部队的传承,没有想通也必须报到上岗。军人出身的他,本色依旧,发扬艰苦奋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边干工作边学习;两年后,海事大厦建造完工的同时,张育敏也顺利通过了建筑项目经理资质考试。
随后上海洋山深水港启动建设,上海港VTS水上交通管制系统项目需要配备海上雷达站来全面覆盖深水航道,保证深水港航行安全。领导又把这个艰巨的建设任务交给了张育敏,他没有犹豫,接受了这项危险而光荣的任务,又开始努力学习雷达站的相关知识。
海上雷达站选址建设的地方都是一些无人岛礁,航道中礁石密布,吃水深的铁质船根本无法驶入,只有雇佣木质小型渔船登礁选址。每次登礁及撤离都是一次危险的过程:海上台风频繁,有时上礁时带的食物吃完了,被困在礁石上半月以上下不了礁是常事。没有吃的,一连饿了几天,大家只能在礁石中抓一些小螃蟹来充饥;没有淡水,就接海上雨水饮用;没有蔬菜,就吃维生素C;没有航道、码头,无法用大型运输船装运建材和雷达设备,就用小型渔船来驳运。无数建材、设备,硬是用人拉肩抗,自带发电机,蚂蚁搬家似地运上岛礁施工。只用了三年,就完成了鸡骨礁雷达站,崇明岛雷达站,佘山岛微波中转站,吴淞口雷达站、交管中心站的建设工程。这些雷达站、交管站,现在都成为了上海港洋山深水港航道保驾护航的基础设施。
2004年的一天,张育敏又像平时一样,雇佣渔船,带着一队雷达技术人员在鸡骨礁雷达站进行设备运行调试,撤离时,由于突然起風,一个巨浪,将渔船系泊的钢缆绷断,断裂的缆绳直扫向正在全神贯注指挥撤离行动的张育敏的双腿膝盖,一下子将他打翻在甲板上。经诊断,左膝半月板严重变形。事后张育敏在整整躺在床上的一年里,他做了慎重的考虑,曾经军人生涯早已结束了,现在热爱的工作也会由于腿伤今后不可能再胜任,否则会给组织上带来负担,这是他万万不愿意的。2006年初,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张育敏,郑重向组织递交申请,提早内退——那一年他46岁。
三、腿受重伤但人的意志不能衰退,精神不能服输,张育敏顽强地选择自主创业
内退后的整整三年中,张育敏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的康复锻炼,他又能自己走路了。部队的锤炼,使张育敏从骨子里成为一个不愿虚度人生的人,他很快他给自己设定了下一个人目标——自主创业。他组织了几个下岗的战友,退休同事,开始创办公司,力图实现自己新的人生的价值、军人的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是他的企业始终贯穿的主线——在这几年中,张育敏先后主导发明了机械式地下泵房溢水自动关闭阀、联合研发了钛金属(食品级)水箱涂料、机械式智能停车架等成功的产品,加之因为有着多年的管理经验,公司做的有声有色。
2012年初,张育敏几个以前的朋友找到他,他们在研发一种隧道的新型加固产品的过程中遇到了棘手问题,技术上存在瓶颈,经费方面也有困难,希望邀请张育敏加入研发团队,来主导整个项目,并在研发经费大力支持。了解了项目背景后,张育敏非常兴奋,因为如能够研发成功,这个技术在解决隧道加固方面将是极大的突破!他当即拍板同意并投资研发费用。
激情过后,整个研发团队马上面临着残酷的现实:这个研发项目需要涵盖太多知识领域,很多都是以前没有人走过的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几年过去,一千多万元的投入后,产品还是不满意,几个配合的研发基地也因资金短缺先后倒闭,早期邀请张育敏参加项目的四个合伙人只剩下张超[国铁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一个人,张超也是一个自主创新的疯狂爱好者和化工专家。他对张育敏说;我佩服你军人的毅力,我不会走,相信我们的方向肯定是对的,一言为定,咱们继续干!
四、“硬度大的骨头有啃头”。凭着攻坚克难的军人天性,面对桥梁隧道的复合加固重大技术难题,张育敏率领战友们发起了新的冲锋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及桥梁的数量大幅增加,这些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营安全是重中之重。隧道桥梁的结构由于自然使用年限、施工过程管控、局部超载、周边工程基坑开挖不当等因素,导致局部结构产生变形、错台、混凝土开裂、渗漏水等病害现象,如不及时治理,将对正常运营带来巨大的风险。监控和遏制隐患发展,保障运营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复合增强构件技术的研发成功,既能满足运营方快速加固的安全需求,减少停运营时间,又能降低综合成本,装配式这种把现场工程前置到工厂的理念也代表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将创造出十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向技术痴迷的张育敏对这项能力助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次隧道桥梁复合材料加固新型技术讨论会议上,张育敏主动请缨承担技术攻关。这一承担,就执着地奋斗7年,别人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迷上项目是缘分,研发过程靠执着。这个项目难度大,攻关有干头!
在前期的技术调研、及通过和业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交流中,张育敏非常深刻的了解到,随着中国各种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运营中的隧道不可避免会逐步产生各种病害,而维护运营中隧道的安全,是未来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但传统加固法在运营隧道中施工时间长,效率低、成本大等缺点限制了很多病害的治理效率,为此张育敏给自己和团队定下了研发一种新型的高效复合材料加固技术的使命和目标。
张育敏天生喜欢技术创新,这些年已经拥有10多项国家专利,为了专注投入复合加固技术的研发,他退出了曾经联合创办过的设备安装公司及新型涂料公司,把这些年的经营收入,全部都投入这个新项目中。为了筹集更多的研发经费,张育敏背上了200多万元的债务,但他没有丝毫退却,以军人坚定不移的执行力,把研发复合材料加固技术看作是一个主攻目标,把自己牢牢地钉在攻克这个主攻目标的阵地上。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每个分项技术的攻克过程都亲力亲为,终于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
在自主创新的路上,张育敏坚持战斗在岗位上,做不了高大上的事业就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成功-失败-再成功-再失败-直至最后的成功。认定一个目标,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以前的几个战友因年纪大退休了,张育敏和张超按照既定的目标借钱、招人、学习、钻研,只要还有一个技术方面的缺陷没克服,他们就咨询行业专家、去全国各地跑相关的单位交流。诚心感动“上帝”,他们的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建模和理论计算,得到了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团队的长期支持。随着技术难题一个个被攻克,产品雏形呼之欲出。2015年的一个夏天,正好北京的几个好朋友来上海看张育敏,聚餐时又谈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王大润、马可飞,国内知名大学的研究生都在北京大型央企和上市公司从事相关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几个老朋友废寝忘食的帮助张育敏仔细分析了研发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那一天结束后,张育敏得到老朋友的告诫是,这种利国利民的项目千万不要放弃,它可以对中国桥梁隧道加固行业起到划时代的革新作用,后续资金与市场推广由他们来解决,大家共克时艰。几个月后,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大润和可飞先后辞去大企业优厚的待遇前来加盟技术攻关,由全新的四人组合开始筹建国铁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大家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新一轮的研发工作中。团队更加强大了,资金也跟进了,研发项目顺利推进。
2016年6月,在公司的江苏省昆山实验基地,成功完成国内首次超薄型装配式复合加固构件和预膨胀化学锚栓的加压测试。在上海同济大学的指导下,进行了隧道盾构管片整环加固承载力应用研究试验,加固后的管片承载力超过63吨(全面超越传统工艺的指标),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016年11月,上海同济大学出具了试验研究结论报告:新型复合材料在加固隧道管片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方面均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2017年3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查新咨询中心出具了新技术科技查新报告。2017年3月10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组织全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专家进行项目评审会,颁发了科学技术成果评审通过的证书。2018年10月,该项目获得了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的第九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
试验成果向全行业展示了其先进的技术水平。这种装配式复合加固技术,不仅在隧道加固领域内有突破性的创新,还可以应用到桥梁、大型涵洞、战备坑道等特殊的加固场景,为祖国公共交通安全和国防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