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友岚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是指在户外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织在一起进行学习和游戏的活动。其作为一种开放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一种新形式。借助户外混龄游戏,可以进一步挖掘幼儿的潜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交往水平、创新意识,让他们身心愉悦,在新鲜、有趣、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学习,最终达到相互影响、共同提高的目的。华爱华教授在《幼儿游戏理论》中指出:“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可见混龄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近两年,我园结合“十三五”课题开展了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创新探索,由此获得了一些收获和启示。
开展户外混龄游戏以来,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户外混龄游戏的认识,对其价值也逐步明晰。
(一)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
首先,户外混龄游戏一改以往幼儿只能跟随教师,限制在某一个场地、某一种游戏的状况,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各类游戏,促进动作及身体技能的发展。其次,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年幼幼儿在年长幼儿的帮助下,会更愿意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促进动作发展,培养乐于尝试、坚强勇敢的品质。年长幼儿则在为年幼幼儿尽可能完美的演示过程中,实现了动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升幼儿认知、心理的发展
首先,由于户外混龄游戏活动中对象在年龄和已有经验上存在差异,就造成了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事物、探究事物方式方法上的不同,这也使得幼儿能够通过游戏获得更加丰富多元的经验,从而更能够通过游戏有效激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其次,户外混龄游戏时幼儿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判断大小轻重、速度快慢、距离远近等,从而能促进多感官得到发展。最后,户外混龄游戏有助于幼儿对身体机能的认识,幼儿参与各种游戏的过程,也是对自己身体机能不断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在参加游戏的同时带来身心的愉悦体验,从而促进幼儿多种心理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三)增强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不同年龄段幼儿间的互动交往可谓是户外混龄游戏的精髓。在户外混龄游戏中,我们发现年长幼儿常常会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成为年幼幼儿的榜样。年长幼儿在帮助年幼幼儿顺利参与、完成游戏的进程中,双方的自信心都会不断增强。此外,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责任感也会不断增强,年长幼儿会自发地照顾年幼幼儿,年幼幼儿在感受同伴的关爱中,也会发生情感迁移,尝试关心他人,逐步加强责任意识。长此下去,有利于幼儿养成独立自信、友爱负责、互助合作等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幼儿在户外混龄游戏中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过程,也使幼儿的意志品质、情绪情感得以发展,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合作分享等社会性行为会随之产生,混龄游戏的意义得以体现。
在充分认识到户外混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之后,我们在尝试开展户外混龄游戏中发现要想实现户外混龄游戏的价值说易做难,有这样几种现象存在:
(一)户外混龄游戏停留在形式上的“混”
开展户外混龄游戏之初,每当开始的音乐响起,幼儿在一阵欢呼声中奔向各个区域,场面热闹生动,教师们也为之雀跃、激动。可一段时间后,细细观察会发现游戏中有些幼儿无所事事,有些幼儿满场乱跑,还有些幼儿只是旁观,处于游离状态。我们曾分区域进行过观察,记录各区域5分钟时间段内幼儿换区的人数,发现在我们所观察的多个区域中,以每个区域平均20人计算,幼儿换区的人数多达十余人。可见,混龄游戏的热闹场面还停留在形式和表面,幼儿缺少在区域中的长时间游戏和探索,这无疑是需要思考的。
(二)户外混龄游戏中异龄幼儿间的互动行为较少
在开展户外混龄游戏时,为了便于区别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我们准备了三种颜色的手环分别给小中大班幼儿佩戴。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间的互动仍然是以同班、同年龄段的互动居多,异龄间的幼儿虽有互动,却相对较少,有些还因为是姐妹兄弟的缘故。为此,我们和幼儿进行了谈话活动,从谈话的一百多名幼儿中了解到,幼儿间缺乏异龄互动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两种:第一,主要集中在3—4岁的年幼幼儿,他们能力相对较弱,选择材料时他们往往争不过哥哥姐姐,加上他们不认识哥哥姐姐,因此游戏开展会无所适从;第二,主要集中在5—6岁的年长幼儿身上,他们觉得和年龄较小的幼儿没有共同语言,年幼幼儿跟不上他们的游戏节奏,玩不到一块儿。幼儿间存在的年龄、认知和能力差异造成了户外混龄游戏中异龄互动行为较少出现的现象。
(三)户外混龄游戏缺乏科学完善的活动计划
每一种形式的游戏都应该有其独特的价值,教师在组织游戏过程中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游戏和幼儿特点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和计划。而这正是目前开展户外混龄游戏所欠缺的。以笔者在一次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的观察案例来说,游戏开始了,幼儿陆续进入区域,教师任由参与游戏的幼儿随意组合,在简单讲解了游戏规则之后,幼儿便进行分组建构。游戏结束后,幼儿听音乐收拾整理后各自回到所在的班级集合。在这个案例中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教师并没有对混龄游戏进行科学的计划,没有按照混龄游戏的要求分组。同时,在游戏开始时,教师只草草讲了游戏规则,对于游戏的目标、主题等都没有和幼儿商讨,幼儿在游戏中大多是随意建构,教师也缺乏过程引导。可见教师缺乏对户外混龄游戏计划的制定导致游戏无法实现其实际的价值,大大降低了混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针对户外混龄游戏的实施现状,我们采取了一定的策略,推动户外混龄游戏的有效实施,真正发挥户外混龄游戏的价值,让游戏“混”出精彩、“混”出实效。
(一)创设丰富游戏环境,渲染混龄游戏气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多次提到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要求环境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蒙台梭利也倡导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可见,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身心发展能够产生极大的作用。户外混龄游戏的环境创设应体现生活化、情境化、趣味性和操作性强的原则,为幼儿营造宽阔、开放、有趣、自由、富有吸引力和指导性的活动环境。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我们除了创设不同的游戏区域和相应环境外,还在游戏场所的醒目位置利用展板和幼儿一起制作“户外混龄游戏区域分布图”,以便幼儿更好地熟悉环境和区域布局;制作“我是哥哥姐姐”“哥哥姐姐知道吗”“弟弟妹妹要学习”等展板,引导幼儿了解各自的职责、要求,鼓励异龄幼儿间相互交往,合作游戏。另外我们还在每个区域分别设计了游戏规则图和玩法設计图,供幼儿自主学习,了解游戏规则、玩法,以更好地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解决了幼儿不知道怎么游戏的困惑。加之这些展板在设计制作中全程和幼儿商讨,师幼共同完成,促使幼儿对其内容产生认同感,因此在游戏中更愿意尝试,替代了教师的说教。
(二)科学投放游戏材料,保障混龄游戏开展
游戏材料作为户外混龄游戏开展的物质保障,其科学合理的投放是保证混龄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上我们注重:首先,多投放生活化、低结构的材料。譬如半旧锅铲、水盆、水缸、管子、小篮子、小推车、砖块、纸盒等材料,便于幼儿游戏时发挥想象和创造,持续游戏的兴趣。其次,尽可能提供数量充足的游戏材料。幼儿间缺乏异龄互动的原因之一就是存在幼儿对材料的争抢问题,这是由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为了避免异龄幼儿的冲突,我们尽量在游戏时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当然,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为了有意增加幼儿互动协作的机会,丰富游戏的玩法,我们也会适当控制材料的投放数量,给幼儿创造更多混龄合作的机会。最后,多投放多元化、有层次的游戏材料。在混龄游戏中,不同年龄的幼儿,对材料的操作能力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幼儿投放适宜的材料,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育原则,满足不同幼儿的活动需要。
(三)有意设计游戏环节,创造混龄游戏机会
为了增加幼儿间异龄互动的机会,我们在户外混龄游戏中,根据游戏的不同内容设计了需要不同年龄段幼儿共同参与完成的游戏环节,比如在骑行区设计“同乘一辆车”,在投掷区设计“大小抛接”,在拍照区设计“全家福”,在综合挑战区设计“带着弟妹来闯关”等游戏环节。同时为幼儿设计了一张游戏券,要求幼儿将和自己共同游戏的同伴记录下来,增加幼儿间的互动交往,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混龄游戏的机会。
(四)采用大带小的分组方式,形成混龄组合
我们通过前期的访谈,发现幼儿间不熟悉是造成异龄互动缺乏的原因之一。为了加快幼儿间的认识、了解,我们尝试在每周的周一下午和周五下午组织小中大对口班级开展混班活动,采用幼儿自选和教师协调的方式将幼儿进行分组,每组有小中大班幼儿各一人。教师为每组幼儿准备一本记录册,周一时组织各组幼儿协商制定本周户外混龄游戏的计划,周五时分享本周小组共同户外混龄游戏的经历。教师们通过班级群邀请各组幼儿的家长建立交流小群,更好地促进三名小组成员及其家庭的交流交往。这样的方式很快加深了幼儿间的认识了解,在相互协商、分工合作、共同游戏中增进感情,获得发展。
(五)及时组织异龄评价,鼓励同伴互赏
在混龄游戏结束后,我们会组织幼儿分组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将在混龄游戏中捕捉到的幼儿活动场景照片或视频播放给幼儿欣赏,并鼓励和引导幼儿正面评价游戏伙伴的游戏过程和游戏成果。在交流中,年长幼儿常常会为年幼幼儿的想象力和游戏中的进步点赞,而年幼幼儿则会对年长幼儿能够完成难度较高的游戏表示羡慕和表达想要模仿学习的愿望。在这样良好的交流中,年幼幼儿得到了哥哥姐姐的赞赏,自信心和满足感不断提升,对于此类游戏的参与欲望会变得更强;而年长幼儿在弟弟妹妹的羡慕声中,无疑也会对游戏中自身能力、团队协作等更加自信,也更愿意和弟弟妹妹一同游戏,并表现出榜样的作用。
(六)合理开发园本课程,丰富混龄游戏内容
四月,幼儿园里飞来了许多蝴蝶,正在参加户外混龄游戏的幼儿立刻就被吸引了,他们跑着、叫着、追赶着。教师们抓住契机,开展了蝴蝶的相关课程活动,并将之与户外混龄游戏结合起来,在相关区域进行了编织捕蝶网、看蝴蝶、画蝴蝶等系列活动,不管是年幼幼儿还是年长幼儿在活动中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观察对象,他们相互交流,其乐融融。这样一个随机生成的课程案例给了我们启发,当我们寻找到幼儿共同的兴趣点后,幼儿的游戏参与性、积极性、学习动机会更强烈,教师只要适当引导,适时推进,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由于有了课程的指引,也会让户外混龄游戏的发展目标、活动计划更具体详细,活动内容更丰富多样,教师的指导也更有的放矢。
(七)促進教师专业成长,保证混龄游戏高效
户外混龄游戏从材料投放、方案制定、活动组织、有效指导等方面都比单独组织同年龄段班级的游戏更具难度。教师必须清楚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和幼儿的能力水平,才能在游戏中进行有效指导。因此游戏中教师要成为一名细致的观察者,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追随和支持幼儿的游戏需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同时,教师要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尝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把握幼儿自主游戏和教师指导之间的度,既不要随意打扰幼儿游戏,又要有效发挥引导作用,保证混龄游戏的高效开展。
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发现户外混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看到了户外混龄游戏有效组织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户外混龄游戏“为何混”“怎么混”,科学使用策略,才能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好户外混龄游戏,也才能通过户外混龄游戏促进幼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让混龄游戏“混”出实效,“混”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