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挺 张文胜 单玉紫枫
民营经济是宁波的发家之本、当家优势,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变化,造就了宁波今天的综合实力和城市地位。宁波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民营企业主动作为,苦练“内功”,在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各显神通”,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找准时代方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能级,以时不我待的姿态书写了宁波民营经济发展的华丽篇章。
东方电缆:自主创新锻造“大国重器”
2018年12月11日,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新征450亩土地新建“高端海洋能源装备电缆系统项目”,项目总投资15.05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5.23亿元。此项目基地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企业高端海洋缆及智能交通用装备电缆的制造水平。
近段时间,东方电缆可谓喜事不断,不仅承接了华能江苏大丰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项目的全系列海底电缆系统,还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金字招牌”再一次凸显企业综合实力。
东方电缆坐落于宁波市北仑区,作为中国海陆缆核心供应商,多年来一直在科技创新、质量管理、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拥有500kV及以下交流(光电复合)海缆、陆缆,±535kV及以下直流(光电复合)海缆、陆缆系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和运维服务能力,并涉及海底光缆、智能电网用电线电缆、核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电线、综合布线、架空导线等一系列產品。目前企业综合实力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前十强,已经形成陆缆系统、海缆系统和海洋工程三大产业板块。
一直以来,东方电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在我国海底电缆和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等高技术产品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源动力,越专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市场的机会越大。”在公司董事长夏崇耀看来,自主创新是企业的成功之道。
近日,国家电网浙江舟山500kV联网输变电工程用国际首根500kV(含软接头)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在东方电缆海缆专用码头正式交付。该海缆由东方电缆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海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意味着海缆软接头技术成为中国海缆制造企业的中国“芯”,也让海缆制造长度延伸到无极限成为现实。东方电缆成为业内唯一具有500kV海底电缆本体和500kV软接头工程应用的企业,真正攻克了大长度交流海缆的核心技术难题。
“为了掌握这门可以独步全球的‘绝活’,我们可谓‘十年磨一剑’。”东方电缆总工程师周则威说。十年间,东方电缆先后解决了超高压海底电缆的设计、大截面阻水导体制作、光纤复合、大长底连续制造、软接头技术、关键附件设计制造和测试中的关键技术等问题,并建立了超高压海底电缆生产线和测试平台。未来东方电缆还将继续突破±535kV直流海缆和软接头技术。
翻开东方电缆的“成长档案”,不难发现,“专注创新”“自主研发”就像是两个印记,牢牢地印在这家“制造强企”的身上。
2005年,开始研发光电复合海底电缆;2007年,中国单根截面最大、110kV无接头最长的光电复合海缆投放市场,首创国内四个第一;2010年,中国第一根自主知识产权的220kV干式交流海底电缆交付使用;2010年,中国首根自主研发的动力脐带缆出口东南亚……截至目前,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东方电缆已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5项,在海底电缆和海洋脐带缆产品制造领域独创了17项核心技术,共获得57项专利,国内海洋缆专利数量第一,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居国际先进水平。
获得品质上的话语权后,标准的制定让东方电缆朝一流企业迈进了一大步。东方电缆先后牵头制定工业行业标准《110千伏海缆标准》,与上海电缆研究所等共同牵头制定了220kV海缆国家标准。在海缆领域,东方电缆已经成为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之一,也是国内唯一掌握海洋脐带缆的设计分析能力并能进行自主生产的企业。2017年,东方电缆的产品被《经济日报》誉为“国之重器”。
2018年前三季度,东方电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分别同比增长36.9%和212.9%。
据悉,我国海上风电到2020年末的目标是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G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GW以上,重点推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和装机规模。这将成为东方电缆的发展机遇。
周则威说,未来,东方电缆将继续把握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遵循“东方制造·高端引领;健康东方·成就未来”的战略思路,力争早日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的愿景。
奥克斯集团:品牌建设彰显“霸王之气”
从2016年的157.42亿元,到2017年的165.18亿元,再到2018年的198.22亿元,世界品牌实验室最近三年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上,奥克斯以家电企业身份参选,价值逐年提高,排名不断前移。
奥克斯能够获得世界品牌实验室的持续关注与认可,正是源于其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成为世界品牌的愿景,以及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与之相适应,随着奥克斯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奥克斯空调的销售额也是一年一个台阶。从2015年的506万台,到2016年的735万台,再到2017年的1150万台,奥克斯空调销量近三年来的增长堪称“疯狂”。在产品、品牌、渠道、品质、产能等多维度创新突破的奥克斯,已经具备巩固行业前三乃至向行业顶端发起冲击的实力。
奥克斯空调创立于1994年10月。回顾其发展史,从最初的“先做销量再做品牌”,到后来的“边做销量边做品牌”,再到现在的“提升品牌促进销量”,奥克斯先后实施了三次重大品牌转型。而正是这三次变革,一步步地成就了奥克斯独特的品牌符号,为奥克斯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用特立独行的事件营销方式书写行业新的游戏规则,是奥克斯迅速成长壮大的最强利器。
在相对比较成熟的空调市场上,一个新生企业要想成为后起之秀,真正实现后来居上,并不容易。但是,奥克斯却用出奇制胜的手段和创造性的营销手法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理想”在短短数年间变成了现实。通过利用有效资源,奥克斯取得了爆炸性的营销效果,迅速提高了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几年后,在行业整体成熟和市场变化的大背景下,奥克斯开始转变策略,将提升产品销售的重点转移到“边做销量边做品牌”上来,努力将品牌知名度向品牌美誉度转变。奥克斯开始坚持销量和品牌齐头并进,从单纯的事件营销模式向销量与品牌相结合的营销模式转变,也就是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过渡。
此后,出生“草莽”的奥克斯逐步显现出“霸王之气”,走上了一条品牌整合的传播之路:一方面,奥克斯花费数亿巨资高薪聘请海外技术专家、设立工程技术中心、引进国际领先生产设备,进一步确保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奥克斯主动出击,借助名人效应进一步打响品牌,并通过央视等媒体塑造品牌。此外,奥克斯还提出“市场不可失,条件可以谈”的营销策略,促进销量,开拓市场。
坚持销量和品牌齐头并进的发展思路,使奥克斯走上了一条品牌整合的传播之路。
2013年,奥克斯已经有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于是,他们又提出“提升品牌促进销量”。
奥克斯致力打造品牌新形象的做法展现了企业发展的新曙光。2018年12月10日,在宁波东钱湖举行的奥克斯品质白皮书发布会上,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透露:奥克斯空调连续3年内外销增长率行业第一,实现 27个国家的市场销售翻番、69个国家销量稳居前三……这一系列的数据已经表明,奥克斯空调成功实现了从量到质再到智的跨越。
这几年,奥克斯空调还在品牌年轻化、时尚化方面进行探索,致力于将跨界理念做到极致,并取得了一定突破。跨界明星、时尚娱乐事件、电影营销……奥克斯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的“印记”植入用户心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标签。
2018年5月26日,一年一度的“法拉利赛道日嘉年华”盛事在上海拉开帷幕。奥克斯凭借不俗的实力,在众多知名品牌中脱颖而出,以“首个空调品牌”的身份成功与法拉利俱乐部达成跨界合作。
活动首日,奥克斯发布品牌升级“蓝计划”,宣布从形象、技术、产品等多个维度实现品牌升级。同时,奥克斯与法拉利俱乐部跨界合作的高端专属定制款空调概念亮相。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奥克斯用营销策略助推品牌抢占市场。
同年7月28日,由奥克斯、京东联合发起,SCC超跑俱乐部倾力加盟携手打造的“AUX超跑红竞速趴”盛大召开。奥克斯创新性地将新品发布与超跑竞速相结合,突破“产品孤岛”的发布形式,打造了一场急速激情的超感官盛宴。
奥克斯品牌的提升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2017年12月,奥克斯宁波智能工厂落成,投产之后,新增年产能700万套,年总产能突破2200万套,整体交期缩短30%。奥克斯以更加标准化、高周转率的技术实力,实现了产品品质的全面提升。目前,奥克斯集团正规划投资超150亿元筹建马鞍山、郑州、泰国等智能制造基地,全面实现空调产业全智能一体化。同时,奥克斯还在日本建立研发中心,实现了智能化产品占比超80%。
“这是奥克斯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在空调市场需求被充分激发的前提下,可以保证对国内外市场的充分供给,赢得先机。”奥克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奥克斯正向“千亿目标”迈进。2019年,奥克斯将继续提升自我,致力成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新标杆。
公牛集团:人才引进成就“双料冠军”
2012年销售额比2010年翻番;2014年销售额比2012年再翻番……当外界以为现象级“神话”即将终结时,2017年,公牛集团产值较2014年增长超过100%。 2015—2017年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45.16%。如今,公牛集团正紧锣密鼓,为即将到来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做准备。
高速、稳定,这对看似矛盾的愿景,在这里神奇地合二为一。而在“公牛飞奔”背后,一个链式引才的故事呼之欲出。
2007年,公牛集团正式进入墙壁开关插座领域。在经营过程中,公牛集团敏锐把握了消费者需求,确定了“装饰开关”的产品定位,开发出了一系列广受市场欢迎的“装饰化”创新产品。到2009年,公牛集团经历了第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逐步从“家庭小作坊”成长为插座行业的“领头羊”。然而,高歌猛进中,董事长阮立平却有着深深的忧虑:公司管理模式粗放、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的长远战略目标,这些问题不解决,发展将难以为继。
与其困守,不如主动出击,阮立平决定引才增效。他一眼相中了国内某知名集团的一名资深的综合型高管。彼时,该集团是中国电器行业的王牌军,公牛相比之下只能算是一个小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为表达诚意,阮立平多次登门拜访。
“故事啊,要从一件西装说起,阮总当时真是比相亲还紧张。”公牛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助理张敏(化名)笑着回忆,每次到了这位高管工作所在地,向来低调的阮立平都会选择当地最好的酒店,还会在见面前换上名贵的西装,特地修饰一下自己。公牛的诚意最终打动了这位“大咖”。而他也不负众望,在出任公牛制造副总裁的短短几年内,便推动公牛实现了管理转型,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公牛成长为相对成熟的现代化制造企业,为企业后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用事业成就人才,是公牛的引才秘诀。“毫不夸张地说,高层次的人才团队,帮助公牛品牌再造了一个行业单打冠军。”张敏说,早在2006年,也就是在公牛进军墙壁开关业务之前,大规模高端引才就已经拉开序幕。
现公牛集团研究院院长原来所在的某国际电工集团,行业销售规模国内第一。公牛将其引进后,把墙壁开关产品研发、策划全部交由他负责。他带领研发团队,确定了墙壁开关应与装饰性定位相呼应的本质要求,以切合时尚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审美情趣,引领消费需求。其团队推出的G19金属开关、G22玻璃开关两大产品,单品销售过亿元,创造了行业纪录。
现公牛集团营销副总裁原属某国际电工集团。来到公牛后,他不断创新营销思路,组建新的营销网点,以“碎片化”渠道模式辅以顶级卫视广告,扩大品牌知名度,帮助公牛墙壁开关由零起步跃居行业第一,并在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上超过了第二名两倍多。
2013年,公牛墙壁开关进入快速发展期,现公牛集团供应链副总裁(原属国内知名企业)引进到位后,从交货速度、产品质量、制度管理等多环节保障了公牛制造“提质增效”。此外,在新厂房布局、立体仓库建设、推进企业智能制造等方面,他一路“保驾护航”,使公牛墙壁开关实现了快速增长。
高端人才矩阵组队完毕后,公牛集团旗下的插座(转换器)、墙壁开关的双料单打冠军引擎已经形成。其中,插座在国内市場占比近50%;墙壁开关自2015年起从国内市场销售第三一跃成为第一品牌,目前国内市场占比已超10%。此外,数码精品、LED照明两大产品,同样增势喜人。
以人才战略、核心技术和产品品质为支撑,实现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发展,公牛惊人一跃,有目共睹。其引才、用才、留才、育才机制和模式,也完成了从高薪招聘到制度吸引、从个体引进到齐头引进、从即时性到常态的创新蝶变。
据统计,2013—2016年,公牛集团累计招聘经理级及以上各类人才300多人。目前,共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新业务领军人才450人,已累计引进年薪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人才400余人。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仑新区时刊社、鄞州日报社、宁波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