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妹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起“民告官”的案子在网上引发众多关注。原告杨晓将自己的车停在有停车线的地方,被交警贴条罚款400元。为此,杨晓将北京市交管局朝阳某交通大队诉至法庭。此事耗时近两年,历经一审、被上诉、二审,最终法院判令交通大队撤销罚单。
有人认为:为了400元罚单,费这么大劲,不太值得,还不如把时间与精力花在陪伴家人和工作事业上。杨晓回应说:“如果只是我的私事,我其实挺随和的,但如果牽扯到大家的利益,我就愿意较真。有许多邻居都被贴条了,我们在这儿停了7年,怎么突然就违章了,我觉得有必要弄个清楚。”
作为公民,你对这一事件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同高考作文。
[点拨]
此作文题属于“时事评论”类文章,要对发生的事件或现象发表积极、正面、有价值、有意义的见解。写作时,要就事论事,选取恰当的角度予以多层次评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分析文题,第一段叙述了新闻事件。第二段则引用了别人的评价对事件补充说明。实际上,第二段给我们提供了写作的思路。对于此事,有两种观点可供写作者选择。一、站在杨晓的立场:①做人处事少一些淡漠,多一分求真(公平、正义);②公民要注重个人利益,更要维护公共利益;③加强监管,依法行政,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二、站在杨晓的对立面:①做事应考虑机会成本,不要因小失大;②珍惜时间和精力,多做对自己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提示语”明确设定了角色定位——“公民”。把考生的角色上升到了中国公民的角色,所以,要写好这一文题,应该站在时代大发展的角度,从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方面着手,文章的深度和高度会更上一个台阶。
原文
做敢于打破砂锅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听起来有点钻牛角尖式的倔强,但是在公众利益面前,我们正缺少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
在有停车线的地方停车却被罚了款,多数人一笑了之,却鲜有人站出来发声,为大家讨个说法。或许有些人会觉得为了一张罚单而大动干戈,劳神伤财,颇为不值。但在我看来,这无关乎“值”与“不值”,这代表着坚决维护公众利益的思想和勇气。
曾几何时,中国人对维护自身权利的概念一无所知,自身的利益一损再损,在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面前逆来顺受。近几年来,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维护公众利益的思想的火花开始出现燎原之势。村民匿名举报污水厂,是表达自己无声的怒骂;毒疫苗事件持续发酵,是人民群众站出来维护集体利益;而为一张罚单打官司上诉,更体现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并愿意为之付出行动。
“打破砂锅问到底”,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需要莫大的勇气。阳光照射的背后必有黑暗。在利益侵害面前,需要有敢于点亮火把,面对未知对手的勇气;演员的阴阳合同无疑是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可是多少人对此心照不宣,或陷入其中,或置身事外,数十年竟无一人打破这个“砂锅”,蒙十三亿中国人于鼓中!维护公共利益道阻且艰,前方不知道有多少“拦路猛虎”,多少不可逾越的大山。正是那些具有打破砂锅勇气的人,使我们的利益得到守护:若无崔永元的大胆揭露,又怎会有无数偷税行为得以曝光;若无宋丹丹等人的严厉指责,现在恐怕仍有许多“鲜肉”拿着极不合理的天价合同;若无《疫苗之王》的撰写与发布,不知这65万支毒疫苗将祸害多少无辜儿童;若无女星的呐喊,哈特·怀恩可能仍逍遥法外,而“wetoo”运动也不会发展得轰轰烈烈……
公众利益,无关乎大小,都值得我们捍卫;维权行动,无关于值与不值,每一次都意义深远。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行动起来,有那份“钻牛角尖儿”的倔强,做“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祖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绚烂多彩!
[诊断]
文章围绕“敢于做打破砂锅的人”来写,何为“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一定要把事情弄个清楚。此话侧重于“问”和“追究”,作者把材料事件概述成“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事件的概括过于含糊,不够准确。显然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并没有解读到事件的核心。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眼浅显,文章自然流于平淡。
文章虽然观点明确,思路较为清晰。但作为时评,对事情的分析和深度解读不够精准,对于事件所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意义没有深入挖掘,分数自然只能在46分左右。
升格
做权力的“吹哨人”
波伏娃曾说:“我与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在400元不合理罚单面前,多数人一笑了之,却鲜有人站出来发声。或许有些人会觉得为了一张罚单而大动干戈,劳神伤财,颇为不值。但在我看来,这无关乎“值”与“不值”,这代表着坚决维护公众利益的思想和勇气。
曾几何时,中国人维权意识淡薄,在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面前逆来顺受。近几年来,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维护公众利益的思想火花开始出现燎原之势。村民匿名举报污水厂,是表达自己无声的怒骂;毒疫苗事件持续发酵,是人民群众站出来维护集体利益;而为一张罚单打官司上诉,更体现杨晓勇于在公众利益受到侵害时向交警权力吹响警告的哨声,阻止其跨过公众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执法部门与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我们要如杨晓一般,勇于做权力的“吹哨人”。阳光照射的背后必有黑暗。在利益侵害面前,需要有敢于点亮火把、面对未知对手的勇气。演员的阴阳合同无疑是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可是多少人对此心照不宣,数十年竟无一人为此发声!维护公共利益道阻且艰,前方不知道有多少“拦路猛虎”。但是一些权力的吹哨人,使得我们的利益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守护:若无崔永元的大胆揭露,又怎会有无数偷税行为得以曝光;若无宋丹丹等人的严厉指责,现在恐怕仍有许多“鲜肉”拿着极不合理的天价合同;若无《疫苗之王》的撰写与发布,不知那65万支毒疫苗将祸害多少无辜儿童;若无女星的呐喊,哈特·怀恩可能仍逍遥法外,而“wetoo”运动也不会发展得轰轰烈烈……
这样的“他们”还有很多,“他们”都是社会的发声者,都是权力的吹哨人,更是法律与正义的坚守者。
杨晓的哨声不仅唤醒了人们对于公共权益的认识,也警醒政府检讨、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看到这起官司背后是执法部门权力的滥用,是人民对于民主法治的呼唤。杨晓向权力滥用吹响的哨声,理应成为政府改进执法工作、鞭策自身进步、把权力装进笼子里的警哨。让公民能够对政府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敢于对权力吹哨,形成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公众利益,无关乎大小,都值得我们捍卫;维权行动,无关于“值”与“不值”,都意义深远。唯有人人做权力的“吹哨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公共利益才能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才能在法治轨道上正常运转,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绚烂多彩!
[攻略]
时事材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中的热点材料。时评作文怎么写?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概括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表明自己看法,明确中心论点,即发现问题——“是什么”。
二、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联系社会,联系时代,有的放矢,就事论事,即分析问题——“为什么”。
三、这个事件给我们怎样的教训或者经验,促使我们怎么做;要多个角度深入挖掘,写出作品的深度。即解决问题——“怎么办”。
原作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两大板块中存在明显的不足。“打破砂锅问到底”概括不够准确、深入,改为“做权力的‘吹哨人’”就一针见血地抓住了事件的本质。作者如果在原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实质,就可以让立意更精准。再在行文中多一点剖析问题本质的意识,在文中加入对事件原因和意义的分析,相信文章品质会提升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