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得“好粮”酝“佳酿”

2019-09-10 07:22唐惠忠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1期
关键词:论据范文材料

唐惠忠

考点阐释>>

所谓“丰富”,即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的“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论据充实”专就议论文而言,指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观点的理由和根据(即论据)丰富而典型,论证全面而有力。

[范文例举][1]

自2000年以来,中国速度令世人叹服,中国成就震撼世界。在大飞机技术被国外严密封锁的条件下,我们依然创造出自己的C919;在风大浪急的海面上,我们建造了港珠澳大桥,从此天堑变通途……秉承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秉承着习总书记“创新不是别人能赐予的,特别是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的思维,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充满自信与活力,大步迈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成长得益于祖国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高速发展的科技使平板电脑、人工智能走进课堂,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先进的教育平台;社会观念的转变使素质教育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人格培养也成为教育的重点;国家提出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使高水平教师走进乡村,缩小了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乡村孩子也能接受优质的教育……无论是知识获取还是道德养成,祖国的发展无疑促进了这个过程,为新时代青年人的成长提供了巨大支持。

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择天下之英才而用之”,还是朱光亚写下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无不诉说着国家对于人才的渴求,对新时代青年人成长的希冀。事实上,在祖国的发展过程中,大批青年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建设力量,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几岁的墨子科技团队同样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成果。

(选自2018年北京考生《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

[范文解析]

本篇议论文既能呈现“时代”与“青年”的“新”,也比较清晰地论说了两者之间双向促进的关系,符合题意,结构清晰。另外,作者对当前时代热点有着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积累,所用论据丰富而鲜活,这一点为文章添色不少。

[类文生成]

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胸中有丘壑”,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所以,我们在积累写作素材的时候,要多措并举地积累大量材料,具体如下。

1.拥自然入怀。风的私语,花的叹息,飘洒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跃动在湖面上的一抹斜晖……日月星辰、山峰河流,乃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跳动音符,只有用敏感的心及时捕捉,才能谱写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

2.与课本交流。课本是编者的心血凝聚,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内容涉及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思家爱国、名人事例、名篇名句、诗词典故等。如果能抓住课本,广采博记,并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因时因地巧妙化用,必能开掘出五彩缤纷的“花圃园地”,成就一篇篇独具特色的美文。

3.和社会握手。社会生活是我们写作的不竭泉源。触及生活焦点,追踪时事话题,关注家长里短,放眼环球世界……身边琐事、国家大事、国际风云都是写作的绝好材料。只要你用青春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青春的心智观照这个世界,即使是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也能为你所用,任你驱遣。

[范文例举][2]

第二忌:只见表象,不见真相。

世人常常为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而抓不住事物本质或者误会了本意。只有眼光独到才能看到真相。古人认为兴亡在天命,而欧阳修却说在人事,即“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明朝重用宦官,常人以为皇帝昏聩,其实那是一种权力制衡,是用来对抗文官集团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西游记》表面在讲降妖除魔,其实是在谈成长与修行,这就是一种见识;《红楼梦》中探春看到賈府表面奢华,但离败落已不远,可谓见微知著。

第三忌:只见其正,不见其反。

世间之事常常祸福相倚并相互转化,所谓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安乐中潜藏着暗流,危机中孕育着希望。世人追逐五色却易目盲,贪求五味却易口爽。因此,我们要避免固守极端,多从反面着眼,否则殷鉴不远。孟子就曾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后唐之主沉溺梨园导致进退失据,古罗马盛极千年最终亡国。国家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庄子宁处“材与不材之间”,可谓深通其理;李开复“向死而后方生”,亦是一种彻悟。我们不但要看正面,还要看社会历史人生的反面。

知此者智,通彼者明。

要让自己视野开阔,视角独到,世事洞察,需要我们知远近、上下、高低、深浅、内外、主次、本末、先后,也需要知轻重、缓急、大小、虚实、强弱、胜败,还包括取舍、进退、因果、有无,甚至生死,等等。这样我们才能不但“知此”,更能“通彼”,也才能拥有正确的判断力,从而不被迷惑障难。由此,沃德也才能确定真正需要加固的实为弹痕少的部位。

(选自2018年吉林考生《修得慧眼破迷蒙》)

[范文解析]

片段从思想、逻辑、材料、语言等方面看,都堪称老道成熟。仅就素材选择来说,考生密集而又有机地融入了《红楼梦》《西游记》及南唐后主、孟子等精品素材,读来意蕴深刻。

[类文生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要写出论据充实的佳作,就要运用发散思维展开联想,要特别注意对各种材料的甄别、筛选。

1.材料要真实。有真情实感,是内容丰富、充实的根基。作文需要真实,但这个真实,不是仅仅对生活的自然摹写,而应是在生活基础上的再创造。因此,考生写作时根据为文需要,在把握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可对材料铺排渲染、锻造加工,借以丰富文章的内容。缺乏创意的胡编乱造,则对文章内容有百害而无一利,如不少考生曾一度采用神游太空、时间旅行、神鬼传奇、梦中奇遇等缺乏底蕴和真实体验的题材等。

2.材料要典型。材料典型,是内容丰富的命脉。典型的材料——既紧密贴合全文主旨,又具有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等优点的材料,往往有着巨大的说服力,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良好效果。

3.材料要充足。材料充足并不是举的例子越多越好,而是有两个条件:一是不同内容具有相对的意图一致性,从而使中心鲜明;二是不同内容有各自的代表性,使整体内容具有较大的涵盖性。

[有感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8年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已于11月健康诞生,基因编辑使她们将来可能具有天然抵抗艾滋病的能力。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这是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的历史性突破,但更多的人认为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科学伦理道德。

请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要求:①材料丰富,论据充实。②其他同高考。

[题目解读]

这个作文的提示语暗示,本次作文必须写成议论文。从材料末句可以看出,材料重心指向对事件的否定。所以,本次作文应从科学研究与科学伦理的关系上思考,可如下立意:科学研究有底线,科学家应维护科学伦理等。写作素材可选与材料相近的内容,如利弊共存的科学实例、著名科学家的道德事例,或古今中外的科学狂人、德不配才的反例,甚至可以选用当前手机对中学生的利弊事例等。

猜你喜欢
论据范文材料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可爱的小瓢虫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春色几许(简谱)
材料
摇摇鹅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赠送折纸材料
学滑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