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昭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6年前的新年贺词,一句“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让多少劳动者心潮起伏,把情感辐辏于为梦想打拼的每一个场景。
6年后的今天,新年贺词里出现了“减税降費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的郑重承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继续深化,提高技术工人收入呼声四起,平民创业环境日趋改善……
所有这些,又让多少一线职工充满了新的渴望—2019年,咱们的“钱袋子”会不会变得更鼓一些?
减税降费:利好工薪阶层
新年前一天,国家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手机APP的远程办税端正式开放,接受纳税人申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至此,新一轮个人所得税“减税行动”正式全面实施。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承受教育、医疗、住房“三座大山”重压的工薪阶层来说,这不啻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大礼包”。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40年来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22.8倍,2017年更是达到了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收入比40年前增长18倍,
毫无疑问,这是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40年。跨越人均收入“万元大关”,整整用了31年。跨越“两万元大关”,仅仅用了5年。今天,“三万元大关”已经越来越近。
然而,与工薪阶层对于提高收入的渴望相比,怎么让他们的“钱袋子”更快地鼓起来,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急迫课题。
由全国总工会完成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尽管职工全部货币收入平均值比2012年增长了40.8%,但只有32.2%的职工对自己的工资收入水平“满意”或“比较满意”。
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个人所得税法,自然成为工薪阶层增加收入的最大“政策利好”。
此次个税起征点调整以后,所有取得工资薪金的纳税人,都可以扣除5000元/月的基本减除费用并适用新税率表。仅此一项,大部分工薪阶层的个税均有下调,中低收入人群减税幅度更为明显。
当然,更让工薪阶层享受到优惠的还是“个税抵扣”。依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办法,超过个税起征点的收入还可以享受6类支出的专项扣除。包括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子女教育支出、纳税人本人的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子女的大病医疗支出、纳税人或配偶名下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纳税人的租房资金支出和纳税人赡养老人支出。
为了让更多的人都能得到“减税大礼包”,税务部门还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宣传服务。在上海,新的个税政策被“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广泛推送,上海税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均在其列,确保传播到位。与此同时,税务部门还推出12366智能咨询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的咨询方式,开展“靶向型”智能一体化个税改革宣传服务。
随着办税流程的简化,纳税人不光享受个税征收优惠,还能享受很多从未有过的便利。比如,只要申报个人信息就能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相关资料不用报送,自己留存备查即可。除了单位发放工资时扣减,还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信息办理扣除。
从2019年1月起,那些提前在个人所得税 APP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纳税人,当月领取的工资就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实发工资的数额出现明显上升。即便忘记申报或者申报延误,都可以随时继续申报,享受一次性补扣。
2019年,工薪阶层迎来的政策利好中,个税优惠仅仅是其中的一项。诸多刺激中国经济活力的财政措施,亦将在推进企业向好发展的同时,惠及生产一线的劳动者。
2018年12月下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宣布我国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开年第一周,李克强总理在一天内连续考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同样特别强调要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当天下午,萎靡多时的沪深股市即时普涨。
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在一个月内批复了8个城市及地区的城市轨道与区域铁路建设规划,总投资约为8600亿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发布的中国经济展望报告预测说,2019年减税降费规模可达1.5万亿元至2万亿元,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有望从二季度开始逐步回温,全年经济有望走出低迷,实现平稳增长。
这份报告同时预测,增值税或从三档合并为两档,企业所得税有望下调2个点以上,从而有效刺激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事实上,财政部部长刘昆描述的路径图里,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将共同发力,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其中,对于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更将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
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刘昆表示将“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包括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加强收费项目清单“一张网”建设。
这些看似与普通劳动者相距甚远的降费措施,恰恰是在不断夯实工薪阶层增加收入的经济基础。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就此分析说,大规模减税降费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为市场活力的充分释放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降费将切实减轻负担,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显然,打破成本过高这一制约企业主体活力的瓶颈,降低企业基础性成本和经营成本,必然可以提高企业对未来投资发展的信心。企业活了,就业自然稳定,工薪阶层的收入才能增加。
国企工资:改革决定机制
伴随着2019年的新年钟声,青海省国有企业职工迎来了又一个好消息。
依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国有企业决定机制将发生变化,工资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同单一的经济效益挂钩,而是通过一揽子因素综合确定。这些因素包括国家工资分配宏观政策、企业发展战略及薪酬策略,也包括劳动生产率和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
几乎同一时间,不同版本的国企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措施,在全国不同省市分别开始实施。
在北京,“效益增工资增、效益减工资减”的同向联动成为实施原则,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
在福建,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开始全面实施,工资总额实行可升可降,津贴和补贴被纳入工资总额进行管理。政府明确提出,要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工资水平要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岗位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
……
这些地方实施意见的出台,源自于国务院2018年5月发布的《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
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的这份《意见》不到5000字,却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国企职工的“钱袋子”。
《意见》明确指出,现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中,还存在市场化分配程度不高、分配秩序不够规范、监管体制尚不健全等问题。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事关国有企业职工切身利益。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在经济效益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统筹处理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企业内部不同职工之间的工资分配关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此次国企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牵涉面广,重点是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在他列举的改革主要目的里,包括“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此间人士向《中国工人》记者透露,《意见》的改革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明确工资与效益同向联动,企业经济效益增则工资增;二是改革工资总额管理方式,促进强化工资总额预算执行;三是完善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管理,规范企业工资列支渠道;四是健全工资分配监管体制机制,健全国企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
邱小平表示,通过此轮国企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工资水平是否合理将更多交由市场决定,企业的工资分配管理权得到进一步落实,有利于切实扭转部分企业工资与效益增长不匹配的状况。同时,在解决目前存在的职工工资该高不高、该低不低问题的基础上,既保证国有企业职工更好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又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工资分配秩序。
依照《中国工人》的统计,截止发稿时止,包括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和青海在内,全国已有18个地方出台国企工资改革意见,工资总额增长或下降的条件得到明确。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经济界人士普遍对国企工资决定机制改革表示赞赏和肯定。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分析说,《意见》提出的“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和“劳动生产率挂钩”概念,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旨在保障普通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合理收入。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企业薪酬研究室主任刘军胜也认为,鉴于工资性收入属于收入分配结构中的主要部分,企业工资改革将成为未来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风向标。
对于国有企业里的普通劳动者而言,改革带来的是更加向好的预期。集团本部工资大大高过一线职工,企业领导人收入不透明……这些困扰工薪阶层的烦恼有望得到解决。
依照云南发布的《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企业集团应合理确定集团本部工资总额预算,集团本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原则上应低于本企业全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企业负责人工资收入情况,则被要求定期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中国工人》记者特别注意到,云南版《意见》在提出建立健全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时,特别强调工资水平要向生产一线岗位和高技能人才倾斜。在其他省份出台的《意见》里,類似表述几乎成为“标配”。
事实上,国有企业一直是就业市场的大热门。智联招聘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应届毕业生中,31.71%的人把国有企业排在期望签约单位第一位,比上一年提升1.53%。同时,2018年秋季国企平均薪酬为8466元,同比2017年上涨6.25%;全国平均招聘薪酬则为7850元,同比2017年上涨3.3%。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的结果,同样证实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增速,持续超过全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过去三年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2019年开始,国企职工的工资收入将与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这将为那些肯付出、能创造的一线劳动者打开收入增长的空间,有望比以前“挣的更多一点”。
技术工人:绘就增收蓝图
3年前的全国两会期间,包括许振超、李斌、高凤林、徐强在内,几位名声显赫的技术工人曾经有过一次“夜聚”,“技术工人收入不高”成为共同话题。
其时,《中国工人》记者亦在讨论现场,印象最为清晰的是李斌回忆自己在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发言。当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面,这位来自上海电气的高级技师直言,只有1%的人想当工人,认为工人社会地位低的人占了九成以上,这说明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需要提高。
沈阳鼓风机集团高级技师徐强则说,“同在一个单位,我是工人,他是干部,身份背后是三四倍的收入差距。工人地位高不高,这不就是最明显的实事吗?”
“总是这样,谁还愿意当工人?”坐在一旁的高凤林回忆,当年他参加工作时,还有干部把子女安排到企业当工人。“现在呢?还有多少工人愿意自己的孩子继续当工人?”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许振超更是一语中的:“用什么来激发工人的工匠精神?光靠嘴上说说是不行的。我们还要继续呼吁,让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早日出台。”
就在这次大国工匠“夜聚”两年以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鼓励企业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形式,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促进长期稳定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
如今,经过8个月的“发酵”,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已经成为2019年的大趋势。全总经济和技术工作部副部长姜文良说,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逐渐认识到工匠人才的核心价值,优秀技术工人提高工资的问题广受关注。
2019年1月8日,中车集团高级技师罗昭强赶到北京,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领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迎接人生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此前,罗昭强刚刚结束在美国波士顿的20天培训工作,培训的对象则是中车集团波士顿工厂的美国工人。在中美贸易冲突起伏不定的背景下,面对“我们被什么卡住了脖子”的尴尬境况,这位中国优秀技术工人的美国之行更有特殊分量。
2019年的新年,罗昭强是在美国度过的。或许是为了表达对远在长春照料家庭的妻子的感谢,他在波士顿专门买了一件赫赫有名的羽绒服,折成人民币大约花掉了6000元。
在接受《中国工人》记者采访时,罗昭强大方地透露了自己目前的工资水平,超过50万元的数字让同时在场的国家机关部门负责人、新闻出版工作者相形见绌。
在中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像罗昭强一样享有这样水平年薪待遇的技术工人,还有李万军、谢元立、胡俊祥。此次进京领取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除了那块金光闪闪的奖牌,还有依法不需缴纳个税的15万元奖金。
更早之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经公开谈起自己在国外考察时的一段经历,一家大企业的董事长告诉他,这家企业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级技工,拿的工资和企业总经理一样高。
李克强当时这样问在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我们的企业有没有这样的格局和气魄?”
今天,这样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包括罗昭强在内,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相信自己正在迎来又一个春天,重新享受当年“八级大工匠”的荣耀时刻。
所谓“八级大工匠”,与我国从1956年开始实行的“八级工资制”有关。以当时的沈阳市重工业企业为例,一级工33元,二级工38.5元,三级工45.8元,最高八级工108元,这一水平超过99元标准的企业中层正职。加上公众补贴和高温补贴,一位六级铸造工每月工资能有八九十元,在8元钱就可养活一口人的年代,自然广受艳羡。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
数据显示,全国7.7亿就业人员中,技术工人的比重仅占20%左右,高技能人才更是只占6%,技术工人收入不高、待遇保障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坦率承认,很多青年不愿意在技术工人岗位就业。人社部门将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工人,鼓励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技术工人的成长搭建平台。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阎京华则表示,高技能人才对于科技创新及制造业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全国总工会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建立针对技术工人的补助性津贴制度。
目前,各地政府对于技术工人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乐于掏出“真金白銀”招徕和培养“技工人才”。
在南京,2017年以来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分别获得1000元、1500元、2000元的技能提升补贴,纳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的,补贴标准还可以上浮30%。
在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位大工匠的年薪超过100万元,最高达到300多万元,是总经理的4倍。400多位“华翔工匠”成为企业的栋梁,其中三分之一是年轻技术工人。
“培养一位机加工人员需要三年,培养一位好的铸工却可能需要一辈子。毕竟,铸造必须根据经验、缩尺和变形量,推测铸件的理想形状,这是学不完的现场应用问题。”这种对于培养铸造工种技术工人的描述,同样是培养每一个一线工种技术人才的共同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国家政策正接连推出,技术工人亦被列入重点群体增收的范围。随着顶层制度设计的溢出效应逐渐影响基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改进技工待遇机制,推出“真金白银”的薪酬激励。
可以相信,在充满更多希望的2019年里,技术工人的收入增长会有更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技术工人的“钱袋子”一定会越来越满,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