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

2019-09-10 10:16刘思思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造林绿化生态建设有效途径

刘思思

摘 要:生态建设是我国、以至于全人类的保护计划,造林绿化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部分,逐渐的拓展绿色林业面积,并使得绿化空间得以保护,使得可持续发展状态下,人们的子孙受益,造林绿化应因地制宜,尽可能的修复生态环境,达到防风固沙,制造氧气,自然清洁,城市降噪等多重目的,通过营造绿化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的活动空间,应不断寻找造林绿化的可行性措施,为生态建设拓展有效途径,结合我国相应政策指标实现预期计划。

关键词:造林绿化;生态建设;有效途径

引言

造林绿化可调节气温,能够固定水土资源,对当地的水资源起到贮存、涵养作用,不同地区的绿化建设有不同的优势,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地理优势,分析植树造林的合理形式,争取在最小的成本模式下,创造更大的绿化空间,结合我国绿化造林的成功案例,从荒漠化环境逐步的改造成活绿色生态环境,依托在原有的绿化建设上,施行绿化的延展,另外还可以构建自然景观,目前林业的覆盖率在逐渐提高,但还有些绿化管理形式不足,难以充分的发挥出造林的价值,应积极的利用林业资源,为生态建设探索更多的途径。

1.造林绿化后的任务

1.1提高森林的质量

绿化造林应明确任务,应加强森林管理,促使森林经济发展形成可持续模式,如在森林建设中,选择有抗病性的苗木,在森林下的空地上,开设养殖业等,既能够保障树木的成活率,同时又能够避免林下空地的限制,使得经济紧张问题得以缓解,为更多的成本投入到林业建设中作出保障,为提高森林质量,还应尤其注意选苗与栽培,通过专业、科学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增加苗木的成活率,考虑到不同地区环境下虫害的影响,与火灾的可能,应做好防护准备。

1.2合理经营森林

应充分的了解当地的自然优势,分析地理环境与森林之间的关系,减少造成植被成长限制的因素,应做好提前的森林栽种布局,关注密度等数据信息的科学性,在栽种过后,一定要做好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采用科学的手段辅助植物的生长,培养出高质量的林木。

1.3科技兴林

科技兴林过程中一般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是加深对从业人员科学知识的传授,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也可以通过培训、板报等形式让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一些较为先進的科学技术。林业一般靠三方面发展起来,政策、科学和成本投入。政策方面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改变;在成本投入方面,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很难有充足的资金持续的投入;因此只有科学才能解决林业中遇到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我国林业资源的质量。目前我国这三个因素中科学所占的比重只有百分之30,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现在激烈的技术竞争说到底是科学的竞争,因此,林业生产中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够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第二加强科学研究,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对于实际生产中碰到的问题,比如病虫害、育种、砍伐等,都需要及时的进行解决,技术研究方面应该继续保证投入,满足林业发展的需要。

2.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

2.1科学的管理林木

在栽种后的林木管理中,要及时对枯树、死树进行更换,确保苗的数量;然后就是注意一定时间后进行松土和施肥,还要注意进行适当的修剪,对于病虫害要进行及时处理。针对于不同地区的林木,应该根据土质、环境的不同制定符合特征的管理方式。不同的树种,生长规律是不同的,因此需要采用科学技术,确保满足树木各阶段的需求,保证林木的质量。高质量林木的生长,需要的是合适的自然环境和科学的管理。

2.2砍伐时间要适当

在造林过程中,树木的各个阶段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其中,合适的时间对树木进行砍伐就是很重要的,能够促进林木更新,也能对养分结构进行调整,保证林区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根据树种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采伐时间和范围,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小规模作业,完成树木的砍伐。现阶段,我国的树木砍伐时间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要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保证砍伐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2.3采用新技术发展林业

新阶段林业市场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资源数量的竞争,而是高新技术的竞争。近期,仍需要高新技术来推动林业的向前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下,要敢于采用新技术发展林业。林木形状、品种的多样化,对科学技术也提出了新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应用一般有三方面:一是构建专业的林业团队,对林业技术进行推广,这能够从根本上增加苗木成活率。二是加强林木的科技含量,对新技术进行总结和鉴定。最后是加强林业方面基层建设,给予新设备和资金的支持,有贡献的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2.4大自然是最高明的“生态修复师”

当前生态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态退化,而生态退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本质上是社会发展问题,因此生态建设的关键是解除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故而,当前的生态建设应以修复为首。因此,作为修复生态的系统性工程,造林绿化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易乔则乔、宜灌则灌,该造林的地方造林、该封闭的地方封闭[3]。在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当种植易存活、对水资源要求不高的乔木、灌木及草;水资源较为丰富的河流、湖泊周边则宜种植能够有效防范水土流失并且不会过度消耗水资源的植被。

2.5人工造林与自然恢复相结合

人工林见效固然快,但森林恢复、生态修复不能看短期效果,应注重长远发展。因此,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应当树立自然恢复为主的理念,对于能够自然恢复的地域不加以人工干预。人工林多是经济效益高、生长周期短的林木,品种远不如自然林丰富,长成之后的木材质量也逊于自然林。无论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还是从其他角度考虑,生态建设都是一项长远的建设事业,因此在造林绿化过程中,不能为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放弃生态修复后带来的长远效益。

结语

盡管我国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生态欠账依然很大,缺林少绿、生态脆弱仍是一个需要下大气力解决的问题。生态建设仍旧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实地调研,并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生态修复之中。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造林绿化。

参考文献

[1]海晓明. 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J]. 农业与技术,2017,37(5).

[2]曹世雄. 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J].中國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101-108.

[3]蔡运龙. 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生态修复必须跳出改造自然的老路[N].光明日报,2016.

[3]侯毅,王利峰,李芳银,等. 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100.

猜你喜欢
造林绿化生态建设有效途径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
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