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娜
无论是百年老校,还是创立不久的新校,大学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通过时间的沉淀,不断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对他们的人生意义深远。军地校园文化交流,就是在当前军民融合的大环境下,借助相关的制度政策,探讨军地高校在文化共育、办学规律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契合点,对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军地高校校园文化交流的意义
大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最好时期。军地校园文化交流,对于培养人教育人则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广泛的军地校园文化交流,大学生群体可以学习和借鉴到不同的文化,特别是军事院校校园文化中独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地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学习意义,通过军地广泛交流,使大家在彼此交流和探索中互为影响,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文化素质。
二、军地高校校园文化交流的契合点
(一)鲜明政治性与多元思想性相交融
军校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严格的政治纪律,敏锐的政治鉴别力等特点,它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主要内容。而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也是以宣传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颂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通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交流活动,展现当代军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帮助学生端正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信心,成为政治上合格的新型人才。
(二)军事为主的知识体系与多元知识的交汇
军队院校,是以军事专业相关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为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提供支撑。地方大学,是以多种学科知识碰撞、交融为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增进智慧、培养能力的多种机会。军地校园文化交流,是军事知识与多元知识的交汇,使得军校学员拓宽了知识渠道,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是地方学生接触相对专业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
(三)整齐划一的行为模式与自由自主的思维方式相碰撞
严格的纪律,严整的军容,整齐划一的队伍,嘹亮高亢的军歌军号,是军校文化典型的特点。而地方大学,则相对倡导思维的自主性、多维性以及创新性特征,对很多外在形式没有太多规范。军地校园文化交流,通过思想、理论、观念发生汇集和碰撞,组织参与多样活动,培养和锻炼学员独立判断认知能力,从而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军地高校校园文化交流的对策思考
(一)利用军营开放日,组织学生参观军校
使地方大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军营文化生活,让军队的先进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示,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这都有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融入创新因子,激活校园文化
要增强军地校园文化交流的吸引力、生命力,以创新的理念,赋予其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创造精神。一方面,要创新形式,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受大学生欢迎、灵活多样的校园文化形式,让大学生更加喜爱相关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创新交流内容,以新时代特色为目标,把优秀文化、先进思想理论与时代特色融为一体,赋予传统校园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校园文化活动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与勃勃生机,始终走在先进文化的前列。
(三)研究军地高校教育特点,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军地校园文化交流绝不是高校文化与军营文化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是对两种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并融入其教育理念、学科特色、办学特点、地域文化背景等因素。需要紧扣二者的教育特点,围绕培养目标与任务,结合各校的优良传统、历史渊源,把内涵和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打造特色的,极具个性的文化品牌,从而提升其知名度和宣传力。
(四)用好网络新媒体,拓展校园文化空间
在科技飛速发展的今天,军地高校要特别重视对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以网络媒体为载体,拓展军地校园文化交流空间,使网络媒体成为弘扬主旋律、实现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新手段。要善于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服务性的主题网站和网页,加大网络教育的力度,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五)建立健全相关机制,规范交流程序
军地高校校园文化交流,要想达到长期有效的活动效果,就要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机构,将校园文化交流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学术交流、人文素质培育等进行明确分工,使之责任到人。也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政策,建立和完善考评体系。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督促检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此外,还要形成定期考察考核的运行机制,对文化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促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川.发挥军校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3.
[2]齐磊,孙松涛.充分发挥军校文化育人职能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1.
【基金项目】武警后勤学院军事理论课题 军地高校校园文化交流研究 编号:WHL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