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和尚”屈大均

2019-09-10 07:22草木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番禺清军书院

草木

1662年,一个33岁的男人从北方回到了故乡番禺。认识他的亲戚朋友见到他头上留起了头发,都问他是不是不做和尚了。他说:“是的,我还俗了!”

可是过了没多久,他又把自己的头发全部剃光了。“我是汉人,如果也像满族人那样留着条猪尾巴似的辫子像什么样子?”他对亲戚朋友说。

那时已经是清朝了,按当时的规定,世俗的男人都必须留辫子,否则就要被杀头。见亲戚朋友眼中充满担忧,他用手掻掻自己的光头,豪爽地笑了笑,安慰大家说:“我没有头发,怎么留辫子?”为了避免要留辫子的屈辱,他始终保持着光头的形象。这个非常有骨气的男子汉大丈夫就是明末清初广东著名的“热血和尚”屈大均。

冒死收葬老师的尸体

屈大均从小就随着在广州行医的父亲寄居在广州西场的一户姓邵的人家,他最初的名字就叫做邵龙。在十多岁时,他随父亲回归原籍番禺,恢复了屈姓,改名叫做大均。

屈大均的父亲对他要求很严,规定他每日必须读书30页,屈大均到了15岁那年,已经非常善于作诗文,他和一班喜欢作诗的朋友组织了一个西园诗社,整天吟诗作对,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一年后,屈大均来到广州越秀山的一家书院,拜当时著名的学者陈邦彦为师,学习经史典籍,希望将来通过科举之路走入官场,为明朝政府服务。

可就在1646年的冬天,清军攻陷了广州城,打破了屈大均想安安心心读书的梦想。

屈大均回到了番禺避难,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如今清军占领了广州,你如果投靠清政府,是不仁不义的。你要记住,你是明朝的子民,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做对不起祖宗的事情啊!”

屈大均的脸色严峻,他说:“我一定记住父亲的话,立志反清!”

一天,屈大均打听到自己的老师陈邦彦已经投笔从戎,率领反清人士在广东高明发动起义,要反攻被清军占领的广州城。

屈大均马上赶去投靠陈邦彦。陈邦彦很信任这位充满热情的学生,便委任只有17岁的屈大均率领一支队伍帮助自己围攻广州城。但他们的反清力量有限,很快就被清军打败。

陈邦彦作为反清义军的领头人,不幸被清军俘虏了,并被凌迟处死。逃避在外的屈大均知道老师牺牲的消息后,悄悄潜入广州城,他流着眼泪,冒着随时被清军发现的危险,偷偷从刑场上收拾了恩师的尸骨去安葬。

在广州屈大均看到了清军的凶残,看到了清军将领的横行,他很想像汉代的张良要刺杀秦始皇那样与敌人同归于尽。但一想到如果自己死了,就不能为恩师报仇雪恨,也不能保卫岌岌可危的明朝政府。

于是屈大均赶到肇庆,向逃亡到这里的明朝永历皇帝呈上了《中兴六大典书》,为反清献计。

热血的政治和尚

1650年的一天,屈大均来到番禺圆岗乡雷峰山的海云寺削发为僧。

当最后一缕黑发从他那个大光头上滑落时,他对自己说:“从今天起,我就是一名佛家弟子。”

当时,清兵到处追捕屈大均,为了躲避被清军捕杀,他才逃入佛门。僧人,只是他掩护自己的一个身份。他将自己居住的房间命名做“死庵”,就是表示自己誓死都不会臣服清朝的意思。

那時候,明朝的气数就要尽了,反清复明是许多像屈大均这样的热血汉人的伟大志向,但平时是不能随便表达这种意愿的。虽然身在佛门,屈大均却不热心做撞钟念经的佛事。他偷偷拿了一枚永历铜钱(明朝的货币),用黄丝带从中间的孔穿过去,打了个结,将这枚铜钱像装饰品一样挂在贴身的地方。在夜里,他常常用手掂量着这个明朝的铜钱,提醒自己:“我是明朝的人,绝对不能臣服于清朝!”

在寺里住了一段日子,屈大均便不安分了,他以僧人的身份四处活动,联络各地的抗清志士,企图反清复明。

1652年,屈大均以化缘为名开始云游四海,他甚至去南京拜访了明孝陵;又去北京,登上景山寻到了明朝崇祯皇帝吊颈自杀的那棵树进行哭拜。

屈大均和他的反清同仁取得了一些胜利,比如与魏阱、祁班孙等人秘密联络反清名将郑成功,邀请他带兵北上抗清。后来张煌言与郑成功合兵率军沿长江而上,攻克了芜湖、徽州府、宁国府,攻下三十余州县。但在1659年,郑成功的军队被清军打败。

随后,屈大均辗转各地参加反清复明的活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反清复明的希望彻底破灭之后,1683年,屈大均从北方回到家乡番禺。这时,屈大均追随的永历王朝也灭亡了。屈大均还了俗,结束了十多年不安于佛门的和尚生涯。当时清朝的统治者强行推行“剃发令”,身上仍有少年血气的屈大均决心还俗也不留头发,一等到头发变长,他就立即剪掉,始终光着脑袋。

铁骨铮铮的诗人

1685年,屈大均来到广州,在城南成立了三闾书院,供奉屈原的画像。历史上,三闾大夫屈原素来是忠君爱国的象征。一些人在清朝心在明朝的遗民自然明白屈大均建立三闾书院的用心,他们常常来这里找屈大均谈诗聊天。

广州城南靠近珠江,是个人来人往的集市。看书看得累了,屈大均就走出三闾书院,到处看看广州的民情世态。

有一年年底,一天,屈大均在街上闲逛,忽然“轰”的一声巨响在他身边响起。他吓了一跳,侧头一看,原来声音是从路边一间店家传来的。他走过去一看,见一个男人用一个圆圆的铁炉在制作炮谷。他好奇地走过去观看,只见那男人将一些米粒放进铁炉里,然后关上炉身上的小门,在火上烧。他不时地滚动着铁炉,等里面的米能均匀受热……一分来钟后,他打开炉门,“轰”的一声巨响,铁炉里面的米粒弹了出来,冲进一个布袋里……

“爆谷好香啊!”屈大均闻着阵阵香气,不禁吞了一口口水,赞叹着说。

“先生,你喜欢,可以拿点来尝尝!”那店家男人将一些雪白的爆谷递给屈大均。

“唔,好吃……”屈大均边吃边和那男人聊了起来。

回到书院,屈大均拿出纸笔写了起来:“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爆谷,以为煎堆心饀。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祀先及馈亲友者也……”

又有一次,屈大均想去郊外游玩,在书院门口他看到两个小孩子在玩耍。一个说:“我们看谁能一刀过从蔗头破到蔗尾!”另一个却兴奋地说:“比就比,我怕你啊!”两人就比了起来。比完赌蔗,他们又比斗柑,各人分别剥开了一个柑,比谁的柑核多……

屈大均看了,若有所思,连忙退回书院,又拿出纸笔写了起来:“广州儿童,有赌蔗、斗柑之戏,蔗以刀自尾至首破之,不偏一黍,又一破直至蔗首者为胜,柑以核多为胜。”

屈大均记这些笔记,是为了写一部《广东新语》,专门记录广东省的山川形势、历史传说、物产民俗等。

有一天,大诗人王士祯从北方来到广州,他和两广总督吴兴祚约屈大均去饮酒。席上,王士祯笑着对屈大均说:“屈先生才如江海,听说最近却在写一些记录民间风物的笔记,浪费了你的才气啊!”

吴兴祚也说:“我读过屈先生写的《广州竹枝词》:‘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首诗是描绘现在广州商贸繁荣的景象,可见清廷的管治也不错啊。我准备上表皇上,推荐屈先生,希望屈先生能为清廷出力……”

那时,清朝统治中国的大局已定,曾经和屈大均一起反清的著名诗人朱彝尊等已经通过参加科举而做了清朝的大官。别人怎么做,屈大均管不了,他痛恨清廷,仍然堅守气节,于是借口家有老母要照料和有些想写的书未写完,婉转地拒绝了他们的荐举。

屈大均继续写诗文,后来,他的作品都成为清朝的禁书。他就是用这种文人特有的方式继续自己始终如一的反抗。

1696年,67岁的屈大均在弥留之际,对长子屈明洪说:“曾子讲过,一个人要死得‘正’!”并让儿子扶正自己的枕头,经过多次调整,直到屈明洪告诉他“正”了,他才甘心闭目离开了这个世界。

阅读指导:

屈大均(1630—1696年),字翁山、介子,号莱圃,广东番禺(今广州番禺区)人。明朝遗民,著名文学家。终生未放弃反清复明的努力。他的这种不避危难、忠贞报国的品质,反映了儒家忠君报国的传统心态,也代表着一代文人保家卫国的决心与战斗至死的气节,令人敬佩。作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有屈原、李白的遗风,有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深厚的民族感情、沉雄悲壮的艺术风格。他的代表作有《翁山诗外》《广东新语》等。其中,屈大均的名著《广东新语》是至今了解广东历史文化的一部经典式的教科书,影响巨大。

猜你喜欢
番禺清军书院
清军中火器的来源、使用情况与作用
团练与善后: 广东洪兵起义前后的番禺士绅与地方秩序(1853—1858)
唐诗中的番禺
浅析后金军(清军)攻城方略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番禺祠堂对联初探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浅析清军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的火器装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