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别有洞天

2019-09-10 19:21刘素英徐晓慧刘金华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作文题命题考查

刘素英 徐晓慧 刘金华

2019年高考语文学科共有8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了3套,即全国Ⅰ卷、Ⅱ卷、Ⅲ卷。这三套试卷从总体上看,选材厚重而鲜活,设问明确而灵动,以德育为魂,以智育为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考查了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现以全国Ⅱ卷为切入角度,分析其和全国Ⅰ卷的相同点。也许只是以管窥天,但换个角度,也许能对师生备考有所补益。

全国Ⅱ卷和Ⅰ卷既然都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门下的“双胞胎”,虽然“性格”有异,但也必有诸多相似之处。

其一是不避时代热点,回应重大主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把时代烙印深深镌刻在试卷中,能引导考生投身于火热的时代,感受伟大祖国的卓越成就,这和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相契合。Ⅱ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了1954年《人民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2018年的报道《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和研究报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三则材料。作文材料回顾了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9年改革开放、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展望了2049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都是2019年的热点事件。

与此相同,Ⅰ卷作文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内容,这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劳动的阐释相呼应,如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发表讲话时就曾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Ⅱ卷、Ⅰ卷以及Ⅲ卷的文言文阅读,传主分别是商鞅、贾谊、吴起。如此选材,绝非命题者“妙手偶得之”,而是刻意为之。商鞅、贾谊、吴起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勇立时代潮头,不畏阻力,锐意改革,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选取以他们为传主的文言文文本,显然是为了呼应“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热点。

其二是崇尚经典名家,内容广博丰富。试题的选材经典荟萃,名家云集。Ⅱ卷论述类文本节选叶嘉莹的《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典雅纯正;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莫泊桑的《小步舞》,寓万钧雷霆于无声之处。而Ⅰ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摘编自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激情澎湃而又兼具理性;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鲁迅的《理水》,亦庄亦谐,寓意深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Ⅰ卷、Ⅱ卷以及Ⅲ卷的文言文阅读文本均选自《史记》。《史记》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毫无疑问是史学翘楚,其文学性在“二十四史”中无与比肩。命题者冒着被所谓的名师专家“押中”的危险,也要从《史记》中选材,足见其对经典的推崇。综观三套试题的选材,涉及文化、文学、绘画、音乐、历史、科学等领域,内涵丰富广博,如中国书画、植物开花、永定河补水工程、可移动遗产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海上丝绸之路等等。选材如此广博的原因,是引导考生增长学识和见识。见多识广、涉猎广泛的考生见到这些选材定会有似曾相识之感,进而应考信心倍增。

其三是突出情境设计,考查真实能力。“在阅读和表达的多个考查板块中设计了情境化默写题、篇章语用题和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等。这些尝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语文试题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效果,有力地推动了考试内容改革,也体现出未来考试改革重视情境化设计的发展方向。”国家考试中心张开如是说。可以预见,突出情境设计,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考生的真实能力,是今后高考命题依然会坚持的方向。这也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语文课程性质相呼应。最典型的,是Ⅱ卷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题设计了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明确规定了写作任务的话题、对象、作者、目的、文体等要素。话题分别是:1919年“五四”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開国大典庆祝游行,1979年大学新生开学典礼,2019年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电视转播,2049年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写国庆节慰问信;对象分别是:参加“五四”运动集会的学生,家人,同学,无特定对象,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作者是青年学生当事人;目的分别是:鼓动青年学生投身到伟大爱国的“五四”革命运动中去;给家人介绍开国大典庆祝游行,体现自己的自豪感;给同学介绍新生典礼,抒发自己报效祖国、投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的豪情;表达接续“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宣誓“强国有我”;对为新中国的诞生、发展取得卓越成就的功勋人物表达感激之情,并抒写自己作为“接班人”的志向与决心;文体是书信、观后感,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都是写信,作文题中也有家信、写给同学的信、慰问信之分别。

Ⅰ卷的作文题也从话题、对象、作者、目的、文体等方面设置了真实的写作情境。话题是劳动,要求谈对劳动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对象是本校复兴中学的同学们;作者是同学中的一员;目的是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文体是演讲稿。

限制了如此真实的写作交际情境,考生想要押题、套作无疑“难于上青天”,也能有效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的“高考体”,这就能考查出考生真实的写作能力。尽管有些所谓专家一看到今年Ⅰ卷、Ⅱ卷的作文题,纷纷摇头晃脑:“嘻,我押中了!”其实这些“专家”无非是博眼球、赚流量而已。考生如果写过“专家”命制的有关“劳动”、“五四”运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模拟作文题,心中窃喜,奋笔疾书,而罔顾高考作文中真实的交际情境,就可能遭遇滑铁卢。今年有很多考生置Ⅰ卷考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中的“从我做起”而不顾,无视“提出希望与建议”的要求,导致作文分数不高,写过所谓押中的模拟题也许是原因之一。

其四是强调能力迁移,打通知识孤岛。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高考命题注重引导考生系统掌握必备知识,如词汇、语法、文化常识、标点符号用法,各种文体及相关的修辞、表现手法、论证手法等,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较强的语文素养。

为实现这一目的,命题者首先强调了考点的轮换,Ⅱ卷在语用题中以标点符号的考查替代了似乎雷打不动的成语的考查。Ⅰ卷的语用题尽管依然考查了词语,但和2018年考查清一色的成语相比,2019年全国Ⅰ卷考查了二字词语、三字词语、四字成语。如此变化透露出的信息是明显的,就是《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毕业生应该掌握的必备知识必须全部掌握。其次,命题者强调了知识的迁移,包括课内向课外、课内向生活的迁移等。如Ⅱ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此题就强调从试卷材料向生活迁移。考生既要筛选、概括试卷材料信息,又要结合中国当代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回答。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考查对鲁迅《理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它强调的是从课内向课外迁移。这道题并不是直接提问,而是借用教材中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话,引导考生在鲁迅的作品群中进行综合思考,体会小说是如何具体塑造“中国脊梁”的。

这样设计题目,有助于考生由此及彼,由试题而教材,由试题而生活,连点成面,形成知识系统,然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其五是创新命题技巧,克服应试倾向。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考试就有应试,自古皆然;但是反复刷题、机械训练也是应该坚决摒弃的。为此,命题者也对语文试卷进行了一些技术处理,以减少埋头刷题死读书考生的收益。

在题干设计上,选“不正确”或“正确”的一项不像以前那样相对固化;在具体题目的设计上,侧重于作品特点与具体情境、语句的分析,摒弃套路式命题,让考生平时掌握的一些答题术语、答题套路无处可用。如Ⅱ卷诗歌鉴赏题“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等等,皆是此类。

尤其要注意的是文言断句题。多年来,文言断句题业已形成了成熟的命题技巧: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个选项无错误。但是,2019年高考语文Ⅰ卷、Ⅱ卷、Ⅲ卷的文言断句题中,三个错误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这就完全颠覆了以前的命题技巧,会让一部分只重技巧的考生无所适从。

从Ⅰ卷观照Ⅱ卷,洞烛Ⅱ卷和Ⅰ卷之同,对今后的语文备考会有些许启迪:

一是既要突出重点,更要点点过关。对每年必考的重点、热点,当然要熟练掌握,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其他考点也应兼顾,如标点符号的使用、仿用句式、扩展语句等,也应一一过关,不可心存侥幸。

二是既要埋头学习,更要抬头看天。身居教室,心有天下。新时代的新青年应该有这种眼界和胸襟。只会埋头学习而不关心时代热点,对国家大事、国际风云茫然不知的考生想要考好語文几乎是不可能的。“心中有党分数理想,学习近平考第一名”虽带有几分戏谑、玩笑意味,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三是既要掌握技巧,更要提高素养。疲于刷题,只读应试书,苦练屠龙技,即使答题技巧一箩筐,在考场上也难免会黔驴技穷,徒唤奈何。唯有广阅读,深积累,从经典名家中汲取营养,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能力,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习任务群之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19PTZD066。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一中)

猜你喜欢
作文题命题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