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2019-09-10 04:16耿鹏飞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新闻伦理

摘 要:近年来,非虚构写作这个概念已经进入主流写作平台,以平实的笔法完成文章也被读者广为接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新媒体写作随之产生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写作形式。非虚构写作植根于互联网媒体,成为了一种被互联网受众广为接受的方式,在理念上,基于新媒体,非虚构写作特点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特稿;新闻伦理

一.什么是非虚构写作

(一)非虚构写作的界定

由于非虚构的论说由来已久,它包含的类型繁多,包括报告文学、纪实性文学和传记文学等,在新闻写作中还包含了特稿、深度调查报道等,“非虚构”的定义有很多说法,但统一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公示,但针对非虚构写作的特点,能够达成共识的是,初现的真实,高度的还原性是这类写作的一个显著标识。

从非虚构写作的源头来讲,这个概念最早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的文学领域率先提出。早先最有标识性的是1952年发表于美国《纽约人》杂志、罗斯(Lillian Ross)的长篇作品《影片》,但这部作品的影响力却有一定限度,早期有代表性的是另一篇作品——美国作家卡波特的《冷血》。

推动非虚构写作发展乃至在新闻领域广泛引起关注的是写于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约翰·富兰克林的《凯利太太的妖怪》一文,同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了特稿写作奖,这篇文章一举拿下首届特稿写作奖。因为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光茫,非虚构写作走进的专业人士的视线,也被当成了一种基本的写作方式,从碎片化的文体中脱颖而出。

在我国,非虚构写作是从文学作品过渡到新闻特稿中。80年代的报告文学初具端倪,已经兼备了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到90年代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总体还是属于现实主义文学范畴,但它的写作内容更加开放,再到2000年之后的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含义的变化始终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非虚构写作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新闻写作中,这个出现的时间不能说早,也不能说晚,只能说当下兴起的全民非虚构写作热潮并不是第一次,而是想海浪一样,隔一段时间就会被翻出来并为大家热衷。在那时候,深度报道会被混淆并入“特稿”中的一种,这种误区也存在了一段时间。在2003年,当时的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现在已经加入了亭东文化传媒,他的《举重冠军之死》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议论,在内部还获得了“2003年南方周末最佳特稿”,这篇文章时至今日,仍然是新闻学子奉为圭臬的范文。当时可能并没有发现,但在后来的时间,因为这篇文章,它标志着这份报纸从城市版向新闻特稿转身的标志。此后,“特稿”写作如火如荼地开展。

(二)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特稿

所谓的“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就是中国一种常见的、专业性的写作文体--特稿。何谓新闻特稿?新闻特稿因为他的内容的深度,采访的透彻,以及真实和细腻的情感等方面被读者所接受,特稿的写作不同于简单的简讯或者短消息,它需要在前期花大量的时间调研,尤其是专门性领域的专业问题,这就要求记者有相当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拨乱反正,明晰是非;另外,前期的充分调研,需要记者长时间的生活在这个采访情境中,通过长时间的接触,获得最真实、最鲜明的一手资料,这也是特稿的魅力之所在。

新闻特稿是一个记者摆脱初级写作的一个象征,也是非专业和专业记者之间的天堑,但在现在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开始走向全民化,互联网写作打破了专业才写的圈子,这些铺天盖地的非虚构作品席卷而来,内容上良莠不齐,但却使很多原本界限清晰的藩篱变得模糊化,比如这些作品能不能被称作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怎么才能被称作新闻作品云云,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互联网非虚构写作能不能被称作特稿?

在新闻领域,特稿和深度报道有着明确的不同,尽管互联网写作已经普及,但二者之间的区别,或者非虚构写作和深度报道的区别仍要有清晰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个不同点:

1.层级和种类

深度报道包括且不限于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等,特稿包括非虚构写作,特稿和深度报道是并列的两个概念和写作形式。

深度报道是针对某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新闻热点,进行专门、集中的报道,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板块中,深层次发掘产生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读,追踪问题的前后,厘清事实并寻找真相。

2.写作笔法不同

深度报道的写作对于生动有趣也有需求,但在重大问题面前,加上强烈的问题意识,文字要更为尖锐,在一些题材面前,深度报道则需要更加严肃和端正。特稿则要求引人入胜,文章可以有一些新新闻学的写作形式,带一些小说的笔法。

3.选择的话题不同

对于深度报道,选择的话题基本上都是严肃的、和社会息息相关的敏感话题,有些甚至会带有一定的风险。对于特稿,选择的话题则更加广泛,可以是平凡中的小事和平凡的人物发现有新闻价值的点,包括但不限于重大事件,对于时效性的要求也没有深度报道的要求高。

二.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的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在近些年又掀起了一次全民写作的高潮,正如前文提到的关于界限的问题,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产生。但这些作品要和专业的新聞作品进行区分,新媒体写作作品要和传统媒体写作进行区分,不能否认的是,传统媒体确实有式微的形势,互联网非虚构作品确广为受人们喜欢,但坚持写作的专业性还是十分重要的。专业机构的新媒体化或者新诞生的专业新媒体都是互联网新阵地的中流砥柱和核心媒体区块。

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非虚构写作还不能被称为特稿,但了解这类写作的特点十分有必要,对于特稿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的特点如下:

1、提供了新的新闻报道模式

比如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里的一篇文章《放弃百万年薪,我决定返乡了》,这篇文章涉及的选题是一个有着很有新闻看点的人物,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让文章看起来十分充实,因为是在公众号首发,所以文章的格式和报道方式也完全是按照互联网新闻报道的模式。非虚构写作不同于新媒体写作的消息之类问题,它的报道模式为长篇稿件提供了一种写作模式的选择。

2、丰富了新闻写作技巧

在写作技巧方面,文章在人物对话上更加平实,在引语上選择更加宽泛和自由,人称的转化也可以自然过渡,让文章的立体性更加强烈。

3、夯实新闻写作的态度

因为主打真实,所以非虚构写作天然的就带有一个生命属性,就是真实性,讲述的内容文字平实,不需要用夸张的语言和华丽的辞藻,只要内容完整,基本的要素就可以满足,对于浅层次的需求来讲,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门槛和难度,但对于专业的媒体来讲,这是对固有的新闻真实层面上再次夯实了真实的新闻写作态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亟待提高的新闻伦理

因为非虚构的天然属性,在观看这类文章之前,读者就已经心理预设了一个真实的基调,所以内容要是有巨大的冲突或者情节,往往会更加震撼到读者,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一些别有用心的作者为了自己的诉求,会打破非虚构的真实属性,亦或者过分追求真实,没有考虑到新闻伦理层面的一些问题,给新闻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背后牵涉的新闻伦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A.媒介暴力,借用非虚构的名义,放大作者主观情绪,弱化道德界限,使得读者在无形之中遭受了网络上的暴力;有些文章还会放大暴力行为,把一些犯罪手法或者暴力场面过度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真实反而会起到反面作用;有些文章还会导致人们产生焦虑与恐惧,把负面情绪和负面思想传递给受众,使得读者对世界产生质疑,但往往这些事情并非真实,或者只是极端个例,通过看似真实的写作方式,就会让读者产生奇怪的想法。

B.对受害人的隐私没有很好的保护,反而成为了印证非虚构作品真实性的一个护身符,这相当于二次伤害了受害人,给其家人和其身边的人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痛苦。

结语

非虚构写作的热潮并非第一次,但在这个时间节点,互联网媒体的蓬勃发展的情形下,它的兴盛更加具有特殊性和独特性,技术上的新变化带给非虚构写作一个新的翅膀,使得非虚构写作产生了新的质变,也让这一文体被更多的人知道和熟悉,对于新闻写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路径和参考模式。

参考文献

[1]奚磊.主持人与嘉宾在访谈节目中谈话的技巧.西部广播电视2016

[2]代树兰.电视访谈叙事性话语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语角色 [J].江西社会科学,2010(1)

[3]王姣.访谈类主持人的语言技巧[J].新闻爱好者,2011,(20)

作者简介:

耿鹏飞(1994-09),男,甘肃金昌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新闻伦理
功利主义与康德主义视角下新闻报道的伦理难题
新闻的道德性和新闻伦理的基本问题
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问题研究
媒介逼视现象的新闻伦理分析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
论张季鸾新闻伦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