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峰
摘 要:数学教育作为几大主科目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基础重要的科目,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上,打好基础非常重要。目前教育游戏已经在语文、英语等科目中得到了应用,数学也同样需要做好教育游戏的设计,想要将设计的小学数学教育游戏满足小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小学数学的特点入手,分析小学生的当前的心理特征,并且分析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和原则和发展,希望对于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经验。
关键词:心理学角度;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
随着经济科技时代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形式,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越来越多的新型教育模式和辅助得到了普及和认同,教育游戏作为新型的教育辅助手段,适合小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能够让他们在趣味中喜欢上数学。教育游戏的设计不仅仅要按照课堂内容进行单一创作,还要融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是心理特征,只有了解了他们基本的心理特征,才能掌握教育游戏的创作特点,设计出真正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游戏。
1小学数学教育游戏的特点
在小学这个阶段,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有趣、变化多端、色彩鲜艳的事物所吸引,从而产生兴趣,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教育游戏就符合他们的要求,教育游戏不仅可以让原本枯燥的课文和上课内容变得动态、丰富和多样化,而且游戏的设计让他们更容易去思考、去幻想,从而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它利用自身的绘声绘色、图文并茂加上对电子游戏的模仿,使得教育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满足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
在《攻城魔法阵》的游戏中就是利用了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加法运算而设计的,整个加法的学习就想像是攻城通关,紧张刺激又充满了知识,让学生在游戏的模式中潜移默化地去学习,并且享受的成功的喜悦,同时,为了能够达到更高的级别,会激励他们不断通关,也就间接地让他们对知识的熟练度有了更快进步,不仅享受到了闯关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能高效地学到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
2.1心理因素是主要支撑
小学的数学知识学习比较复杂,学习内容较多,需要多种心理因素支撑。动力因素和认知因素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因素特征能够有助于分析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满足教育游戏更加合理科学的设计和研发。
2.2注意特征分析
小学生平均年龄较低,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容易走神和分心。在连续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讲课时要组织严密、逻辑清晰、形象生动、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并且能够很快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3感知、思维与记忆分析
感知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理解起到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发达,对于未知和陌生的事物感知能力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具体的思维形象的,通过具体的思维形象逐渐转变为抽象的思维形象,大多数还是建立在自身的感性经历中;而小學生的记忆大多数是无意识的作用下形成的,他们通过自身听过的故事、事件,日常的为人处世和经历造使得这些片段潜移默化地变成了记忆点。
3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原则和发展
3.1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
在游戏的设计上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征来开发,由于他们的认知、思维、记忆和动机都比较初级,因此在游戏设计上画面要尽量丰富多彩、吸引眼球,在游戏内容和情节设计上也要相对简单,在游戏的人物关系上也要相对简单,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制作,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游戏的创作,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操作特征,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3.2教育和游戏相融合
在进行游戏制作时,不能因为单纯吸引学生而制作,更应该注重它的教学性,设计出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育游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做到游戏和教育的平衡就需要教师、专业研发小组、游戏设计师一同努力创作才能够实现,这也是对教育游戏这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成功因素,也是每一个创作团队必须要抓住的重心。
3.3注重思维创新的作用
在数学教育游戏的设计中,不仅要体现教学内容和趣味性,还应该加入创新思维的应用,让学生在进行教育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发挥学习数学的作用,而不能仅仅只是针对当堂的课程要求进行单一的设计,久而久之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自我发挥,因此在游戏设计中的创新思维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3.4竞争性和挑战性
之所以大多数青少年沉浸于网络游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和挑战性,青少年享受那个胜利和喜悦和成就感。由于儿童也具有很强和攀比和虚荣心,想要向众人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因此他们在游戏中十分享受胜利的快感。如果在游戏的设计中能够加入通关体验、竞争的快乐,就能够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优越感和满足感,有助于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总结
寓教于乐是现代教育的追求,传统的死板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需求了,尤其是在身心发育初期的小学生,好的引导和教育对于他们将来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在进行教育游戏设计时,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基本的心理发展状态,才能够设计出教育性和游戏性相结合的教育游戏,才能够真正帮助小学生实现数学的兴趣化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在游戏中更快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左志峰.从心理学角度谈小学数学教育游戏的设计[J].好家长,2017.
[2]张玉红.从教育心理学视角看如何促进小学数学学习[J].华夏教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