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培源 霍晓刚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领域的“渔”是什么?科技无疑是答案之一。正因此,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造血式扶贫”成为党中央对扶贫工作的重要要求和人们的共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贾塘乡王塘村小杂粮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看着大片金灿灿颗粒饱满的谷子,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小杂粮基地是‘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科技扶贫项目,占地1200亩,得到了各级科技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加上今年的雨水好,可以说是高产高收。”
科技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海原县已然取得显著成效,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海原,围绕脱贫攻坚,瞄准海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海原县坚持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着力打造“培训、技术、人才”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切实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让科技与农民需求有效对接,让海原广袤乡野遍开科技扶贫之花。
加强科技培训,是科技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海原县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依托“自治区科技扶贫指导员”“百名专家基层服务行”等平台,主动对接宁夏大学等单位的66名专家,围绕肉牛养殖、硒砂瓜种植、动物疾病防治、城乡规划、生态建设等方面开展咨询服务与指导培训工作。
同时,围绕“一主三特+X”和“三带两园六基地”产业发展需要,成立海原县农业产业化技术服务团队,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宁夏科协、宁夏农科院等专家、教授57名。努力破解一批农业技术难题、推广应用一批科技成果、示范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探索建立一批农业服务新方式、打造培育一批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此外,海原县坚持以宁夏西海固高端肉牛产业研究院、劳务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创业基地、宁夏科技创新专家协会海原专家工作站及下设的7个产业工作站为平台,先后赴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高新试验区,就校地合作、人才团队合作、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践等项目进行对接。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派驻高端肉牛产业专家15名,入驻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4家、技能鉴定机构2家、劳务中介机构1家,并通过“一对多”等形式,建立结对帮教机制,着力带动发展一批海原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土专家”和“田秀才”。
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科技扶贫中的支撑作用,海原县还从全县90名科技特派员中筛选出“三区”人才65人,与自治区下派科技扶贫指导员按照1.5∶1的比例,派驻到44个深度贫困村,“组团”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提供专业服务,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开展创新创业和精准帮扶,带动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组织开展科技培训,为受援地培养本土科技人才,对科技扶贫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引導和带动作用。
谈到科技扶贫带来的利好,海城镇王井村科技示范户马天宝说:“我们农民无论是种庄稼,还是搞养殖,都离不开科技专家的帮助,有了他们的技术指导,我们增收致富更有底气和信心了。”
村民不懂技术,或者出现种养殖问题,科技特派员就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蹲点解决。“科技扶贫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只有积极利用好科技资源,发挥好科技优势,真正沉下去,手把手地给农民教,才能起到有效的科技扶贫作用,助力脱贫。”科技特派员崔建宗说。
2019年以来,海原县紧扣科技创新主脉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在补短板、强弱项等方面提质增效。
实施了“六盘山特困地区小杂粮精准扶贫技术集成示范”和“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与科技扶贫”项目,先后在贾塘、郑旗、关桥、海城等乡(镇)建设小杂粮示范基地5个,辐射带动全县小杂粮渗水地膜精量穴播技术种植6万亩。采用“科研院校+科技部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关庄乡建立马铃薯示范基地1个,应用“起垄、种植、施肥、覆膜”等“四位一体”及粉垄、膜上覆土等新技术,辐射推广500亩,加快实用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县域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
同时,海原县借力宁夏大学44名科技扶贫指导员和本县65名 “三区”科技人才,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先后引进马铃薯、小杂粮、蔬菜、牛、羊、鸡、猪、牧草等新品种18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肉牛快速育肥”等新技术8项;引进藜麦示范种植20亩,示范种植油菜1000亩;在关桥乡方堡村引进核桃新品种2个、水蜜桃品种7个、韭菜新品种2个;示范种植藜麦20亩;新建蔬菜拱棚17座;推行“生物发酵床”养牛示范点1处,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此外,海原县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先后完成了对宁夏老庄稼农业科技公司、宁夏大磨坊公司、国华农机制造等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扶植。突出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海兴开发区“一园三区”企业对接,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科技补助、成果转化等内容的培训,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宁夏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各类企业开展科技研发。
借助“科技之翼”,海原农民看到了更美好的明天。
(文字资料源自海原县人民政府官网,部分图片由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