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纯璞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直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过后无法长效记住所学习的知识,而且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这和传统的讲授演示式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长效记忆和创新思维需要学生摆脱固有的学习思路,以自主、自立、协作的方式完成自身和社区知识的建构,这样才能有效根除无法长效记忆的难题。知识建构理论是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Marlene Scardamalia和Carl Bereiter两位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历经20度年的发展后,其理论、教学法和技术手段已自成体系。本文将探索基于知识建构理论完成小学scratch程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知识建构;scratch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獲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其中关于小学阶段程序设计的目标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没计的一些简单知识。’但现实是小学信息技术除了培训学生的各项软件使用之外,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程序思想的训练是几乎为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诸如:课程形式单一,缺乏观察采访等手段,学生的合作交流仅仅只是单一地展示作品,而且交流还只是停留于表面,缺乏深度的学习等。
一、知识建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析
1.学习者和课程分析。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和身体发育的限制,对自身没有太大的自我约束力,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有限,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离主要观点、答非所问、思维过度平行发展等现象。所以,在知识建构活动中,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一个或者多个兴趣点作为主要观点,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初期将围绕这几个观点进行讨论,进而将观点深度发展,从而达到多交流、多分享、多质疑、多评价、多建构的目的。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它与其他课程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信息技术在于多实践,操作性知识要多于理论性知识,再加上小学生具有其独特的学习特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知识建构过程会更容易偏离主题,在进行知识建构之前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观点。同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其教学目标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应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
2.知识建构过程设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学生多动手,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知识建构理论,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对于“学生社区”这个概念来说,它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建构的过程,在提出观点——质疑观点——改进观点的反复过程中,完成“社区知识”的建构。
二、知识建构在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1.主题目标的设置。主题目标的设置要有内容且持久,但是又不能太过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必依照教材的流程设计,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包含教学目的的主题。教师根据课标中小学生程序设计的要求,在教学中设置一个整体作品目标,让学生体验程序设计的快乐并感受程序设计的思想。根据学生兴趣设计一个“大鱼吃小鱼游戏设计”的主题,让学生从兴趣出发,领会程序思维,锻炼程序能力。
2.提出观点。观点是知识建构中的,建构过程就是观点的提出和升华的过程,但是观点的提出也是有要求的,要在深思熟虑和实践依据上提出,要针对真实问题提出真实观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关于游戏设计的观点,可以从发展出发,从分类出发,从各元素出发等。教师可让学生在平台中提出自己认为的游戏设计的观点,比如游戏有哪些要素、游戏有哪些分类、游戏是如何实现胜负判断的等,提出最初的“初级”观点,引出学生的思考。
3.实验分组。分组的依据在于观点的相似性,没有固定的分组,小组成员可以随时改变,当发现自己同小组内成员的观点有区别的时候,可以随时更换小组,寻求观点的支持。根据学生提出的观点,整理出6~8个有价值的观点,要求学生根据整理出的观点自主进行分组。在相同或相似的观点支撑下,小组的研究方向会保持一致,大大提高小组探究效率。
4.论证观点。论证是一个质疑和升华的过程,论证观点是要在科学的支撑之下,如果需要的实验以小学生的条件无法达到,可以向有条件的机构部门申请,以期完成论证实验。观点提出之后需要去科学论证,小组首先讨论通过什么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查阅资料、做实验等,针对自身的论证方式设计出一份论证计划,比如查阅资料,计划中要涉及在哪查资料,网络还是图书馆?论证过后做好详细记录,还以查阅资料为例,查询了哪些资料?出处在哪?是否权威?如果实验需要在校无法达到条件,可以想办法寻求帮助。
5.观点的改进。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不断地知识建构中不断深入改进的。可以在自身论证结束之后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可以根据他人的意见进行其他的改进,还可以在发现新的问题之后进行新的观点的论证。在“大鱼吃小鱼”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完善游戏程序,美化游戏界面,最终理解一个完整的程序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它的程序思维是怎样的,程序的修改又是怎样的。
总之,知识建构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团队协作精神缺乏等问题。在每一课的小目标上或许缺乏明确的设置,但是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知识建构能够完全达到预期目标,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具有极其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责编: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