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区规模养猪可持续发展思路分析

2019-09-10 22:05张晓改刘红星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思路可持续发展

张晓改 刘红星

摘要:西北农区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发展规模、自然气候、土地资源、生物安全等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建没运营成本低。随着交通改善,逐渐成为大中型规模化养猪生产基地建没的适宜选择。但也存在规模化养猪用水、人力资源短缺、粪污治理困难等问题。因此,应针对这些利弊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在该区域发展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提供可持续建设思路。

关键词:规模养猪;可持续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 0.3969/j.issn.2096-3637.2019.11 .107

引言

随着国家养殖布局调整,生猪养殖不断向西北转移。而西北农区人口密度小,耕地有机质含量少,发展生猪养殖有利于当地通过种养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养猪与种植业双赢。2018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受生物安全防控需要,生猪养殖转移加速,使该区成为未来发展生猪养殖的优势区域。虽然在西北农区发展规模生猪养殖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认真调查研究,现就西北农区规模养猪可持续发展思路总结分析如下。

规模养猪发展情况

西北农区主要为陕甘两省黄土高原南侧区域。该区位于半湿润区,发展养殖基础条件相对较好[1]。随着当地散养猪大量退出,温氏、牧原、正大等全国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均在该区投资建没百万头以上生猪产业养殖基地,规模化已成为该区的养猪发展趋势。

以有代表性的陕西澄城和白水县为例,2县位于黄土高原南沿,面积2100km2,70万人口,曾经总养猪量超过百万头。随着农村养殖减少,正大集团、牧原股份在2县分别投资建设了百万头生猪产业基地,本地石羊、正能等农牧企业也不断新建大型猪场。通过养殖粪污肥料化资源利用,提高了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种植的苹果品质,双双成为全国果业强县。生猪规模养殖的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利弊因素

2.1 有利因素

2.1.1 建设用地问题易解决

由于国家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近年各地建没规模养殖场解决用地都很困难。一个万头猪场需要3.33hm2左右的占地面积。而且生物安全要求距离周围村庄500m以上[2],在中东部省市几乎没有符合要求的建设用地。西北农区除平原外农民耕种积极性不高,撂荒地很多,土地流转方便,成本较低。且非基本农田土地较多,建设规模养殖场土地问题容易解决。

2.1.2 地方政府支持配合到位

建没规模养殖场,需要协调环保、土地、电力等多个部门关系,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虽然养殖场不增加税收,但粪污有机肥对当地发展果业和有机农业非常有利。同时为延伸产业链,很多企业会在当地配套建没屠宰和食品加工产业。所以地方政府能主动协调配合解决好规模场建设的各种问题。

2.1.3 生物安全风险低

在非洲猪瘟防控期间,河北、山东、河南等生猪养殖重点省份由于养殖密度大,防控困难,损失明显。西北农区地广人稀,很多地方沟壑纵横,自然屏障较多,且人员车辆流动较少,有利于防范疫病传播。这些区域各种费用成本低,在养殖场周边建没无生猪饲养区、独立洗消中心等生物安全条件比较容易。

2.1.4 粪污处理投入成本低

随着国家环保管理的越来越严,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成为一大难题。西北农区养殖量少,土地多,总承载力冗余很大。且土地贫瘠,需要养殖粪污有机肥施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所以规模养殖粪污可以作为有机肥全量还田利用,处理投入成本很低。

2.2 不利因素

2.2.1 养殖生产生活用水紧张

西北农区水资源少是发展规模养殖的一项重要制约因素。一个万头育肥猪场每天用水量在1001113以上,如饲养种猪用量更大。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大量应用现代节水养殖技术,不采用水冲粪,提高养殖自动化减少人员生活用水等措施来解决。

2.2.2 高素质生产管理人员少

随着现代规模养殖场机械化,自动化设施设备大量应用,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招人难,留人难,成为规模养殖场的稳定生产的大难题。西北农区养猪场比较偏远,不论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是高素质生产人员都难以招聘到。

2.2.3 养殖粪污肥料化还田难

虽然西北农区有足够的养殖粪污土地承载力,但是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越来越少,粪污有机肥施用费时费力,且肥效慢,不能完全替代化肥,所以还田利用阻力大,甚至有的地方发酵腐熟好的粪污有机肥免费给种植户也没人愿意用。

可持续发展思路

3.1 加强科技投入,提高养殖生产水平

现代化养殖非常依赖科技进步获取效益,在西北农区发展规模化养猪,必须加强科技投入,不断将新技术、新设备、新观念应用于生产之中。从高起点没计建没,结合当地实际气候、资源和社会条件选择最优的养殖模式,为后续长期持续高效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针对国内与国外优秀生产水平相比,在品种、饲料、管理和防疫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细节技术问题[3],补齐环节技术短板,不断提高养殖生产水平。

3.2 加强人员培育,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现代养猪生产只有每个基础环节都正常工作,整个链条才能动起来。所以投资规模养猪生产必须自己培育人员,特别是要注重高素质员工的培育,及时提高员工待遇,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只有一线员工执行力提高了,养猪场才能正常运转。在管理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制度。雖然没有最完美的制度,但不按制度执行,猪场只能越管越乱。

3.3 加强种养结合,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产

现代农牧企业都特别重视完善产业链条建设,在西北农区建没规模猪场可以借助当地耕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流转耕地或与第三方主体合作,利用猪场粪污有机肥生产饲粮和有机果蔬。既能就地就近解决养殖粪污治理难题,又可通过种养结合发展多元化循环农业生产。

3.4 加强生物安全,保障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虽然西北农区在防疫上有一定的优势,但黑龙江亚欧物业用7.3万头猪的损失让各规模养殖场认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部分场认为周边没有出事,已经放松了生物安全管理,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发展规模养猪生物安全问题必须从始至终不放松,任何时候该执行的安全制度必须不打折扣的执行到位,才能持续保障养殖健康发展。

结束语

西北农区发展规模生猪养殖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要充分利用优势,克服不利条件,加强科技投入,大力推进生态养殖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泽新.西北农区畜牧业生产力评价及发展潜力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2]朱海,黄凯,王建同,等现代化规模养猪场的防疫规划[J]河南斋牧兽医,2014(6):43-44.

[3]王爱国.同外猪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我国养猪业的借鉴意义[J].中国畜牧杂志,2016(18):4-8

猜你喜欢
思路可持续发展
通则有路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