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清
一、苗期管理
三樱椒苗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成活率,促使快速返苗。
(一)适时浇水
三樱椒栽植后要及时浇水,保证成活。如遇干旱,7天后再浇水1次,以便于快速返苗,提高成活率。
(二)及时中耕除草
对于没有采用地膜覆盖的田块要及时中耕除草。三樱椒定植成活后,应浅锄1次,破除土壤板结,增温保墒,消灭杂草。夏椒则要中耕灭茬,中耕深度应根据情况确定。返苗后的第1次中耕要浅要细,耕深3 cm。
(三)病虫害防治
三樱椒栽植后,易遭受地老虎为害,发生蚜虫、红蜘蛛和立枯病、病毒病等病虫害。栽植后要及时喷洒杀虫杀菌剂,结合返苗可用25%联苯菊酯1500倍液+15%恶霉灵1000倍液+0.01芸薹素内酯1000倍液混合均匀喷雾。
二、中后期管理
三樱椒中后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肥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促进开花结果,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及时中耕除草
三樱椒定植初花后,根系逐渐扎深,中耕的深度可适当加深,一般5~6 cm,切忌动根。中耕的次数应根据浇水、降雨的次数和土壤板结情况、杂草的发生情况而定,一般进行中耕3~4次。封垄后,即可停止中耕。为减少中耕次数,也可利用化学除草法,于禾本科杂草1~3叶期,用8.8%的精喹禾灵500~600倍液行间定向喷雾。对于稀植品种进入结果后,结合中耕可进行根部培土放倒。
(二)防止高温危害
三樱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
30 ℃,高于35 ℃不利于生长,不仅影响开花结果,还会发生日灼。当进入高温季节,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适时浇水、喷施含钙有效药剂和叶面肥等,防止高温对三樱椒的危害。结合防止小叶病也可喷施含锌多维叶面肥。
(三)适时追肥
三樱椒是需肥量大的作物,只有满足它对肥料的需要,才能获得高产。三樱椒生长期追肥不当,容易引起落叶。三樱椒种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尤其是施足厩肥,有利于辣椒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抗病性,提高产量和品质。为达到绿色无公害,生产中尽量少用化肥,多用有机肥。追肥一般在三樱椒进入结果期进行,选用含有机质、腐殖酸的长效缓控释硫酸钾复合肥为好,每667 m2追施20~25 kg,可沟施,也可随水冲施,沟施效果好于冲施。追肥要看苗进行,干旱时应推迟追肥时间。三樱椒生长后期,根系活力下降,吸肥能力减弱,此时进行根外追肥效果很好。可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开花结果。喷肥应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进行,以利植株吸收。
(四)及时浇水
三樱椒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盛果期需水量更大。如果缺水,产量会受很大影响。辣椒是浅根、喜光、耐阴作物,既怕旱,又不耐涝,还怕高温强日照,适时适量浇水才能有利于辣椒生长发育,减少落花、落果,提高产量。要适时浇水,浇水时应小水勤浇,以节约环保型喷灌或滴灌为好,切忌晴天中午大水漫灌,更不能浇后田间积水,以免造成死苗现象。在低洼易涝地区要特别注意排水。
(五)使用生长调节剂防止落花落果
造成三樱椒落花落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温、低温、干旱、缺肥、徒长、病虫害都可能引起落花落果。为防止三樱椒落花落果,必须加强栽培管理。包括培育壮苗,适时定植,保护根系,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土壤干旱和积水,保持充足的营养等,从而合理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在加强农业措施的同时,采用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促进果实的良好发育。可在三樱椒盛花期喷施0.1%芸薹素内酯2000倍液,每隔10~15 d喷施1次,连喷2~3次,可与根外追肥、防治病虫害同时进行。
(六)加强病虫害防治
三樱椒病虫害较多,要做好及时防治。三樱椒生长中后期主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病毒病等。疫病可用卜海因、普力克、杀毒矾等防治;炭疽病可用咪鲜.丙环唑、炭疽福美等防治;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均为细菌性病害,可用可杀得、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等防治;病毒病可用病毒K、氨基寡糖素等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茶黄螨、菜青虫、烟青虫等,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防治;菜青虫、烟青虫,棉铃虫可用Bt乳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