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将列为《矿产资源法》修订内容 等

2019-09-10 07:22:44
资源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保护地空间规划市场主体

动  态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将列为《矿产资源法》修订内容

日前,自然资源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与执法的提案》时表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将列为《矿产资源法》的修订内容。

自然资源部表示,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与执法上,现阶段重点加强三项工作,持续规范和强化矿山生态保护管理工作。一是推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方案合并编制,强化监管,切实减少审批环节,建立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制度,将矿山企业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情况列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事项清单,加强监督管理。二是推进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相关制度改革,将现行管理方式不一、审批动用程序复杂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调整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由矿山企业单设会计科目,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计入企业成本,由企业统筹用于开展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三是全面推行矿区规划环评,强化源头预防。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认真考虑提案中提出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依据不足、相关制度衔接不到位、职能分散等问题及相关建议,在《矿产资源法》修改中,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完善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制度,统筹处理好与《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

首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召开

10月30日,第一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在深圳开幕。

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领海面积的4.6%。我国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及自然公园3种类型。其中,国家公园是最具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目前已开展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有3500万公顷的天然林、2000万公顷的天然湿地,保护着90.5%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65%的高等植物群落。自然公园保护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897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70处、国家级海洋公园48处、国家级湿地公园898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在开幕式上说,为实现中国自然保护的良性发展,下一步将强化构建完备的自然保护法律体系,建立以《自然保护地法》为基本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等单行法律法规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建立并完善自然保护地制度体系,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惠益分享政策机制。建立以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物种监测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地数据库和监管平台,为自然保护地的空间规划和管理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加强自然保护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自然保护领域的理念、政策、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沟通与融合。促进当地社区发展,倡导公众教育和社会参与自然保护。

政  策

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指导意见发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0年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和落地,协调解决矛盾冲突,纳入全国统一、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一张底图,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实行严格管控。到2035年,通过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严守三条控制线,引导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

《意见》明确,按照生态功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按照保质保量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中存在划定不实、违法占用、严重污染等问题的要全面梳理整改,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违法违规侵占河道、湖面、滩地等。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10月14日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白皮书说,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命运休戚与共。中国将继续遵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懈努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國家两部门推动信息共享  促进不动产登记和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信息共享促进不动产登记和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遇到的堵点问题。

《通知》指出,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和市场主体登记信息互通共享,优化不动产登记和市场主体登记业务流程。二是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在已经建立的信息共享机制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统筹所辖市县通过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或部门专线等方式,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三是优化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充分利用市场监管部门共享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和电子营业执照,加强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核验工作,推进纸质营业执照免提交。四是完善市场主体登记流程。

《通知》要求,2019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两部门间应实现信息互通共享;2020年底前,所有市县两部门间应全部共享到位。

数  字

1316个

从11月6日全国林草科技扶贫工作现场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林草科技推广工作持续发力,加大科技扶贫工作力度,建立各类扶贫示范基地1316个、生产示范线247条,举办技术培训班7000期,培训技术人员及林农80多万人次,实施科技扶贫项目784个,有效服务精准扶贫和助力乡村振兴。

100万人

从全国生态扶贫工作会上了解到,我国已在贫困地区选聘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助力脱贫攻坚。国家林业局于2016年启动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工作。2016年以来,已累计安排中央资金140亿元,省级财政资金27亿元支持生态护林员选聘。

3000亿元

从自然资源部、深圳证券交易所召开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座谈会上获悉,自2016年起,海洋中小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已连续举办4年,对接服务涉海创新企业超过100家。目前,在深交所上市的涉海企业共54家,总市值超过3000亿元,累计融资约1500亿元。

猜你喜欢
保护地空间规划市场主体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再认识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河北地质(2021年4期)2021-03-08 01:59:20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48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中国外汇(2019年11期)2019-08-27 02:06:24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绿色中国(2018年11期)2018-11-06 07:16:30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