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菲 韩雪峰
〔内容提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推动科技进步,辽宁在各个时期一直都在努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确立科技体制的主体框架,辽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事业不断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今后,辽宁省仍将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程。
〔关键词〕辽宁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
注:本文系辽宁省科技厅2019年公益基金软科学项目《辽宁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JH4/10100015)阶段性成果;韩雪峰系本文通迅作者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目前辽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使创新成为引领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第一动力,是推进创新型辽宁建设的根本要求。為了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以解放思想推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一带五基地”建设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等全省中心工作,大力推进创新型辽宁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推动辽宁协调发展。
一、辽宁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政府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进行转化。要坚持科技进步,要服务辽宁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大力推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我们一定要坚持把提升创新治理能力作为辽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整合资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辽宁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必须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成为各种创新主体构建联系的桥梁,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使辽宁各科技创新要素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大系统,形成推进辽宁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激发辽宁创新活力,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使辽宁科技与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加速、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奖励报酬制度,使研发人员的科技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相匹配,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二、辽宁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系列部署,辽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辽宁省科技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1977—1984年)
“四人帮”被粉碎后,重新认识到科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性,辽宁的科技事业重获生机,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7年11月30日,全省科学大会在沈阳隆重召开,出台了《1978-1985年辽宁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全省科技工作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开启了辽宁省科技体制改革之路。
(二)全面推动阶段(1985—1994年)
1985年7月10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若干规定》(辽委发〔1985〕21号)提出以改革拨款制度和实行技术成果商品化为重点,带动全面改革。
1988年起,辽宁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省政府关于放活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辽政发〔1988〕31号)等文件,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能力。
(三)科教兴省阶段(1995—2005年)
1995年9月,辽宁省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正式提出了“科教兴省”战略。随后,出台了《辽宁省科教兴省战略实施方案》和《关于科教兴省的若干政策规定》,明确了“科教兴省”的主要任务。此外,还通过推进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999年11月11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启动了省、市属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转制工作,到2004年底转制完成,省属、市属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全部转制为企业。
进入新世纪,辽宁省加大力度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四)建设创新型辽宁阶段(2006—2011年)
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做出了《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决定》和《若干规定》,发布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主要动力和建设创新型辽宁的目标、任务。
2008年起,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明确要“坚定不移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辽宁作为全省发展战略的核心”。
(五)创新驱动阶段(2012—至今)
2012年,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形成了省长和分管副省长定期调度、省直部门协同推进、科技创新考核全域覆盖的工作格局,科技创新工作呈现了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贯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辽宁省先后出台了《辽宁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暂行办法》等多部地方立法和政策性文件,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体制、科研经费管理、分配制度改革、服务社会和政府引导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突破性举措,进一步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
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国家及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到位,辽宁省选择省内16家不同类型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落实试点工作。以试点促政策落地,在试点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完善措施。
2016年8月以来,针对公益类科研机构小散弱的实际情况,省政府印发了《推进省属科研院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提出组建辽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整体改革安排。2018年5月21日,以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直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方案》的通知为标志,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201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建设科技强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对未来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工作进行谋划布局和部署。
2018年初,省委、省政府出臺的《辽宁省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又进一步明确了全省科技体制改革目标和任务。
三、辽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通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确立科技体制的主体框架,辽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事业不断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
(一)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明确科技项目由企业主导进行研发,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多种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除了通过原始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外,还通过不断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来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辽宁越来越注重科技管理体制创新
辽宁省通过加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全省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政府的引导下,明确科技项目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研发;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科技成果奖励等主要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设立辽宁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三)辽宁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自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辽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融合。辽宁省通过推动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等专项工程,以及不断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四)形成了开放合作科技创新局面
辽宁把全球化视野引入科技创新方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施“辽宁海外学子创业工程”,举办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创业周,给广大海外学子回国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海外学子来辽宁创业。另外,还通过举办东北亚高新技术产业博览会,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促进了辽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了辽宁再创新能力。
四、辽宁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展望
今后,辽宁省立足本省科技创新现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及实施方案,继续推进辽宁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一是要改进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从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到重视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转变,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效果。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与协调职能,使科技创新各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政府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与协调职能,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消费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科技创新体系信息链完整,环形信息得以顺畅流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使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消费者在科技创新体系能够真正做到协同创新,不断推动辽宁省科技创新水平日益提高。三是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积极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与潜力。
(作者单位:1.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2.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