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匠离不开父亲的鼎力支持
起初李言闻并不支持儿子行医,因为明朝有上中下“三九流”之说,医生只排在“中九流”里,在社会的普遍认知看来,地位并不算高,远不如读书人。然而,李时珍从小看着父亲治病救人,看着被治好的病人感激涕零的模样,他十分受感动,所以他决心像父亲那样,一生从医,暗地里也早就研究了很多医书。他对李言闻说: “只有从医才能利民。古人以学术报亲,我就从医报父,学医报国!”
李言闻听了儿子的这番表白,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他用实际行动支持儿子的心愿,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而且,李言闻并没有急着让儿子直接上手学医,而是教儿子首先在读书上下功夫,打好功底,才能从医。
李时珍是明朝人,那个年代八股文盛行一时,读书人都要熟读四书五经。而李言闻只是把这些当作儿子识字的基础,他不仅教儿子读这些书,还精心挑选了很多与医学有关的书或章节,如学习古代的“辞海”——《尔雅》,他选取了里边《释鸟》《释兽》《菊谱》《竹谱》等有关植物、动物的篇章让儿子研读,帮助儿子对这些与医学密不可分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后来又读了《内经》《伤寒论》《本草经》等古医药书。
在读书的同时,李言闻教儿子特别要重视实践经验,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他说: “熟读王叔和(晋代名医,著有《脉经》等书),不如临症多。”在父亲的指导下,李时珍医术大有长进。
《本草纲目》闪耀的济世仁心
在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无数次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药物类书籍品种繁杂,名称混乱。特别是很多药品,明明是有毒的,却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医书认为是“久服延年”的良药,这简直是伤天害理。
为了不让医生和广大百姓再被这些良莠不齐、谬误百出的医书误导,李时珍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药科书籍。从三十一岁那年开始,他开始着手办理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更是全力以赴刻苦读书。而在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光读了一肚子书,作用并不太大。更重要的是去行走、经历与感悟。于是,他既搜罗百药也行走四方,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和儿子的陪伴下,跋山涉水,遍访名医专家,甚至深入到乡村去搜求各种偏方,并亲身品尝药味,分析药性,观察和搜集药物标本。
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与研究摸索,解决了很多药物方面的遗留问题,最终,他在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这部书被誉为世界性的博物著作,全书共计约两百万字,五十二卷,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和上万种药方,并配上了一千多幅精美的插图。《本草纲目》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也有了很多突出成就,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广东教育出版社供稿)
李時珍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是广受赞誉的著名医生,而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父亲的支持与指导。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也是一位悬壶济世、被老百姓交口称赞的名医,李家作为行医世家,广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