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
摘要:每一个新闻策划,都承载着我的记忆;每一篇稿件采写都打开我认识的窗口……一路前行,一路收获,一路风雨,一路欢歌。
关键词:新闻;理想;贴近
一、《大道黔行》收获的路上
2015年12月31日,贵州在西部九省区中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
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怎样重重记录这一笔,是我们的重头戏。我作为此次专题报道策划者之一,接到此项任务时,又欣喜又期待:多彩贵州网领导在部署之初就要求,要浓墨重彩地进行报道,不能做成一般的新闻作品,要全景式地呈现波澜壮阔的现代立体交通网。
简单的新闻拼接顯然达不到这个要求。我们思考,高速路未通之前,如果我们从贵阳去毕节采访单边乘车需要十几个小时,都是在山路上颠簸。高速公路的开通,打开通道、连接内外、脱贫致富,其实是世世代代贵州人跨越时空的夙愿。谈前后的变化,我们就必须抵近采访现场,我们走到一个又一个的公路建设和一座又一座桥梁架设现场,看贵州的高速公路的壮观,切身体会贵州速度。历时一月,我们结合一路走来的感悟和思考,大开脑洞,最终得益于团队丰厚的采访积淀,得益于团队的思想碰撞——推出专题报道《大道黔行》,题记《轻车已过万重山》引发了网友共鸣,收获了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当时的辛苦在如今想来,化成了收获满满,那些奋斗的故事,早已融人我的骨血,成为我对职业的动力。
我想,这就是新闻人,在奔波的路上充满着收获的喜悦。
二、《脱贫攻坚“连环计”》不负的理想
2018年12月28日傍晚,当多彩贵州网终审发布《脱贫攻坚“连环计”》时,我们几位主创人员终于长舒一口气。
这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以来采写周期最长、耗费心血最多、投人感情最深的一次报道:历时一年时间,多彩贵州网记者深入贫困地区,采访驻村干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家庭几十个。《一场凝聚智慧与力量的“大迁徙”》报道让我的内心汹涌澎湃。一场200万人规模的“大迁徙”,在贵州各地的县城、小镇、村庄发生着。
漫长的采编过程,我们既震惊于脱贫攻坚之难,又被一线扶贫干部们练就“十八般武艺”坚守、冲锋和牺牲所感动。其间的收获和意义,远远超越一个重点策划报道、一个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作品。
用“脚”挖掘出的生动故事,如何讲好?面对大量采写的报道,我们吃透政策,把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的实际相结合,全面的、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审视思考采访所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我们的思路逐渐清晰,“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有情怀,更要有办法,有方法。”“‘五步工作法’要一环紧扣一环,缺一不可。”在这两句话的指导下,主题开掘也越来越深入——创作了《脱贫攻坚“连环计”》,推出脱贫攻坚12个连环计。
三、《还看今朝》采访的点滴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觉得在这样一个时刻需要更好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10月3日,我们推出了专题报道《还看今朝》。
前不久,我们前往黎平县三龙村——侗族大歌发源地。在烈日当空的一天里,我们奔赴3个采访点,见到了3位当年参与、见证侗族大歌申遗的传承人。我们历时十个小时,拾级而上,步步艰辛,终于,在断壁残垣中采访到贵州考古学界的“网红”、世界遗产守护者李飞。近日,我们在贵阳老街贵乌路上采访到了39年雕刻时间的钟表匠人刘文昆。采访到的每一位人物的背后都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我们通过报道向网友传达了文化传承和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每每相聚而坐,我们总是在心中感恩:感谢新闻工作,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我们相识着,幸福着……
我们,初心依然,信念依旧。
打开记录,只愿不负新闻之光……
(作者单位: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