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街舞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西海岸,算是嘻哈文化的一个分支,其最早传入至我国是凭借着一部1984年的美国舞蹈电影《霹雳舞》,从那时起街舞文化陆续开始登上我国综艺节目的舞台,如2005年的《CCTV“双星杯”街舞大赛》、2013年的《舞林争霸》等。街舞类网络综艺节目也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如《这!就是街舞》。街舞文化作为舶来品,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也逐渐成为一个关注点,本文在分析街舞类网络综艺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并提出了积极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街舞文化;网络综艺节目
街舞文化作为舶来品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代表之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会时就曾提到过街舞这门新兴的舞蹈艺术形式,并强调对于此类国外兴起的艺术形式如街舞,人民喜欢就要用,并要赋予其健康向上的内容。在此后伴随着我国新媒体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以街舞为主题的网络综艺也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其毕竟是舶来品,且主要面对的群体为青少年,所以需对其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好好加以研究分析,并针对不足之处给出相应建议。
一、街舞类网络综艺的本土化发展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方向
街舞隶属于嘻哈文化,起源于美国,1971年的美国一档舞蹈类综艺节目《SOULTRAIN》便是其缩影体现。但是,因街舞带有深刻的消极阴暗元素,比如打信号所演化出的“C-WALK”,以及一些充满着挑逗性舞蹈动作等,这些元素都.与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格格不人,因此就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点在我国的街舞类网络综艺都有体现,比如在优酷制作的《这!就是街舞》中,便取街舞正能量、青春阳光的形式,进行一系列的台词节目流程剧情设计等,很大程度上将街舞进行本土化改造,积极顺应我国的正能量价值观。
(二)内容文本方面的本土化改造发展方向
因街舞属于舶来品,大部分是在非正式场景下创造的,在舞蹈元素、种类的内容文本上都以英文为主,很大部分都夹杂着俚语、拟声词等,如果直接照搬的话难以让我国观众接受,还容易造成歧义,因此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改造,这点在《这!就是街舞》中同樣也得到体现。如对一些舞蹈元素的名称进行汉译,且汉译得较为直观、形象,把街舞“POPPING”翻译为“震感舞”,这是因为该舞蹈的特征便是使用肌肉发力,给观众造成舞者本身一抖一震的视觉体验,故翻译成此;把比赛赛制“SEVENTOSMOKE”汉译为简单易懂的抢七大战,这样一来更易于我国观众的理解认可。
二、对于街舞类网络综艺在我国本土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积极推动街舞正能量定位的发展
对于街舞类网络综艺,应积极推动其正能量、青春阳光的方向发展定位,彻底摒弃负面因素,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进行本土化改造重塑,让街舞变成一项阳光积极的强身健体运动;让街舞类网络综艺变成充满正能量,老少皆宜,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网络综艺类型节目。例如,可以在节目安排上体现出选手们互帮互助、不畏困难的精神,同时也可体现选手们出征国际街舞比赛体现爱国情怀。
(二)节目内容的本土化融合策略
在节目内容方面,不能因其发源于海外就照搬海外模式,应结合我国国情特色,对赛制进行修整,比如国外比较流行“HIPHOPPARTY",搬至我国的街舞类网络综艺可以借鉴其围圈进行的斗舞模式,贯穿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团结,其乐融融的氛围场面。同时在舞蹈类型方面可以将街舞同我国传统民舞,如蒙古舞、孔雀舞等相结合进行演绎,可邀请传统民舞的大家与街舞舞者共同进行舞蹈的编排,这样编排出来的作品不仅会被追捧街舞的青少年所喜爱,还会被其他年龄段喜爱民舞的群体所接受。
三、结语
综合来看,街舞类网络综艺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离不开对其自身的改造,因街舞诞生背景的复杂特殊性,必须摒弃负面因素,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导向,进行修改调整,最终呈现出最适合在我国传播发展的街舞类网络综艺。
[作者简介:刘欢(1993-),男,汉族,籍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学历:硕士,职称(职务):学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