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凉山的水路

2019-09-10 07:22北来
散文诗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李庄大凉山博物院

我们一天中接连考察完三个地方的三位历史人物故居后,只剩下泸州还未去。从成都既然已到宜宾,于是趁黄昏去过李庄一趟,没找到住处才去宜宾城过夜,次日上午又去了李庄。

再次驶过长江大桥,沿江行驶一段路,我望见对岸江边那片暗红色的现代设施,巨型钢铁框架,无数吊塔巨臂,头天傍晚遇见时还灯火点点,疑心那里恐怕是古代长江的一处老码头。行驶20分钟后到达李庄古镇,我先在景区入口处从两个小孩手上花10元买一张宜宾地图,随后跟上妻、弟媳与六弟。一条约两百米长、三十米宽的石板路置有人工花台,古装路灯,稍微下坡铺向长江边,只是仍望不见长江。路边稍远处似乎有什么人的故居,十余分钟后到江边广场。

如果我顺便想到李庄看什么,事先能想到的也只是靠近看一看长江的旧时迹象,若能见到旧码头更好。现在,已到广场北边,靠近江边望着江水,近处河床却是几十米宽的沙土裸岸滩头,一台推土机在作业。几十米外才有江水,江面平静,表明水很深,依然宽阔,有两条木船漂游,看不出江水流向。自然也难以看出来,公元225年,也是春季,诸葛亮曾经指挥走水路的千军万马,自成都到此处的江北码头,或从别处码头登上无数战船,逆水开往凉山深处,致使上百年得之不易的民族友好关系土崩瓦解。那是一次我很反感的军事行动,那个人也是我一向不喜欢的人,却被有昧良知的历史传颂至今。

我在江边滞留二十分钟,石板广场开阔,仍有若干花台,靠江一边有水泥刻纹护栏,几棵树木,几根装饰性朱红立柱。广场偏中位置立着一大一小两个挨近的标志物,大者造型抽象,近乎船帆,由无数根腕粗钢管制成,小者为李庄同济纪念碑,上书铭文四百余字。上午十分,广场南边一处大宅院落门前空地上,有民俗表演,三农妇着彩装舞黄龙牵黑牛,游客驻足围观。已是2018年4月30日,农历三月十五日,再过五天便立夏,我看不出表演与时节有何关系。在两侧的大榕树掩映下,我们拾阶而上,这才看见门侧立着一块“同济工学院旧址”石碑,由中国台北、英国两名同学所立,于是每人20元购得联票步入古旧的青砖院落。

院内为展馆,访客成群结队,正厅立一大幅模型图:“同济大学西迁路线图”。幅员广大的彩色山水立体图上,同济大学远自上海一路往西,历经数次迁转,最后又从滇省昆明迁往四川宜宾李庄。遗憾的是所画比例、经纬度皆失真,滇黔川局部路线夸張不正确,尤其李庄应在昆明中轴线以东,却错位偏移到以西,偏差约20度。尽管如此,倒可以一目了然:同济大学数千名师生从昆明至宜宾,舍近求远绕行贵阳,走的是川滇东路,而没走大凉山一线。

环视四周,庭院错落,一间间老房屋展室以大量图片实物文字展示抗战时期,自1940年至1946年,同济大学迁驻李庄六年来求存图强故实。我挤在人群中看见展览前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工学院与同济大学其他院系几经辗转,于1941年迁驻李庄。”又见一处展览说明:“1940年下半年,同济大学各院系开始分批迁往李庄”。交叉纷乱的时间让人想到,那时候的宜宾李庄也不是世外桃源。事实上从1939年起,宜宾就开始跑防空警报,共发过警报两百多次,被日机轰炸6次,机枪扫射1次,死伤数百人。1940年的一天,有3架日机飞进宜宾,恰遇国军战机6架从成都飞来,日机被吓跑。

移步又见一幅大型展板上,是李庄著名士绅罗南陔写书的十六大字:“同济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落款时间“民国二十八年八月”,即公元1939年,但不知是8月还是10月。民国以来,名义上已改用公历,实则常让人疑心,在民间似乎仅限于年,而月、日仍沿用农历。

出展馆已是午前时分,随游客走上江边仿古街道,似乎李庄之行才开始。十余分钟后来到张家祠院落门前,挂有两块长条门牌,一块上书:“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另一块上为草书,顶部被悬挂的大红灯笼遮住两个字,一时难以认全。我盯着“博物院”几字,来李庄前只知道同济大学迁驻,从不知道还有博物院,忽然意识到可能发现了什么,等六弟一到跟前,赶紧交代几句,随即直上十余级台阶径入博物院旧址。

又有一个陈列馆,迎面又是一张西迁路线大挂图,我一眼看见有两条醒目的线路通过大凉山。再细看,这次见到的西迁路线图相当规范标准,并以红、黑、绿三色分别标明:“故宫博物院(含古物陈列所)文物南迁、西迁路线,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西迁路线,故宫(含中博筹备处)文物东归及运抵台湾路线。”没错,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从昆明到李庄,未经贵阳,所走之路斜线直穿八百里凉山,而且是双向往返!

望着挂图上绿色路线的来龙去脉,我脑子里迅速扫描出凉山干支道乃至扩大到外围交通线,思索何以会往返。再看图上两条线,外线略有偏向弧度,可能去昆明时走的昭通一线,但到昆明数月后又迁李庄,返回之路便走进了凉山。我缓缓挪步移动目光,墙上的《李庄岁月》写道:“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从南京出发,辗转汉口、长沙(我看出此言与路线图不符:绿线过汉口后未转向长沙,而是继续逆长江而上,经宜昌、重庆)、昆明,再到李庄……”

我说不清自己何以会庆幸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走的是一条大凉山捷径。但很清楚捷径就是出昆明,先沿着既有的滇西干线,西行三百余公里至祥云,再经祥云转向北,顺着一条通行已两千多年的蜀身毒道,直穿八百里凉山到乐山,转水路以至宜宾。而且,那时候,沿着古道走向,正在紧急抢修一条通过大凉山全境的抗战大通道。古道上祥云至西昌段五百多公里,于1941年开工,每天出动3万人,半年就抢通;西昌至乐山段五百多公里,已于1939年下半年动工,每天有10万人抢修,但由凉山民工担负的蓑衣岭、老窝沟段,工程过于艰险,死亡数千人。施工中乐山还遭到日机轰炸,有帮工程司全家4口及两名监工员被炸死,为抗战捐躯,全线路基到1940年底初步打通。其他尚未完成的,除路面工程和几座大桥临时搭设便桥便道。虽不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穿行大凉山的具体时间,但可以想见,他们随着一支或者前后几支大马帮,驼运3000箱文物,颠簸在大凉山崇山峻岭大江大河之间,1940年底抵达李庄,必定耳闻目睹了一些事。

直到墙上出现另一个介绍时,我才看懂“不到3000人口的李庄小镇,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包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内的十余个中国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近万名文人学子。”并注意到,此文正好位于李庄士绅罗南陔神情悲苦的头像照片一旁。

接下去,不出起先那种预感,我在一幅幅图片上果然看见几个熟悉的名:考古学家李济,民族学家、历史学家马长寿,甲骨学家、古史学家董作宾,考古学家夏鼐等。我逐一辨认他们当年的面容,不由想到自己在过去20年写作《大凉山往事》《大凉山秘境》两部长篇小说的漫长过程中,曾有许多日夜沉浸在他们的事迹和学术中,而我笔下早年走进大凉山的一位年轻女考古学家的命运则与他们有关。中国考古学之父的五卷本《李济文集》定价六百元,我阅读时感到价值不可估量。特别是马长寿先生,我熟悉他的程度可以说刻骨铭心,小说中多次写过他,数字虽不多,却是将他先后两次去大小凉山考察的大量事迹浓缩而成的宝贵点滴。

展馆中《川康民族调查》写道:“……马长寿几次率队入川康开展民族调查,搜集各类标本12箱。1941年7月至1942年1月,再次组建川康民族考察团,凌纯生任团长、马长寿任专员……”旁边附有马长寿两次考察凉山线路图。我久久凝视着前辈的遗容,六弟抓拍了多张照片。我还特意让他再拍几张。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满面汗珠,满眼酸楚,要涌出泪水。

我读过民族学一代大家马长寿的书,都是遗著。

不朽之作《凉山罗夷考察报告》由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出版,上下册60万字,一面市我就买到手。后来有一年,在成都文殊坊路边旧书摊上见到一套,当即又买下。我常常半夜逐字细读此书,寻找旧时凉山的情景、氛围、细节,受益匪浅,此外仅发现全书一处的衔接日期上有错。

马长寿(1906—1971)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攻民族学专业,1936年秋进入刚筹备的国立中央博物院,任助理研究员。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合组四川民族考察团,由马长寿总其事,赵至诚摄影、绘图,李开泽协助调查、管文书、会计等事。三人于1936年12月从南京出发,经重庆至成都,先赴凉山考察彝族。时隔两年余,又于1939年12月第二次考察凉山,原凉山境已划入1938年7月成立的西康省,考察团相应更名。在此前后居留成都、乐山期间,马长寿研究、整理、著述《凉山罗夷考察报告》。我注意到展板上,在马长寿两次考察凉山路线图下,出现一幅《川康民族考察团报告书》喷绘照片,毛笔书写,文字竖排,术语难懂,落款人:凌纯声。看上去是马长寿提交了研究报告,由民族组主任凌纯声呈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但落款日期“九月二十五日”,不知何年,推断当在1940年底中央博物院已经迁驻李庄以后,至少是1941年“九月二十五日”,而这两种写法的日期只要遇在一起就很奇怪。

马长寿先后两次实地考察凉山,在彝区共260天,历时长达八个月,因而,方能著该书。后来出版的《凉山罗夷考察报告》由遗著整理组写的前言说:1942年初,马长寿离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到抗战时期迁移到四川省三台县的东北大学任教,此后,又辗转于成都的几所大学和四川博物馆,可能由于此稿未最终定稿,加之當时社会动荡等种种原因,稿本一直存放在马先生家中。2004年,马长寿之子马丁先生代表亲属将遗稿交给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马先生的学生周伟洲先生,托其设法进行整理,沉寂64年的珍贵手稿才得以重现。

匆忙间,馆中陈列的多数展品已来不及看清楚,一两幅老照片一晃而过,我隐约望见当年长江南岸的李庄坝,李庄渡口,盛水时节的长江水涨满河床,极其浩大宽广。一离开陈列馆,我已走在李庄古镇的沿江路面上,心里空空荡荡,转头望着长江。

马长寿31岁那年,从宜宾溯金沙江而行,第一次考察凉山,入境已在1937年1月下旬。除考察团三人,另有卢作孚所派川省建设厅二员,还有雷波杨土司遗女代蒂“年十三岁,在宜宾读书,时寒假归里……同行二十余人,浩浩荡荡,遇汉匪有地方官眷可当,遇匪寇有土司之女可当。”马长寿在书中写道。“往屏山路上到处是地震后的房屋空架架”,因每年地震过甚,去年地震之数达百余次,“人民以木板为箱状之屋,立空地中,潜居其内,朝不保夕也”。有趣的是,书中记录第二次考察凉山彝区,赴越嶲田坝斯补土司岭光电家一段,当年我读到此处时,发现时间出错,正好错位一年,于是当即做笔记提醒自己,这没什么问题,可将此错以魔幻方式写入大凉山小说:每个进山的汉人都会碰上不同的大凉山时间。

江边阳光炽热,古镇随处可见白衣白帽的师傅当街切“李庄白肉”。午饭时间已过,一家家饭馆依然游客爆满,走到街的尽头还没找到吃饭处,我一次次寻找记忆里的马长寿。

我还读过先生的另一部58万字的遗著《马长寿民族史研究著作选》。书中第一辑有个整理说明,说《彝族古代史》根据马长寿先生于1959年撰写的《彝族古代史初稿》整理而成,“笔者得有机会于1956年至1959年间,先后在四川和云南参加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有幸受到马先生的亲切教导,使笔者受益匪浅。为了继承文化遗产,完成马先生未竟事业……”巧的是,这个《彝族古代史》的整理人与《凉山罗夷考察报告》的整理组组长为同一个人:李绍明。而李绍明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著述颇丰,建树卓越,写这个整理说明时已76岁高龄。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专家,在回忆马长寿之际还写出“有幸受到马先生的亲切教导”,当我在一个午夜读到这样的词语,曾不禁两眼潮湿。

时已午后,我们走在人流中,总算找到一家饭店,但还需等候才能吃上饭,我便又去寻觅。东问西问,好歹找到席子巷僻静的“李庄古镇书屋”买到两张不同的李庄地图和一本《古镇李庄》,当地作家左照环著。回到饭店坐下后,翻书浏览,发现书中简单记述了同济大学迁徙李庄的情况:成立了迁建委员会,于1940年9月30日作出迁往四川宜宾和李庄的决定,并在重庆、泸州、峨眉分设办事处。迁徙路线有两条,首先经川滇公路,同时经滇黔公路入川,到泸州后再转船上行至李庄。这就是说多为陆路,也有水路,辗转于三江汇合处乐山、长江泸州码头、两江交汇处宜宾。书中所记的川滇公路,便是穿越凉山的道路。只不过其时尚无“川滇公路”,至1942年初西祥公路与乐西公路合并后,始有“川滇西路”一说。

李庄白肉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好吃,我更爱吃妻子做的凉拌蒜泥白肉。饭后,我们漫步于古镇原路返回,我不时望一望即将告别的宜宾长江。虽然想象不出由此水路溯江而上入凉山,需要多长时日,但那里已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我能想起第一位抵达金沙江的中国地质学家丁文江。

丁先生是留英多年回国两年后,于1914年4月下旬自昆明去的那一带,往南过金沙江,最远进到四川凉山会理,又从会理折而东南行,再渡金沙江,因而成为第一个考察凉山的中国科学家。一套《丁文江文集》七百余元,前些年日夜研读时,我几乎感觉身临其境,甚至能体谅自己笔下的女主人公为何思念先生。从昆明走进凉山的人还有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曾昭抡,他带领10人组成的川康科学考察团,在同济大学离开昆明半年后,于1941年7月渡过金沙江入凉山境,行抵首府西昌,详实记下蜀身毒道此段途程及其见闻,停留十余日后继续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历时百日。曾有一段日子,我一有点时间就会埋头在曾昭抡所著的《滇康道上》《大凉山夷区考察记》两部书中。

早年那些有幸到过凉山的人,我最难忘的还有林耀华先生。

林耀华1943年盛夏考察凉山时33岁,而他早在“十余年前曾经梦想过游历凉山”。一行三人从成都动身,路经乐山,而后也是从宜宾沿金沙江上溯。入雷波县境后,聘到翻译一人、黑彝保头三人,才组成燕京大学边区考察团。在八十多天的辗转调查中,“路上延搁几天,县长甚为焦虑,王雨庵先生尤其着急,到处探询消息,深恐我们出事。”林耀华写道。他写的《凉山夷家》是我所读的最早一本专业考察凉山的书,也是1950年解放军发起西昌战役前夕,所能找来解读凉山秘情的一本书。

长江南岸的宜宾李庄,我们于14:23时驾车离开,继续前往泸州。

北来,诗人、作家。本名周志国。已出版诗集《墙上的页》《夜游人》、文集《百年火车》、长篇小说《大凉山往事》,现居成都。

猜你喜欢
李庄大凉山博物院
梅花依旧向阳开
——吉林省博物院建院及开放七十周年书画专题展
文献纪录片《中国李庄》开机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春意
李庄抗战文化与旅游开发
浅析刑事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
视觉
“江河之水是我故乡的血液”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诗境探析
大凉山的精准脱贫: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