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网络E时代的快速发展,移动商务成为当代社会消费方式的主流。高校食堂作为学校重要的餐饮后勤模块,面对新兴的外卖订餐模式的竞争与挑战,面对人员拥挤、耗费时间较长、饮食和环境的安全卫生情况等重大问题。如何更好的与时代相接轨改善和完善自己缺陷,为在校师生提供和发挥其优势和根本作用是主要研究的方向。进而把高校食堂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打造一个移动掌上预订餐的新型运营模式,为师生们提供更好更优更便捷的就餐途径与方式,发挥食堂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食堂服务 掌上订餐 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1(a)-018-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支付的热潮逐渐兴起且一发不可收拾。电子支付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无论是在网络上购物消费,还是在实体店里面,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支付费用。电子支付使用方便安全、快捷等优势迅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并应用于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为了迎合都市人群的快节奏生活,“便当、小吃”小微餐饮企业正在以“秒杀”的速度被“互联网”整合。“美*、饿**”等外卖软件几乎成了都市年轻人手机里必备的APP。但就如同疯长的麦田里难免有杂草一样,“黑心作坊”“无照卖家”等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不容忽视。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走在时代的浪尖之上,更容易、更愿意接受和追求新鲜事物。同时,随着各种因素的懒惰与“宅”文化的产生[1],让外卖行业在大学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大学校园“扩招”的“蚂蚁军团”让原本拥挤不堪的学生食堂更加捉襟见肘。虽然各高校做了增加和扩大食堂等的相应调整,去适应时代的改变,但“人拥挤,秩序乱,环境差,吃饭难”这个根本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改善或解决。也正是因为等待时间较久、人员嘈杂、浪费时间等原因,许多研究类的、工作繁忙的、时间不充足的学生或老师们选择外卖这个就餐途径进行就餐。
1 现阶段高校食堂的消费运营模式
1.1 现阶段高校食堂的消费模式
各大高校为了保障在校学生的消费安全等问题,均会在新生入校时为其准备录有个人信息的校园一卡通。此卡与校园信息网相连,可用于校内的所有消费。食堂、超市等地方也均配备一卡通专用的消费机器,依旧与学校消费系统相连。因此,一卡通成为各高校学生消费的主要途径。
1.2 现阶段高校食堂运营模式
大部分的高校食堂均由学校后勤部统一管理,而食堂窗口则是由后勤部外包给商户进行校园内的销售[2]。正是这个原因和学校的统一消费方式,各食堂窗口商户收取的费用由学校提供的机器为主要计算依据。从而产生许多漏刷、多刷或者系统瘫痪等问题,并且经常影响其经营的声誉和正常营业。
如今,各食堂窗口更是为了适应当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避免忘带校园卡、遗失校园卡、校园卡消磁等无法消费的尴尬,降低食堂窗口直接与纸币接触而导致的卫生安全问题,各商户均打印出支付宝和微信的支付二维码以供学生们进行网上支付。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食堂正在不斷的完善自我的销售模式,不断向新型社会靠近。二维码支付的出现也意味着高校食堂的运营模式正在与移动商务衔接,窗口售卖加入外卖APP中的现象更加表明了网上预订餐运营模式的可行度。
1.3 现阶段高校食堂运营模式产生的弊端
1.3.1 人员拥挤、耗时较长、分配不均
由于各个窗口均由所来购买的学生决定其所要的饭菜,选择与等待的时间足以让越来越多的同学滞留在食堂窗口前,从而产生了拥堵不堪的食堂状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校师生都发现并适应了这个问题,为了避免所耗时间过长,选择已经将饭菜准备好的“大锅菜”窗口进行简单、快速的购买,而需要等待较久的窗口,如:面食、干锅、烤鱼等现 做的餐饮,则会避而远之。这样的局面造成了在工作日的高峰期间,食堂各窗口的利用效率降低与人员分配不均等问题。
1.3.2 饭菜质量差、卫生安全成隐患
为了适应学生们的快节奏生活方式,食堂也在不停的改善自身的销售方式。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窗口为了让自己的销售数量上升,不惜减少饭菜的制作成本与时间。更有甚者不顾饭菜质量与口感问题,在晚餐时期将中午做好的饭菜进行重新回锅翻炒或直接微波炉加热贩卖给学生;将相似的菜品统一翻炒出来,再按学生所要口味进行二次加工。像煲汤类、麻辣香锅类的餐品,只需准备好锅底汤即可。再按照学生所选规模与口味进行菜品的补充与再加工。由于时间的紧张与人数的增多,再加工的蔬菜以及挑选的肉丸等食材经常是来不及清洗或存放时间过久的。因此食品安全、卫生情况成为现阶段各高校食堂的严重隐患问题。学生们关心的另一大问题——食品质量与口感也正在危害着食堂的消费情况。
2 网上预定餐模式运营方式
2.1 结合模型
2.1.1 平台总体概述
通过微信小程序,学校食堂提前获知部分学生要吃的饭,有效地提高备餐的针对性,提高饭菜质量,减少学生等饭的时间甚至是饭菜的浪费[3]。同时,对饭菜及食堂窗口评论的设计可以弥补食堂和学生之间交流的空白,食堂可以有效的得到反馈,了解学生们的大众口味。对于在校师生们来说,提前订餐不仅能节约排队、选餐、等餐等时间,并且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给师生们优质的饭菜推荐,提高师生们对食堂的好感度,进而促使他们更多的选择食堂进餐。
2.1.2 系统设计
微订小程序的系统设计有两部分,前台和后台功能模块。
(1)前台模块。
美食资讯:定时推送特色菜品以及垃圾美食的曝光;
美食中心:选择订餐的食堂以及想要吃的美食;
用户中心:用户进行订单查询,就餐评论,外卖地址管理。
(2)后台模块。
食品管理:食品的分类,添加,删除;
用户管理:订单处理,评论管理,账户管理。
2.1.3 消息传递及处理架构
前端使用现在很火的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可以使用自己做的后台系统,即用java作后台,进入微信小程序。小程序会把请求发到自己做的服务器,进而通过代码对请求进行处理,往数据库插入数据,从数据库读取数据,包括调用微信支付。服务器选取阿里云服务器,新兴的云服务器免运维的特点给予了开发者极大的便利,开发者只需要开发自己想要的功能,然后在服务器上发布,从而减免了自己再去搭建服务器、维护服务器等工作。数据库选取MySQL。MySQL是一款免费的数据库软件,大部分公司都使用MySQL作为本公司的数据库。通过微信小程序、阿里云服务器、MySQL数据库的协调配合可以实现设计中的各种功能。
2.2 操作流程
2.2.1 對于学校管理者来说
维持小程序的正常运转,及时处理与完善小程序出现的问题。添加和删减可进行售卖的食堂窗口,对食堂的变化做到及时更新。对每一次交易切实做到实时监控,保护师生用户的消费信息和个人信息安全。关注反馈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和改正问题,真正做到为在校师生们提供有效的服务。
2.2.2 对于食堂窗口销售者
通过操作者的平台,对自家窗口的销售菜品做到实时更新与推送。做到价格明确,不欺瞒、不欺骗用户,对用户的评价反馈进行及时的处理与接受。并根据提出的建议作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2.2.3 对于学生日常预订餐
与外卖软件操作相同,根据个人喜好选取想要选择的食堂窗口以及所需饭菜,选取到食堂吃饭时间,然后生成订单,确认支付,完成订单。预定者将根据完成订单后生成的订单号码或二维码在有效预约时间内到指定窗口领取餐食。如若师生真的没有较多时间去食堂就餐,也可选择在预约时间通过买送的形式送到指定地点领取餐食。
3 网上与订餐模式运用的可行因素
3.1 食品的统一管理
由于高效食堂的进菜途径是由学校后勤部门统一管理与维护的,因此菜品的新鲜程度和安全度是很高的,对在校师生的使用也是有保障的。同时,各窗口的卫生情况也是有后勤部门的卫生人员进行检查与评估的。因此食堂所做的饭菜的卫生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与不明商家和私营小作坊相比,食堂就餐更能为师生提供安全可靠的餐饮服务。
3.2 就餐时间灵活
预定餐的师生们在空闲之余的时间里已经选好并支付了餐饮,他们只需按照各自所设定好的到达时间到达窗口对饭菜进行提取。节省了排长队、思考和等待菜品的时间,从而缓解了高峰时期拥堵的状况。通过预定时间的模式,师生们可以更有效的合理安排自我时间,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避开高峰时段和人群,还不用担心有无剩余菜品以及饭菜质量等问题。
3.3 食堂的商业化意识强化,注重互联网的渠道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的高校食堂均以校园卡作为校内消费的唯一方式。但由于网络支付的快速发展,许多食堂窗口不得不将二维码打印粘在旁边以方便师生们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支付。由此可见食堂窗口对移动商务的重视,并懂得通过改变自己提高竞争力。
3.4 为师生提供更健康、全方位的服务
合理安排,健康饮食成为当代追求健康生活的目标。许多注重健身、减肥的同学更加关注自身的营养问题和饮食的健康。通过关注食堂的饭菜质量和制作方法,可以为同学们推荐健康饮食菜谱,传播相应的健康饮食知识,普及健康饮食的方法与作用,让在校师生共同学习与更好的体会生活。
同时面对于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伤残和疾病的同学,也可为其提供当时的“特殊服务”,让他们在健康饮食、安心养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3.5 便捷支付,消费安全
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让每一单与每一用户实时对应与同步,让每一笔交易更加透明与安全。学校管理者的实时监控,更加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与安全。菜品价格的明确也让师生们的每一笔消费变得明确,心知肚明才能让消费者更加安心。
4 结语
通过研发与使用掌上高校食堂预订餐的软件,拉近了食堂与在校师生的距离,改善了食堂的运营模式,其最大的优点是节省时间,减少浪费。
高校食堂,作为体现党和政府对广大师生亲切关怀的存在,不仅要捍卫安全卫生的“宜食”品牌,更要注重打造方便快捷的“易食”服务和营养与美味无限对接的“益食”体验!
让食堂“e”次元化、与物联网时代相接轨,更加新颖和具有亲和力。唯有如此,才能在“互联网+”的时代里与时俱进,更加彰显了高校食堂的存在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静,侯智勇,刘鑫.高校食堂网上订餐模式推广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2).
[2] 陈晓燕.浅谈当前高校食堂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其策略[J].科教文汇,2017(9).
[3] 刘昌利,郑雨晴,谢欢,等.基于微信平台下的订餐系统设计[J].中国新通信,2016(5).
①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高校食堂掌上预订餐平台‘微订’运营模式研究”(201710060015)。
作者简介:隋雨曈(1996-),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在读本科学生,主要从事工商管理方面的研究。